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浩瀚的大洋是赌场> 第十九章 风向军国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风向军国吹(1 / 1)

因为面对这么雄伟的大舰队,加藤友三郎并没有什么满足感,反而开始了烦恼,因为八八舰队这个日本人的梦想太奢侈,不是那个贫穷的小国能够负担的。加藤找了海军省军务局第一课去测算海军维持八八舰队战斗力所需要的费用,后来先后当过商工大臣,外务大臣,外务大臣,军需大臣和运输通信大臣的丰田贞次郎和死在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任上的古贺峰一这两个少佐测算出来的数字让加藤倒抽了一口冷气:维持八八舰队的水平每年得需要6亿日元,这是因为八八舰队的舰龄只有八年,每年要新建一艘战列舰和一艘巡洋战列舰来更换,加起来就是八万吨左右,这时候的建舰每吨单价已经超过了1000日元,光这就去掉了一个多亿了,而日本从1920年到1922年全年的国家预算也就只有15亿日元左右,这个舰队在物理上就不可能维持的。

所以马汉有一个“海权是自然形成的”的结论。

这个八八舰队不能再搞下去了,再搞下去非得把日本拖垮不可,加藤也得出了结论。加藤友三郎一次对在战后当过半年首相,当时是驻美大使的币原喜重郎私下说:“这个八八舰队搞不下去了,如果有机会的话,真想放弃了它”放弃的机会来了,不止贫穷的日本人负担不了大海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经济不景气,弄得连财主家都没了余粮,连英国都受不了了。头号超级大国,头号海上霸权的大英帝国到那时为止一直奉行的是“两国海军”政策,就是说世界第一位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舰队规模一定要大于或等于第二位加上第三位的规模。这个“两支舰队的规模”现在出问题了,首先大英帝国在经济上就在走下坡路,再也没有原来那么趁钱了,钱全跑到原来的小弟美利坚那儿去了。

赶着这个小弟还也喜欢玩海军,造起战列舰来不是一艘一艘地造,而是一个舰队一个舰队地造,当然美国不是大英帝国的敌人这点是可以相信的,但问题是日本也跟着一起上,这样大英帝国从物理上就无法实现两支海军的标准了。于是英国人就想出了“限制海军军备”这一招,也就是自己不增加军备,依靠对方减少军备来维持军备优势。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英国已经不是大战以前那样的超级大国了,说话不算数了。从那时开始说话大约算数的是美国人了。1907年底的美国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就已经预示着美国开始要成为取代大英帝国的超级大国。而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开始代表盎格鲁·萨克逊民族在亚洲特别是东亚问题上发言了。1917年在美国出兵欧洲以后,为了换取日本的出兵,日美两国签订过一个“石井(石井菊次郎,当时的日本驻美大使)——兰辛(罗伯特·兰辛,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协定”在美国坚持“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政策的前提下,承认日本在蒙古东部和满洲的“特殊利益”日美得到了暂时的妥协。但是美国对这个妥协并不满意,一直想废除这个协定。这次英国人的意愿是由美国提议召开一个“华盛顿会议”来讨论限制海军军备的问题,而这个海军军备的问题又主要是牵涉到远东问题,因为五强中法国和意大利的海军力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美国人又加上一个远东问题,这两个议题都是针对日本而来的。

日本对这些问题很心知肚明,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提出来限制海军军备,应该说是正中下怀,所以加藤友三郎决定给与响应。政府方面更加没有问题,大藏省无时无刻不在为如何为军部筹钱而在烦恼,现在海军自己就肯和英美谈判限制海军军备,那是天上掉下来,求之不得的好事,所以政府立即顺杆子爬上,坚决支持。派出了以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为全权代表,由贵族院议长德川家达,驻美大使币原喜重郎为代表的全权代表团去美国参加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的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会议可以说是美国迈向超级大国的第一步。会议的结果是在英国,美国,法国和日本之间缔结的导致日英同盟最后终结的《四国条约》然后是这四个国家加上意大利达成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最后是这五个国家再加上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和中国签订的《九国条约》逼得日本最后放弃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的“21条”放弃在山东的权益。这次会议形成的“华盛顿体制”一直维持到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才被打破。

但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题目是《华盛顿海军条约》因为所谓“华盛顿会议”的正式名称是“华盛顿海军会议”(washington naval ference)11月11日正式开会,一开始是美国国务卿查尔斯·休斯致辞,一般的致辞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今天天气真不错的废话,可是休斯在致词中一下子就提出来了四条“基本原则”给了日本人一个突然袭击。

这四条基本原则是:

1.放弃现在进行中或者计划中的主力舰计划。

2.另外再放弃一部分已经保有的主力舰以裁减海军兵力。

3.有关各国的海军兵力以“现有力量”(existing strength)来考虑。

4.以主力舰吨位数来衡量海军,以此为标准来分配辅助舰配额。

经过艰苦的谈判,日本最后终于有条件地同意了英美:日:法意的主要战列舰比例为10:10:6:3.5的提案,内容如下:舰种合计排水量单舰标准排水量舰炮(英美)52.5万吨3万5千吨战列舰(日本)31.5万吨主炮16英寸以下舰龄20年(法意)17.5万吨英寸以下。

(英美)13万5千吨单舰2万7千吨装备6英寸以上主炮时全部 5英寸以上航空母舰(日本)8万1千吨两艘3万3千吨可炮合计在10门以下。

(法意)6万吨舰龄20年两艘受限舰5英寸炮合计8门以下巡洋舰无限制1万吨以下5英寸以上8英寸以下根据这个提案,签约国在十年内不再建造新的主力舰。

日本附加的条件是:1.从销毁名单上撤下已经完成了98%的陆奥号,改为摄津号。

2.维持美国在菲律宾,关岛,阿留申群岛,威克岛和中途岛,英国在香港,日本在千岛列岛,小笠原群岛,奄美大岛,琉球,台湾,澎湖列岛的防卫现状不变,不再新建,扩建要塞工事,修理工厂和岸基防御。

这样的结果是日本只能保有扶桑,山城,伊势,日向,长门,陆奥,榛名,雾岛,比睿,和

(本章未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