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沉思錄> 梁實秋譯版 卷十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梁實秋譯版 卷十二(1 / 2)

一、你展轉祈求的那一件東西,你立刻就可以得到,只消你不拒絕給你自己;那即是說,如果你不懷念過去,把將來交付給上蒼,以虔誠與公道來對付現在:虔誠,以便愛你的命運,因為自然把那命運交付給你,把你交付給那命運;公道,以便暢言真理而無需矯飾,凡有所為皆合於法而且與其本身價值相稱;不要令任何事物妨礙你,無論是別人的惡意,或你自己的主張,或悠悠眾口,或環繞在你肉身的感覺;因為受影響的部份會照顧它自己。

如果在大限將至之際你能不顧一切只是尊重你的理性以及內在的神明,不怕早晚有一天要死,怕的是不曾開始按照自然之道去活,那麼你便是一個對天無愧的人,在你的本鄉也不算是一個異客,對每日發生之事也不會覺得突兀而為之驚奇,也不至於東靠西靠的彷徨無主。

二、天神能看見所有人的脫去糠秕外殼的內心。因為天神用他的慧力只能接觸到由他本身放射到人身上去的那一部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也習慣於這樣作,你便會解除你大部分的煩惱。因為不注意軀殼的人,我相信,不會浪費時間在衣服、居住、名譽、以及其他附屬的外表的事物上。

三、你是三樣東西混合起來的——肉體,呼吸氣,理智。前二者確是屬於你的,因為你必須把它們保持住,但是真正講起來只有第三個才是你的。所以,如果你把別人的一切所作所說的,你自己一切所作所說的,一切將來會困擾你的,一切你不能自主的被軀體或與軀體相連的呼吸氣所牽涉而無法擺脫的,一切身外環繞著旋動的形形色色,完全割除,從你的心上割除,以便使你的理智從命運的偶然性中解脫出來,過純潔而自主的生活,作公正的事,接受所遭遇的一切,說真實的話——如果,我再說一遍,你把來自肉體影響的一切以及過去未來之事全都從你的理性上解除掉,把你自己變成為恩皮道克利斯手中的渾天儀一般——「渾圓無跡,安穩自如,」訓練你自己只過你自己的生活,亦即現在,那麼你便可寧靜的、和平的、稱心如意的、度過你的餘年。

四、我常驚訝,我們每人愛自己勝過愛其他的人,但是對於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之重視,遠不如別人對於自己的看法。無論如何,如果有一個神或聰明的教師來命令一個人,心中不可起任何不可公開的念頭,恐怕這人一天都不能忍受。所以很明顯的我們重視我們的鄰人對我們的意見,遠超過我們自己的意見。

五、天神把一切東西都安排得好,對人類也懷著善意,何以竟忽略了這一件事,有些人,很好的人,與神有密切交往,靠了虔誠的行為與禮拜和神有極親切的關係,而一旦死了之後,何以竟不重生,竟完全毀滅呢?如果確實是如此,不必懷疑,如有另作安排之必要,他們會另作安排,因為如果是合理的,一定也是可行的,如果是合於自然之道,自然會使之實現。所以,情形既然不如此,如果真是不如此,你儘管放心,那一定是不應該如此。就是你自己也明白,你這樣大膽直問,你是在和神理論。但是我們不該這樣的和天神辯難,縱然天神不是無限的公正與良善。不過天神縱有可議之處,他們也絕不會在他們悉心佈置的宇宙秩序之中粗心大意的留下任何不合理的事物。

六、你沒有希望獲得成功的事,也要去作。就是左手,因缺乏練習而效率較差,但是握起韁繩卻比右手更抓的緊些。因為勤加練習之故。

七、試想一個人垂死的時候其身心是什麼樣子,再想想人生的短暫,過去與未來的時間之無底深淵,一切物質之脆弱無力。

八、看看剝去外殼的因果關係之原則;一切動作的目標;苦痛是什麼,快樂是什麼,死是什麼,名譽是什麼。一個人內心不安,該怪誰;一個人怎樣的不會受別人的妨礙;一切事皆由我們的看法而決定。

九、行為的原理在實際運用時,我們應該模仿鬥拳者,而不是比劍者。因為後者使用劍落地之後還要再拾起來,前者只消握緊拳頭便可。

十、看事物的本來面目,分析它們為本質、起因、目標。

十一、人是多麼有力量,只作天神所讚許的事,並歡迎天神所分配給他的一切!

十二、不要為了自然的程序而指責天神,因為他們作錯事,自主的或不自主的;也不要指責人類,因為他們除了不自主的以外什麼也沒有作。所以對任誰也不要指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