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如果可以重活一次> 第一百二十二章 舌尖上的期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二章 舌尖上的期末(2 / 2)

“你说干嘛?做酱块子呗。”

老妈一说酱块字,马小东才恍然想起,原来是做大酱。要说东北人,绝对离不开的两样食物一个就是冬天的酸菜,另一个就是夏天的大酱。这两样是东北人农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两样。

做大酱其实很麻烦,首先要把黄豆挑选出来,不能存在臭豆或者腐烂,干瘪没有成熟的豆子。挑选出来的豆子,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放在大锅里烀,这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的工作,一般要烀上一小天,少说也得三四个小时。

直到豆子都被烀的柔软变色,一碰就碎的程度才算完事儿,烀完的豆子,需要用‘酱杵子’捣碎,这可是一件力气活,一大锅的黄豆全碾碎,可不是见容易事儿,即使是体力好的人也会累的满头大汗。

捣碎的黄豆,脱成一块块长30厘米宽15厘米,高15厘米左右的长方块。这就是所谓的‘酱块子’了,脱好的‘酱块子’要紧实,再用干净的白纸包裹起来,一定要包裹严实,不然会生虫子,当然,生虫子也没事儿,并不耽误使用。

包裹好的酱块子,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让它慢慢随着时间风干,直到一个冬天过去,在春天的农历4月份,就是下酱的月份,下酱的日子是有规矩的,绝对不能随便,一般都选择在8,18,28这几天。

下酱的时候,把风干了半年的酱块子打开,有些会长毛,或者虫,都没关系,用水洗干净就好,用一个小瓦缸,根据自己酱块子的多少,掺入一定量的水和盐,比例大约是水3,盐和酱块子是1。

放好之后,搅拌一下,用一块儿干净的布蒙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让他自然发酵。几天之后打开,用酱耙子上下捣鼓一番,继续蒙上,这样来回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大酱就可以吃了。

但是期间一定要注意,不要让雨水进去,否则酱缸里会生蛆,当然,生蛆也没事儿,大酱照样可以吃,并不耽误食用,对人体并没有害处。柏杨把中国人比喻成酱缸里面的蛆,说中国人只会在酱缸这么一个小天地里爬,还互相乱拱。

东北骂人有句话,“酱缸里的蛆,不要人膈应人。”其实大多数的酱缸都会生蛆,所以完全不需要在意。(我揭露了这个秘密,会不会打击市面上大酱的销售啊。)

酱缸的发酵是持久的,这个时间将近一年左右,直到大酱被吃干净。大酱的吃法有很多,一般都是直接沾着吃,小葱,香菜,青椒,黄瓜,小白菜,水萝卜……等等很多蔬菜都可以蘸酱。

马小东到是对于大酱没什么偏爱,有也行,没有也可以,看见老妈在做大酱,估计也用不上自己帮什么忙,就把自己的衣服拿出来,都翻找了一遍,看看有没有适合明天去街里约会穿的。

平时在家里或者上学都可以随便一点,可是去镇上的话,自己再穿这一身儿,实在有点不好意思,可是翻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件像样的衣服,得,将就点穿小鱼姐给自己买的秋装吧,大不了里边多穿几件,省的挨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