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大火(2 / 2)

将来,无论是报纸刊登亦或是茶楼说书甚至漫画改编都由我来做主。

当然,所有的宣传还需与先生再做进一步商议的。”

一千字十两,相当于千字三千元了。

算起来,可将有二百万了。

即便是后世,也是行业高价了。

朱大福说了许多新名词,罗贯中听得云里雾里的。

只听明白一千字要支付他十两,有些不敢确信。

“你可知我那书总计多少字?”罗贯中问道。

朱大福想了一下,道:“六十几万?”

具体多少就不知道了,他只知一个大致数字。

“六十四万。”罗贯中道。

朱大福大手一挥,道:“那也就是六千四百两,我当下没这么多,只能先欠着,报馆所有盈利先紧着先生。”

罗贯中诧异。

朱大福又道:“先生放心,《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传世之作,我定让他名传天下。”

他的最终目的是为弘扬《三国演义》,并未想从中牟利多少。

既能赚到些银子,也不能苛待了原创者。

***

兴明报馆热度持续增高,十几日时间,累计售卖出的报纸已达数百万份。

士子们对之趋之若鹜,不仅临摹报纸上的宋体字,而且都踊跃对优秀士子文章板块投稿。

既趋之若鹜宋体字,也当然是想把自己的文章通过铅宋体字印刷出来的。

既有人投稿,就得有人审核。

朱大福因有系统赠送的帝王政治智慧,倒也能够审核投来的稿子,但他时间不够充裕。

最后,只能寻来了解缙。

解缙为人高傲,若只因朱大福是朱元璋的人,肯定不会答应。

但谁让朱大福自身有些学识,解缙对之多有佩服呢?

在朱大福说明原因后,解缙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下来。

连续几日时间,每日至少需过数百份的稿子。

数百份稿子,也只有那么一两份可用的。

凡是通过的,每份会按价值高低至少会有五到二十文的稿费。

...

早朝之上,有人提及了京中当下风靡的改进之后的宋体字。

“陛下,兴明报馆这字体说是宋体字其实比宋体字更为美观,字体粗中有细,自行粗扁圆皆具,若可收纳此字朝廷官方印刷字体倒也极好。”

有人出言,当即有了一大众附和之言。

朱元璋知晓兴明报馆是朱大福的,自也不会贸然答应。

“行了,咱知道了,此事以后再说。”朱元璋道。

东西是大福那孩子的,到底是什么情况,还得征求一下他意见的。

...

早朝结束后,朱元璋直接喊了解缙去找朱大福。

在路上,朱大福问道:“这段时日,你一直都往大福那里跑,他那报馆干的如何?”

解缙亲身接触,也能更感观一点儿。

“公正的看,无论是宋体铅字,亦或者那《三国志通俗演义》被士子追捧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解缙的意思完全是对朱大福的肯定。

“你没问他,写那宋体字的是谁?”朱元璋问道。

那孩子在他跟前也没什么秘密,没听他说去寻精通此类的人啊。

“这乃朱东家之商业机密,臣并未做过询问。”解缙回道。

当然,解缙对书写出这般精美宋体字之人也是很有相交的期待感的。

解缙既不知,朱元璋也没继续询问。

那只能是见了那孩子,当面与他说了。

他去也是说说罢了,东西是那孩子,那孩子若不同意,他也绝不会逼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