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沉思錄> 梁實秋譯版 卷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梁實秋譯版 卷八(1 / 2)

一、在你的生命的全部中,或從你的青年時期以後的那一段裡,你不見得能像一個哲學家那樣生活下去,此種想法可以使你斷了追求名譽的妄念。你可以明白看出,許多別人亦可明白看出,你與哲學相隔甚遠。所以,你的生活是漆黑一團,你無法再去贏得哲學家的美名;你一生的事蹟也是與哲學相牴觸的。如果你的眼睛確能看出真理之所在,就不要管別人對你作如何感想,只消你能按照你自己的願望去度過你的殘生,無論其為長或短。要確有把握你的願望究竟是什麼,不要讓任何東西煩擾你。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你,你迷途有多麼深,從未度過真正的生活;所謂真正的生活並不在於邏輯的玄妙,或財富,或名譽,或享受,或任何地方。那麼究竟在那裡呢?在作人性所追求的事情中。人應該怎樣作呢?要有宗旨,以為他的動機與行為之泉源。什麼宗旨呢?關於善與惡的性質者,表示除使人變成公正、有節制、勇敢、自由的事物以外對人無善之可言;除使人變成與上述情形相反的事物以外對人亦無惡之可言。

二、在每件行為中問你自己:「這對我發生什麼影響?我會不會為之後悔?」過不久我就死了,一切皆空。只要我目前的工作是一個有理性的有群性的人的工作,在與神共守的法則之下工作,此外更有何求?

三、由戴奧真尼斯,希拉克利特斯,與蘇格拉底看來,亞力山大,凱撒,龐沛,算得什麼呢?因為他們觀察事物,注意到其形式與實質,並且他們的理性乃是他們自己的。但是別人呢——多少事情使他們困擾,多少事物使他們成為奴役!

四、你儘管氣炸了肺,他們依然要作同樣的事。

五、第一,自己不要發怒,因為一切事物皆是按照宇宙的自然之道而安排的,不久你即不復存在,不知所終,就像哈德利安諾斯與奧古斯特斯一樣。第二,凡有所事,先沉著的觀察並且認識其本來面目,同時記取你必須要作一個好人,作人性所要求的事,然後勇往直前,無有動搖,凡有語言,須自審其為極端恰當,要和靄謙遜而無虛偽。

六、宇宙的自然之道必須作這一件事,把這邊的東西搬到那邊去,把它們變換一下,從這裡把它們拿走,運到那裡去。一切事物只是變換中的一面,但是不必怕有什麼新鮮的東西出現;一切事物都是舊的型式,而且其分佈也是一樣的。

七、每一種事物的本性,如能順利的發展,都會覺得滿足:理性的人性也可說是進展順利,如果它在思想上不讚許任何虛偽的或含混的東西,除了有關群性的行為外不起任何動機,僅對於其所能支配的事物有所好惡,對於宇宙自然所分給它的一份表示歡迎。因為這理性的人性正是那宇宙自然之一部份,猶如一個葉子的本性是屬於樹的本性一般;但是稍有分別,葉子的本性乃是一種無感覺無理性的本性之一部份,容易遭受挫折,而一個人的本性則是一個不受挫折的有理性的而且公正的自然之一部份,這理性的自然確實是分配均勻,給每們人以其應得的一部份時間、本質、形式、活動力、與環境。你所要思考的,不是在每一情形之下一件東西是否等於另一件東西,而是集體的來看,這一部份的整體是否等於那一部份整體。

八、你不能求學。但是你不能放肆;你能超越於快樂與苦痛之上;你能把愛慕虛榮之心放在腳下踐踏,你能對愚蠢的人和忘恩負義的人抑制你的怒火,甚至於還眷顧他們。

九、不要令人再聽見你怨恨宮廷生活之苦,不,也不要令你自己的耳朵聽見。

十、悔悟乃是忽略了某一些有益的事物之後的一種自責:善一定是有益的,真正的好人一定要努力行善;但是真正的好人忽略了一項快樂是永遠不悔恨的。所以快樂是既非有益亦非善。

十一、這東西,就其單獨的構成而言,其本身究竟是什麼?其本質是什麼?其形式如何?它在宇宙間作什麼事?它能存在多麼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