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玄幻魔法>汉末召虎> 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2 / 2)

民以食为天,他们亦是如此,他们随天子车驾至河东,可谓一无所有,难免心中无底,更兼窘迫,此时张辽一说发俸禄,他们岂能不喜。

张辽扫过殿中众人情形,暗自点头,实际上他最想奏报实行的是两件事,一,行科举;二,废除州牧之制。

但眼下却不能操之过急,行科举可谓一项大改革,自古以来大改革都不容易,在中庸而求稳定的儒家文化氛围中,一个固有的体制变更都将面临反对,尤其是科举改革涉及到人事,冲击现有利益集团和政治格局,必然会是阻力重重,而且也非一时之功,所以张辽考量再三还是没有提。

一来刘协不是个有魄力的君主,一旦反对严重,他必然不会支持自己,祖法一摆,到时候除非自己与刘协冲突,否则很难实行,第一次通不过,往后就更难了。

二来张辽虽然在河东和治下各州郡做了数年准备,广开学堂培育人才,印刷书籍破开知识垄断,但目前仍在发展中,时机还不够成熟,科举制度绝非一时之功,只有培育了大批基础人才,而后实行科举,才能直接见到最大效果,使这项改革顺利进行,如历史上科举始于隋,隋却未受其利反受其害,得益的却是数十年后的唐。

三来张辽实际上已经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一些科举的前奏,如在各学堂的考试,他要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科举的一些基础理念和方式先实行起来,到时候这个阻力会小很多。

除了科举,就是州牧制,实行州牧制和太守募兵制是大汉崩溃、群雄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张辽在治下早已防范和改变了一些东西,如他所任命的太守都是纯粹的行政官,不领兵,领兵作战的是屯驻在各地的中郎将、校尉等武将,在这一点上他早已实行了军政分离的基本政策。

但当今天下还实行的是州牧制,州牧统领州郡一切军事和政务,包括张辽兼任的并州牧、青州牧,这是割据的温床,对于天下安定是很不利的。

如今张辽已经迎奉天子,并州、青州皆名正言顺的在他治下,他担任州牧已经没有意义,反而袁绍、曹操等人被削了州牧职,将是极大的麻烦,这可以算是张辽对于他们政治上的打击。

但他思量一番,又征求了荀、贾诩等谋臣的意见,决定还是先放一放。

废除州牧制固然能打击袁绍、袁术、曹操等军阀,但也只是政治打击罢了,不会造成实质伤害,反而会带来很大弊端,首先就是他建立的盟友刘表、刘璋、刘备等州牧将处于尴尬地位,不响应的话会交恶,让他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响应的话,这几州没了州牧节制,朝廷一时无力掌控,甚至会更加混乱。

是以州牧制要取消,但眼下还不到时机,当他能够彻底掌控大局时,就是斩这一刀之时。

朝会继续进行,到了最后,刘协突然提出一事,欲往雒阳旧都一看,祭祀宗庙。

殿中大臣的目光都看向了张辽,包括刘协,如今能否回旧都,只在张辽一言。

张辽肃然道:“陛下欲往旧都,臣自是全力支持,只是眼下大河结冰,天寒地冻,雒阳旧都又全无居处,若是去了,无处可栖身,徒自受冻,不如等来年开春,臣虽陛下前往。”

刘协坚持道:“若朕此时前往,不知将军可能护驾随行?”

张辽神情自若:“若陛下执意要历史赶赴旧都,臣自然安排车马,倾心护送。”

刘协松了口气,正要说话,司徒士孙瑞出言道:“陛下,臣以为张将军之言有理,眼下大雪封路,要回雒阳,却也不急一时。”

“司徒所言甚是。”一旁又转出杨彪,道:“天寒地冻,天子车驾,不宜轻动。”

宣等大臣纷纷附和,他们却是认为刘协的决定有些仓促,眼下的天气不宜行动,他们刚在河东安顿下来,与家人团聚,可不想急着去雒阳废土。

刘协见状,只能道:“如此便依众卿所言。”

平心而论,张辽在何东将他们招呼的很好,他也觉得自己方才有些不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