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沉思錄> 何懷宏譯版 卷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何懷宏譯版 卷四(1 / 1)

一、那在我們心中的支配部分,當它合乎本性時是如此愛好那發生的事情,以致它總是容易地使自己適應於那可能發生和呈現於它的東西。因為它不要求任何確定的手段,而是在無論什麼條件下都趨向於自己的目標;它甚至從它對立的東西中為自己獲得手段,就像火抓住落進火焰中的東西一樣。爝火會被落在它上面的東西壓熄,但當火勢強大時,它很快就占有和吞噬了投在它上面的東西,借助於這些東西越燒越旺。

二、讓任何行為都不要無目的地做出,也不要不根據完善的藝術原則做出。

三、人們尋求隱退自身,他們隱居於鄉村茅屋,山林海濱;你也傾向於渴望這些事情。但這完全是凡夫俗子的一個標記,因為無論什麼時候你要退入自身你都可以這樣做。因為一個人退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苦惱,特別是當他在心裏有這種思想的時候,通過考慮它們,他馬上進入了完全的寧靜。我堅持認為:寧靜不過是心靈的井然有序。那麼你不斷地使自己做這種隱退吧,更新你自己吧,讓你的原則簡單而又基本,這樣,一旦你要訴諸它們,它們就足以完全地淨化心靈,使你排除所有的不滿而重返家園。因為,你是對什麼不滿呢?是對人們的邪惡不滿嗎?那就讓你的心靈回憶起這一結論吧:理性的動物是互相依存的,忍受亦是正義的一部分,人們是不自覺地行惡的;考慮一下有多少人在相互敵視、懷疑、仇恨、戰鬥之後已經死去而化為灰燼;那就會終於使你安靜下來。——但也許你是不滿於從宇宙中分配給你的東西——那麼轉而回憶一下這一思想:想想要末是神存在,要末是原子,即事物的偶然配合存在;或者想想這些論據,它們證明了這個世界是一個政治社會,那最終會使你安靜。——但也許有形的事物還是要抓住你——那麼進一步考慮一下:當心靈一旦使自己與身體分開,發現了它自己的力量,它就不論是在平緩還是激烈地活動中,都不會使自己與呼吸相混;也再想想你在痛苦和快樂方面所有你聽到的和同意的;你將最終使你安靜。——但也許對於所謂名聲的願望將要折磨你——那麼看一看一切事物是多麼快地被忘卻,看一看過去和未來的無限時間的混沌;看一看讚美的空洞,看一看那些裝作給出讚揚的人們判斷的多變和貧乏,以及讚揚所被限定的範圍的狹隘,那麼最終使你自己安靜吧。因為整個地球是一個點,而你居住的地方又是地球上一個多麼小的角落啊,在它上面存在的東西是多麼的少啊,而要讚揚你的人又是什麼樣的人呢?

那麼仍舊把這牢記在心:記住退入你自身的小小疆域,尤其不要使你分心或緊張,而是保持自由,像一個人,一個人的存在,一個公民,一個有死者一樣去看待事物。在你手邊你容易碰到並注意的事物,讓它們存在吧,那無非是這兩種事物:一種是不接觸心靈的事物,它們是外在的,不可改變的,但我們的煩惱僅來自內心的意見;另一種是所有這些事物,你看到它們是很快改變和消失的;始終牢記你已經目擊過多少這樣的變化。宇宙是流變,生活是意見。

四、如果我們的理智部分是共同的,就我們是理性的存在而言,那麼,理性也是共同的,因此,那命令我們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理性就也是共同的;因此,就也有一個共同的法;我們就都是同一類公民;就都是某種政治團體的成員;這世界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國家。因為有什麼人會說整個人類是別的政治共同體的成員呢?正是從此,從這個共同的政治團體產生出我們真正的理智能力、推理能力和我們的法治能力,否則,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呢?因為,正像我身上屬土的部分是從某種土給予我的,某種屬水的部分是從另一種元素得來的,某種炎熱如火的部分是從某一特殊源泉而來的(因為沒有什麼東西是來自無,也沒有什麼東西會復歸於無),所以理性的部分也來自某種源泉。

五、死亡像生殖一樣是自然的一個秘密,是同一些元素的組合與分解,而全然不是人應當羞愧的事情,因為它並不違反一個理性動物的本性,不違反我們的結構之理。

六、這些壞事應當由這樣一些人做是自然的,這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如果一個人不允許這樣,就等於不允許無花果樹有汁液。但無論如何要把這牢記在心:你和他都要在一個很短的時間裏死去,不久甚至連你的名字都要被人忘卻。

七、丟開你的意見,那麼你就丟開了這種抱怨:「我受到了傷害。」而丟開「我受到了傷害」的抱怨,這傷害也就消失了。

八、那並不會使一個人變壞的東西,也不會使他的生活變壞,不會從外部或內部損傷他。

九、那普遍有用的東西的本性不得不如此行。

十、把一切發生的事情都看做是正當地發生的事情,如果仔細地觀察,你將發現它就是這樣。我在此不僅是指事物系列的連續性,而且指正當本身,彷彿它是由一個分派給每一事物以價值的人所做的。那麼像你開始時那樣觀察,無論你做什麼,都參照著善,參照著你將在此意義上被理解為是善的來做它,在一切行動中都貫徹這一點。

十一、不要對事物抱一種那錯待你的人所抱的同樣意見,或者抱一種他希望你有的意見,而是要按其本來面目看待事物。

十二、一個人應當總是把這兩條規則作為座右銘:一是僅僅做那支配的和立法的理性能力所建議的有關對待人們利益的事情;另一是如果身邊有什麼人使你正確和使你擺脫意見,那就改變你的意見。但這種意見的改變必須僅僅來自某種說服,就像對於何為公正或何為合乎共同利益之類問題的說服一樣,而不是由於它看來令人愉快或帶來名聲。

十三、你有理性嗎?我有。那為什麼你不運用它呢?是因為當它要你走這條路,你卻希望別的東西嗎?

十四、你是作為一個部分存在。你將消失於那產生你的東西之中;但更確切地說,你將通過變形而被收回到它的生殖原則中。

十五、在同一祭壇上的大量乳香:一滴是先前落下的,一滴是後來落下的;而這並不使它們有何區別。

十六、如果你回到你的原則並崇敬理性的話,過十天你對人們就會像是一個神,而現在你對他們卻像是一頭獸和一隻猿。

十七、不要像彷彿你將活一千年那樣行動。死亡窺伺著你。當你活著,當善是在你力量範圍之內,你行善吧。

十八、那不去探究他的鄰人說什麼、做什麼或想什麼,而只注意他自己所做的,注

(本章未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