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隋太子> 第117章夏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夏试(1 / 2)

江南烟雨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连绵细雨中,书生王商打着一把伞,从永嘉郡,乘船而上,直入江都。

看着江都的码头,望着雄伟的江都城。

出身贫寒,少有才名,勤奋好学的王商,见到一直想来的江都,紧了紧身上的书香,说了他来江都的第一句话。

“江都的花儿也这么漂亮!”

四月中旬,夏日已到。

便是细雨之下,更多带给人的是一种天地的压抑之感。

王商当然不是来游玩的,他是来参加江南夏试。

不,这两年来,自当今陛下登基以来,本延续先帝之命的科举,已有三年未有开展。

得受皇命,由太子杨昭于江南主持的夏试。与其说是江南夏试,不如说是天下夏试。

夏试是科举,但科举不等同于夏试。

大隋科举,自先帝开创以来,以策论为主。

但太子杨昭开创的夏试,更注重于实际,策论是为其一,还是算术,材料分析,判断等诸多士子们,闻所未闻的试题。

便是考卷,经由江都考试院的传言,也是太子殿下,于每岁亲自督查制造的。

此外,大隋的科举,名义上无门第之分,但时间上,还是为王公贵族垄断。便是能参加的读书人,也必须由各地官府举荐,非成名者,能参加科举的概率很低,便如世家之于垄断。

江南夏试却不同。

世家大族在过去数年里,越是庞大者越是被连根拔起。

江南也有书香富户之家,但走的更多人的读书上进富裕之路,非一地大族,更非一地多处垄断的大族。

所以,真正的穷人,家庭无权无势者,只要你肯努力,肯学习,也能通过夏试,谋取不错的出身。

只要上那百人的文榜,也能当个地方小吏混口饭吃不是?

故而,在北方的世家门阀眼中,夏试不如科举,是因为夏试不是利于他们的科举,自然要贬低。

但在江南人眼中,科举不如夏试,因为江南夏试,才是真正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科举”。

王商年有二十一,表字季量。家中排行老三。

王家不算真正的富裕之家,但比一般人的日子要过的好。便是家中的两个兄长,两年间,陆续被召到前线,以为士卒。两位兄长,自入伍后,实则都没有传来消息。

北方战事继续,在说服了家中父母后,自小有些柔弱的王商,打算凭着这些年的学识,谋一个功名。

有了功名,便是有了成为官吏的资格。如果北方战事还要继续,有了官吏身份,于郡县从吏,自不会被召入军中。

便于此,作为唯一的儿子,也能于家中供养父母。总比现在全天下,很多家庭,男丁全部战死的要好些。

和王商抱着同样想法的不在少数。

一如繁华的江都城,能看到街道之上,无不是背着,夹着书本的士子。

至于城内的一些青楼之地,按照官府的严格命令,便是于科举内外十日,此中场所不得开张,是以为防止干扰士子们的考试。

往来士子,也有很多家境不菲者,更多的事家境一般。

暂时关闭青楼赌坊,除了不能影响夏考氛围。据说皇太子不忍这些来江都参加夏试的贫寒士子,因意外干扰,或是受人蛊惑等原因,弄得一无所有,怜惜贫苦人家家庭,特意下发此令。

反正十多日后,考试结束,便是榜单,也多会在数日内贴出。之后若再有人辜负太子好意,便是个人问题。

王商不是那种喜欢享乐之辈。

根据城门处的提示,入了城以后,他无视了前来攀谈的老妪,包括老妪嘴中偷偷摸摸告知“想寻小娘子”的话语,王商不为所动,目标明确的来到城东的院落之内。

此地之院落,是皇太子杨昭,为专门前来赶考的士子,准备的考试休息生活之所。

来此者,每日需要交纳五钱,可以寻到一张床铺住宿,此外每日还有三餐供应。

在寸土寸金,物价不凡的江都城,五钱就能得到吃住之便利,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便说是免费也不为过。

那为何官府不直接免费。

听人说,初次定下此规矩的皇太子杨昭向旁人解释过。

此中财物,一是为了应对考试院的正常运转,二则是告诉来此参加考试的士子,天下没有免费的餐食,便是以后为官吏,也要走在正途,一步一个脚印,勿要想些歪门邪道。

选择五钱,以为低廉的食宿之费用,传说内中蕴含的意义,当然不止这些,但大多数,还是旁人猜测。但在猜测中,无一和皇太子杨昭脱不了干系。

至少于士林中,于参见夏试的士子中。

皇太子昭,是个真正的仁爱之人。

背着书箱,来到考试院门前。

王商没有第一时间踏入,而是先行观摩,于考试院之前的石壁上,刻下的二十多个大字。

在之落款上,正是大隋太子昭。

而之内容,让每一个进入此地,或是于此驻足者,无不热血沸腾。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太子真乃德义兼备之人!”

王商感叹了一句。

他这才打着油纸伞,来到了考试院的旁厅,按照门外画着的路线图,此地是为登记之所。

王商拿出了自己的验传(身份证),乡老的作保,县寺一级的文书等诸多证明材料。

此中材料,为负责此事的文吏,一一检查无误以后,加以封装,并由当事人签字画,登记在册,并妥善保管于考试院的档案室。

按照夏试之要求,若有士子,对个人身份进行造假者,不仅会以作弊论处。以后便是其身处高位,也会被去掉官职,直接打入牢狱,一辈子不得再行录用。便是考试作弊者,也是五年之内,不得再考。连续犯事者,终身不得考也!

夏试者,便是以严苛的规定,来赢得相对的公正。

登记完以后,又缴纳了未来十日的钱物,王商便按照文吏制定的院落,拿着木牌而去。

此地,将成为未来十来日内,学习备考之所。

当王商进来时,发现院内,已经有七八人。

一院之内,共有四间房屋,三人一间,所以一院者,共有十二人。

看似拥挤,但都是单人床,还能将就。

王商同众人略一颔首致意后,就来到了丙字号房间。

内里,同样已经早早住进去了一个人。

看到王商这位舍友进来,对方马上放下了手中的笔墨,行礼道:“东阳人朱辅,字子初。”

王商将书箱放下,回礼道:“永嘉人王商,字季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