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3章 找上门的诸遂良(2 / 2)

随着墨家和公输家的逐渐合作,贞观雷对于如今的大唐已经算不上什么底牌了。

此时的大唐,李承乾正忙碌着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还请陛下批下科举时间,好让天下学子及时做出准备。”

看着对着自己行礼诸遂良,李承乾忍不住叹一口气:

“这种事情,难道就不能由你们自己决定吗?”

科举,对于这个时代的学子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如同鲤鱼跃龙门一般的机会:

一旦能够在科举中崭露头角,那么就能够实现从民到官的巨大转变,因此是这个时代的一件大事儿。

“当然不行。”

快速的摇了摇头,诸遂良的脸上露出严肃之色:

“科举乃是为陛下挑选良臣,必须要由陛下亲自把控才可以。”

古代科举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实际上往往都是由皇帝挑选一个合适的日子,然后再提前半年告诉天下学子:

而诸遂良之所以会找上李承乾,则是因为科举的日子到现在都还没有确定!

“科举虽然能够挑选出一定的人才,但是其中的弊端还是太多了啊。”

叹了一口气,李承乾显得有些无奈:

别看老李喊着什么‘科举之后,天下英才尽入我瓮’,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夸张。

首先是想要参加考核必须要有人保举,如此一来,就导致了参加科举的大多数学子都是世家或者投身世家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则是科举内容的确定:

虽然有着明算、明书、明经等多种内容,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挑选出来的‘人才’依旧会显得很呆板。

用一个简单的话语来形容,就是‘吟诗作赋可以,但为国为民无力’!

实际上并非大唐,即使是在以后的一些朝代之中,这种弊端依旧是存在的。

甚至有些官员明明连作物该在什么时候种植都不知道,却还要对自己管辖内的百姓们指手画脚,从而导致农田无收。

“不行,必须要改革!”

一巴掌拍在屁股下的躺椅上,李承乾的神情变得严肃:

既然自己已经成为了皇帝,那么自然不能让以后的科举挑选出一大堆糊涂蛋来。

“陛下……”

嘴角微微抽搐,诸遂良的脸色已经黑了下来:

“科举乃是大事,如果现在进行改革,恐怕会对一部分学子不公平。”

诸遂良的话语说的已经很委婉了,实际上如果真的在这个时候改革,那么必然会被天下学子骂娘才对。

“那就从下一次科举开始改革。”

李承乾并不是莽夫,如果能够避免挨骂,他自然也是很乐意的。

“这次的科举就定在明年的五月初五吧。”

稍微思考一下,李承乾很快便做出了决定:

“这个消息暂且不要急着传出去,等到确定好改革的内容之后,再一并传达。”

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

一是为了不影响到已经在准备科举的学子,另一点则是为了给下一届参加科举的学子们最多的准备时间。

果然,在听到李承乾的话语时,诸遂良的脸色立刻好看了许多:

“陛下英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