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玄幻魔法>三国:瞒不住了,我被蔡文姬曝光了> 第126章 陶谦惶恐,贾诩毒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陶谦惶恐,贾诩毒计(2 / 2)

贾诩拱手言道:“若带辎重前行,需半个月时间。”

萧云继续道:“倘若都放下所有辎重,以轻骑加速前行需要多久?”

听到这,贾诩思索片刻,大概盘算了一下:

“八天,便可抵达。”

萧云颔首,沉思片刻;

“曹操此番从兖州出兵,意图趁其他诸侯坐观成败时,以最快速度拿下徐州。”

“因而,其兖州后方必定空虚。”

“我意,从长安出轻骑以最快速度偷袭兖州,则徐州之围可解。”

“诸位,可有意见。”

瞬间,全场沉寂。

片刻后,贾诩沉声道:“司空欲行此计,还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一者,曹操举八万之众攻伐,徐州城中士卒,加上我们的五千人,也仅有不超过两万兵力。”

“从徐州派快马回长安,需三天时间,再从长安出轻骑急袭,到达兖州也需五天时间。”

“一来一去,我们需以不到四万之众,坚守八天以上的时间。”

“二者,一旦我们自长安出兵,则需速战速决,一击得胜则立刻折返,否则长安兵力薄弱,一旦其他诸侯趁机举大军而攻,则长安危矣。”

“若能解决这两点,徐州之围可解。”

一席话落,满座沉默无言。

说实话,这难度实在太高了!

如贾诩所说,第一,要坚守徐州半个月内不被攻破,第二,长安出兵,更需一击必胜,一旦被兖州军拖住,长安则危险了。

萧云闭上眸,微微沉思起来。

这时,贾诩眼珠微转:“在下还有一计,却不知,将军敢不敢用。”

萧云抬起头:“你说。”

贾诩不动声色:“此刻,司空支援徐州,其余诸侯的目光必定会放在那长安上。”

“若是如此,司空则可以用一招……偷天换日!”

“长安距兖州甚远,但……倘若是从扬州汝南一带用兵,再以轻骑加速前行,只需一夜路程便可抵达。”

“司空若是从扬州调出一万兵马直袭兖州,非但曹操意料不到,即便是刘表,袁绍等人,也意料不到!”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从扬州调兵?

扬州,可是萧云刚刚干翻袁耀,而拿下的地盘。

现在,全扬州的统帅,只有一个皇甫嵩,全扬州的守军,也只有那么一万几千人。

抽走了扬州的兵力,扬州……可几乎就是一座空城!

谁会相信,萧云不从兵力充足的长安出兵,反倒会抽干扬州的兵,去偷袭一个兖州?

鲁肃沉思片刻,摇了摇头:“此计不可,即便他们一时反应不过来,可一旦兖州被偷袭,其他诸侯接到消息,立刻就会明白……司空出的扬州军!”

“刘表本便和司空有仇,倘若此时再得知此事,必定会出兵取下扬州……”

“而且,以曹操的用兵之法,只怕也会舍兖州而直取扬州淮汝一带。”

话音未落,贾诩淡淡回应:“若……偷袭兖州的这支军,打的是袁绍的旗号呢?”

刹那间,全场众人,目瞪口呆。

打着袁绍的旗号?

倘若如此,不等于直接把曹操的怒火,转移到袁绍的头上了吗?

这谁还能想到,会是扬州出了兵?

贾诩拱手:“以在下之见,司空需从两边同时用兵。”

“一者,是让周瑜带我们所缴获的袁绍军旗战甲,快速前往扬州,接替镇守扬州一职,此一去,只需两天时间。”

“二者,就是再同时令皇甫嵩接到这批物资时,立刻让一万兵换上袁绍的军旗战甲,趁夜出行直袭兖州。”

“这个过程算下来,只需三天时间。”

“一击得胜后,只要那曹操回防,这支轻骑就立刻直奔着长安方向而去。”

“要知道,这支军所打的旗号,是袁。他们可不会认为,这支军是回往长安的,他们只会认为……这支兵,是奔着袁绍那边去的!”

“等皇甫嵩的这些兵马回到了长安,就可稍作休息,再出一万人回防扬州。”

一番话落。

这些个人,被惊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偷天换日,再将这么一个偷袭的屎盆子扣在袁绍头上。

等曹操和袁绍彻底捋清楚事情来龙去脉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这计……

未免也太毒了啊。

即便连萧云,都在不停颔首赞叹。

不亏是毒士啊!

这一计,等同于直接把袁绍和曹操两个诸侯都给玩蒙了!

萧云当即下令:“文和,你一会立刻修书两封,分别送往长安和扬州,让周瑜和皇甫嵩依计行事。”

“其他人,随时待命。”

鲁肃犹豫了一会:“可……徐州如何守得住?”

萧云并未直接回答,反而是看向了贾诩:

“文和还要藏拙吗?”

一句话,却让诸将摸不到头脑了。

不对啊。

人家贾诩,不是已经将局势分析了个遍,将计谋都出了吗?

这藏拙之言,又是何意?

鲁肃思索片刻,忽地一笑,不再言语。

这贾诩,只说了分析了两边利弊局势,却未言如何以徐州不到三万之众,拦住整整八万曹操的精兵!

为何?

徐州一战,本就艰难无比。倘若一步错,非但徐州失守,连长安都要面临险境。

贾诩向来明哲保身,更不可能提出过于激进之策。他在等萧云的抉择,再决定如何出策!

