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沉思錄> 梁實秋譯版 卷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梁實秋譯版 卷九(1 / 1)

一、不公正即是不虔敬。因為宇宙生人就是要他們彼此互助,各按其價值而交相獲益,並非為交相傷害,所以違反宇宙意旨者顯然的即是對天神不敬。

謊言者也是對神不敬。因為宇宙的本質即是現存的萬物的本質。現存的萬物與過去曾經存在的萬物具有密切的關聯。這個本質即名為真理,並且是一切真實的東西之原始的動力。存心說謊者是不虔敬的,因為他的虛偽乃是不公正的;無心說謊者也是不虔敬的,因為他與整個的宇宙之道不調和,與有秩序的宇宙之道相衝突,成為一個搗亂分子;一個人在行為方面肯與真理背道而馳,當然要陷於衝突之中。而且他本已秉有分辨真偽的能力,只因不去運用它,遂致失掉了它。

一個人追求享樂,以享樂為善事,避免苦痛,以苦痛為惡事,那也是不虔敬的行為。因為這樣的一個人一定無可避免的要指責宇宙對於善人與惡人處置不公,惡人往往處於享樂之中,擁有可以獲致享樂的東西,善人反要遭遇苦痛及可以產生苦痛的事物。並且怕苦痛的人總有一天要怕一些世上必須發生的事。那就是不虔敬。追求享樂的人遇到不公正的事亦不肯罷手。這很明顯的是不虔敬。

但是和自然一條心並且按照自然之道行事的人們,對於宇宙自然所一視同仁的東西一定也要一視同仁。因為自然若是對於二者(享樂與苦痛)不是一視同仁,她便不會把二者都創造出來。所以一個人對於苦痛與享樂,死亡與生命,美譽與惡謗,以及一切宇宙自然同等看待的東西,若是不能同等看待,他明顯的是不虔敬。吾所謂宇宙之對一切事物同等看待,乃是說一切事情之發生都是毫無差別的,都是按照自然順序的,無論就現已存在之事物或就其後果而言皆是如此,冥冥之中似有神意主宰,自然之造成這樣秩序的宇宙即是按照那個神意而不得不如此,她按照神意而制定了各種將要發生的事情之基本原則,她按照神意賦予萬物以生長的力量,變化的力量,以及我們所看見的交相嬗遞的情形。

二、一個人離開塵世,從無虛偽、欺詐、奢侈、傲慢、之經驗,這當然是最倖運的事;如果辦不到,則次好的情形便是在厭倦這些事情的時候而氣絕身死。難道你情願和罪惡在一起廝混,難道嘗試了罪惡還不知道避之如毒疫?因為心的腐化比任何瘴厲之氣還更為有毒。後者對一切生物有害並影響其生命,前者則對人類有害並影響其人生。

三、不要蔑視死,要歡迎它,因為這是自然之道所決定的事物之一。解體乃是自然界的一個過程,與你一生中各個季節都是有關聯的,諸如由年青到年老,由逐漸成長而達到盛年,由生牙齒長鬍鬚而頭髮灰白,由媾精而懷孕而生產。一個人如果想通了這一番道理;便不該對死亡懷著冷漠、焦急、或輕蔑的態度,應該把它當做為自然的過程之一來看待。靜靜的等待那個時間來臨、你的靈魂將脫殼而去,恰似你等待著你的妻把她懷著的孕分娩出來。

但是如果你想要一點心靈上的慰藉,那麼幫助你從容就死的方法莫過於考察一下你所要遺棄的環境以及你所謂無需再行廝混的那種人物。厭惡他們固然是不對的,應該眷顧他們,善待他們,但是如果能想起你所要拋棄的並非是與你同道的人,那究竟是個慰藉。人生之值得留戀,只是與同道之人可以共居而已。但是你現在可以看出,和那些人格格不入,而還要同居共處,是多麼的令人厭煩,你會要吼起來:「死亡啊,不要遷延,否則我也許要忘形而放肆了。」

四、害人的人,實際是害他自己。不公道的人,實際是對他自己不公道,因為他使他自己變壞了。

五、作某一樁事可能是不公道的,沒有作某一樁事也可能是不公道的。

六、你現在的意見是根據正確的了解,你現在的行為是符合共眾的利益,你現在的心情是對一切外來的遭遇都能滿足——這便夠了。

七、排除幻想。控制衝動。撲滅慾望。把握住你的理性。

八、無理性的生物都享有一種同樣的生命,理性的人都享有一種同樣的智慧的靈魂。恰似塵世間的東西都是由一種塵土作的;我們有生之倫所看到的光明是同一光明,我們所呼吸的空氣是同一空氣。

九、屬於同一元素之事物,都想和同類聚在一起。凡是塵土作的東西都有歸於塵土的趨向;液體都有流在一起的趨向;氣體的東西也是一樣;只有阻礙與外力的干擾才能使之分開。火性上升,由於天上的火所吸引,但與塵世間的火也很快的燃燒在一起,所以一切特別乾燥的物質很容易燃燒起來,由於其本身較少抵抗燃燒的質素之故。所以說物以類聚,一切有理性的人也是要互相吸引的,其願望甚至是更強烈一些。人之所以優於其他萬物者,即在於他對於同類有較容易混合的能力。

在無理性的各種生物中間,我們可以發現有蜂群,牛羊群,鳥群,其中還好像有愛。動物的階段即已有靈性存在,其樂群的熾向之濃厚是植物與木石之間所沒有的。但是在理性的人類之間,卻發現有政治集團,友誼,家庭,聚會,以及戰爭中的締約與休戰。但是在更高階級的事物中間,一種分離中的諧和狀態依然是存在的,例如星體。所以昇入較高形式,依然可以在分離的事物之間產生一種諧和的聯繫力量。

看現今實際發生的事罷,如今只有理性的動物才忘記他們彼此之間的關聯與吸引,只有在他們之間才缺乏呼朋引類的跡象。不過他們儘管逃避,他們依然要落在自然的網羅裡,因為自然之道是不可違的。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確乎是如此。無論如何,一件不著塵埃的塵土做的東西總比一個完全與人世間隔離的人要容易找到的。

十、他們全都產生果實——人、神、與宇宙:各按其季節而生產。平常的說法,所謂果實只是指葡萄及其類似之物而言,但這並無關緊要。為大家,為自己,理性也有果實,其果實也是類似理性的本身。

十一、如果你能夠,你要糾正那些行為錯誤的人。如果不能,要記住你有的是慈悲心來應付這個局面。天神對這樣的人也是慈悲的,甚至於為了某種目標而與他們合作——幫助他們獲得健康,財富,與名譽,他們確是這樣的好心腸。你也可以這樣;誰還能攔著你不成?

十二、作你的工作,不要像是作苦工,也不要希求別人的憐憫或讚揚。只可希求一件事,那便是,作或不作都要接受公益心的指導。

十三、今天我脫離了一切煩惱,也可以說是拋棄了一切煩惱,因為煩惱不在外面,是在裡面

(本章未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