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打击宦官(1 / 2)

昭宗皇帝为自己定了几件大事要办,只有打击宦官这件算是锲而不舍地办成了。最终他将扶持他登基的大宦官杨复恭彻底消灭。

尽管军事失利,但有一件事昭宗仍然坚持要做,那就是继续打击宦官。

这是昭宗唯一的亮点,经过他的努力,末唐的宦官集团基本被彻底摧毁。尽管并非所有的宦官都祸国殃民,尽管宦官集团覆灭后并未对朝廷政局起到有利的弥补作用。至少这可以算作昭宗李晔个人的一场胜利。

声势显赫、不可一世的大宦官田令孜,被朝廷假借王建之手除掉。第一个高兴的人是皇帝李晔,第二个高兴的人就是杨复恭。这是一场皇帝谋略的胜利,当然付出的代价也不小,王建借此机会占据了西川,实际上处于了独立半独立状态。杨复恭与田令孜斗了十几年,受尽了窝囊气。现在仇敌灭亡,杨复恭感到无比的轻松畅快,感到无比的矫健挺拔,感到无比的任我而谁何。特别是在代表宰相集团的头号人物张浚兵败遭贬之后,杨复恭更加骄傲起来,认为朝廷中没有人可以和他比肩,没有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没有人不愿意投奔在他的门下。

杨复恭错了。

错误可以使一个人丢掉一口袋钱,也可以使一个人受一次伤,还可以使一个人丧失掉性命。

钱可以再赚,伤可以治疗,性命却无法重来。

有些错可以犯,有些错决不能犯。

人可以高估自己,但绝不可以低估敌人。

人可以强调自己的感受,但绝不可以忽视皇帝的感受。

杨复恭既低估了敌人,更忽视了皇帝的感受。

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左神策军中尉杨复恭还执掌着皇宫内外日夜值守的侍卫部队,政敌消除之后,更是大权独揽,把持朝政。养了几百名带“把儿”和不带“把儿”的假子,带“把儿”的假子出任藩镇节度使或州镇刺史,不带“把儿”的宦官假子分布到各路军中做监军,网络势力遍布天下,成为田令孜之后又一个恶性膨胀的宦官集团。根深叶茂,不可一世,没有人敢直面杨复恭的锋芒。

杨复恭自恃有拥立皇帝登基之功,倚老卖老,摆谱摆得特别大。这家伙上朝下朝既不骑马也不坐轿,而是让人用肩舆抬着他招摇过市,前呼后拥气派非凡。每次上朝,杨复恭的“专车”都要直接“开到”太极殿,他才颤巍巍神情严肃地在小宦官搀扶下从肩舆上下来,目空一切地走进大堂入座。

曾经有一天,昭宗李晔正与各位宰相讨论国事,其中一个话题是“天下四方不服朝廷有反逆之心的人都有哪些”,大臣们议论纷纷,说谁的都有,有说李克用的,有说孙儒的,有说秦彦的,有说朱全忠的,有说王建的。孔纬咳嗽了一声,冷冰冰地扔出一句话:“陛下身边就有想造反的人,何况外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