只怕,贾诩心里,早已经规划好了所有情况,无论是离开徐州,还是与曹操誓死一战,他都有相应策略对抗!

计谋,算的不仅仅是利弊得失,更算的,是人心!

贾诩只不过草草数言,却已经被萧云看穿了所有心思!

论这人心算计,只怕,萧云更胜一筹!

贾诩拱手行礼:

“司空心里既然已有破敌之策,何须在下多言?”

萧云笑了:“哦?文和何出此言?”

“司空向来行事谨慎,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贾诩低下头,态度谦卑:

“但此番在下出计后,司空只言长安出兵,却不问在下徐州如何出兵,岂不是就说明,司空早有御敌之策?”

听到这,萧云心里对贾诩更多了几分赞叹。

他,早便将自己的心思看透了!

一侧,孙策皱眉思索片刻,也明白了其中道理。

他对贾诩,多了几分敬佩。

即便年幼如孙权和孙尚香,也顿悟了。

反倒是许褚,典韦两人,却是听的一脸迷糊。

许褚和典韦挠了挠头。

算了,不管了。

这聪明人之间的博弈,他们也听不懂。

萧云心里,已然有了计划。

只需让典韦许褚两人趁夜各率两千人,出城埋伏。

待到大战开时,此两人从侧翼冲杀,大破曹军阵型。

以典韦和许褚之勇猛,曹操必然会避其锋芒,再做打算!

然而,还不等萧云下令,又一将士匆匆而来。

“司空,平原令刘备,为司空送来了一封信。”

“刘备?”

萧云坐直起身,眉头拧紧。

他倒是差点忘了这么个存在。

历史里,曹操攻徐州时,刘备不就是带了一两千人来援吗?

“取来与我看。”

“喏。”

片刻后,一份竹简被呈了上来。

萧云接过竹简,细细看去。

“陶公有难,司空大义来援,备钦佩不已。”

“备虽兵马不多,但也愿与司空一同镇守徐州,以克曹贼。”

竹简上的话语,看似简单无奇。

但萧云的面色却微微一变。

他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你们都看看吧。”

“喏。”

这些人纷纷拿过竹简,传递阅着。

阅罢,鲁肃面色古怪,而贾诩同样眉头微皱。

而孙策,则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他却说不上来。

至于许褚和典韦,则是看的一头雾水。

“俺倒是觉得,这信上内容没啥不妥啊。”

“刘备愿意来就来呗,这徐州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又不少。”

许褚典韦纷纷言着。

鲁肃沉声道:“刘备以仁义立身,前来支援倒还可以理解……”

“十八路诸侯联盟,包括后面函谷关一战,他都是不做声响的来了。”

“唯独这一次,他倒是偏偏专程派人给司空送上一信……着实有些古怪。”

贾诩眼珠微转:

“在下以为,此信并非出自刘备的手笔。”

听到这,萧云颔首言道:

“文和所言深得我意。”

“此信,看似是阐明抗曹之志,实则却是在试探。”

“若我不予回复,则说明,徐州足有抗曹之力。”

“若我予以回复,则说明徐州危难重重,须他一臂之力。”

“只凭一封信,他便可知道徐州现状,更可探得徐州城中到底有多少兵马!”

听到这,许褚和典韦,才算有些明白了过来。

可典韦还是纳闷说道:“那即便他知道了又当如何?”

贾诩补充言道:“若徐州不需他相助,则他可以故意放慢行军速度,暗中坐观成败,静等我军与曹操交战,待到曹操败北之时,再予以曹军重创。这样一来,他对徐州,也是大恩一件!“

“若徐州需他相助,那他对徐州,岂不就是成了雪中送炭,等到后面,击退了曹操之兵,陶谦也必须要重谢于他!”

“此信,一箭双雕,好生算计!”

许褚蒙了:“这更不对劲了啊,那刘备素以仁义成名,更从未做过任何算计他人之事,他怎会如此心机?”

鲁肃却摇了摇头:“这才是此信的可怕之处……”

“刘备素以仁义成名,没有人会觉得,他刘备会有算计他人的时候,倘若非主公提醒,即便连我和文和都很难相信,刘备会有这般算计!”

萧云下达了最终言论:“必有一名士,为他出得此一箭双雕之计!”

刹那间,全场静谧。

他们,都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刘备自起兵来,有关张两将,堪比万人敌,名义满天下,却始终无一立足之地。

为何?空有一身仁义,却是胸无良策,处处奔波,更不知何去何从,庸庸碌碌,如何能成事?没有军师的刘备,如没有牙的猛虎,注定庸碌无能。

但现在,光从这一封信就能看出……出此计之人,必定不凡!

刘备得此名士,岂不是等于这头猛虎,安上了锋锐的牙齿!

今后,这天下,要更乱了!

萧云目光深邃起来。

原历史里。

刘备前半生连连败仗,丢家妻子,连三兄弟都曾被打的走散了。

可……他先得徐庶,连败曹军!

后面,徐庶虽然走了,但又迎来了诸葛亮。

自那以后,刘备一路高歌猛进,几年来的扩张,几乎到了一个极其夸张的地步!

以仁义之名,招揽无数英雄猛将,再得军师,他从身无分文,可怕到连曹操都要忌惮的程度。

如今,历史变了。

刘备,这么早就得到了一位军师!

萧云冷笑了一声。

“子敬,你和文和即刻出城,去会一会刘备。”

萧云就是要鲁肃和贾诩前去试探一番。

他更想知道,这刘备所得的名士,究竟是何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