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4章 孔乙己的期待(2 / 2)

在后世有人将古代的状元比作大学生,对于这种情况,李承乾只想说两个字——扯淡!

只有真正身处这个时代,才知道‘状元’二字的含金量有多么恐怖:

大夏国科举历史1300年,诞生了十一万名进士,但是状元却只有592名。

在这样的比例中,别说大学生,估计只有后世的院士们才能与状元们相提并论。

当然,这种比较实际上也是有着一些错误的,毕竟彼此双方所处的世代和环境都是不同,掌握的技能以及追求也各有不同……

书归正题,在极其恐怖的筛选率中,除了能够拥有秀才、举人、进士等功名的‘才子’之外,实际上还有这极大的一部分读书人终其一生都只是童生。

如果是家中富贵或者真的有才,那么借助着读书人的身份的确可以生活的潇洒舒服一些。

但若是家中贫寒,又没有结实到几个有能量的朋友,那么这些读书人最后的结局大多都是穷困潦倒、郁郁而终……

书归正传,在‘西山皇家学府’中任教的诸位先生,实际上就是长安城中几个落魄的秀才和童生:

识文断字肯定没有问题,但实际上的才能也高不到哪儿去。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西山上居住的大多数都是一些穷苦人家,能够请到秀才任教估计已经是借助李承乾的名头了:

至于更高一级的举人甚至是进士,那可不是一群泥腿子百姓能够聘请到的。

时间稍微回转,在李承乾和席君买交谈的时候,大厅里几个穿着灰色长袍的读书人同样在互相交谈:

之所以用‘读书人’而不是其他的来称呼他们,是因为这群人的外貌差距非常大。

有干干瘦瘦看起来一吹就倒的中年人,还有不时咳嗽两声的老人,甚至还有年不过二十的少年人……

“诸位兄台,你们说殿下召集我们会是因为什么事情?”

问话的是不停咳嗽的老人,他虽然年龄颇大,但实际上却只是一个童生,因此才会对其他人以兄台相称。

“此事……难以揣测。”

听到老人的话语,一旁的干瘦中年人苦笑着摇了摇头:

“殿下何等人物,他的心思又岂是我们能够知道的?”

“这……”

随着中年人的话语出口,周围的其他几人都一脸赞同的点了点头。

反倒是年纪最小的少年表现的极其洒脱:

“孔兄何必担忧,以殿下的身份能够召见我们,肯定不会是坏事就是了。”

孔乙己,这便是老人的名字:

之前已经说过,大唐是一个注重孝道的时代,因此孔乙己虽然大把年纪还是个童生,但是在场众人中倒是没有几个会看不起他。

当然,他虽然姓孔,但是和当代大儒孔颖达可扯不上什么关系:

要不然的话也不至于落魄到如此地步!

“多谢萧兄提醒。”

对着少年人的话语,包括孔乙己在内的众人都是比较赞同的:

以李承乾的身份,如果真的要找他们的麻烦,只需要随**代一句就行了,根本不需要这般大费周折。

如此一来,几人的心中不免升起了几分期待:

若是能够借此机会获得殿下赏识,那么接下来的命运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