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刊印(2 / 2)

这个问题,朱允炆已说过多次。

吕氏也不再辩驳,只道:“娘为了你付出什么都值得,那朱大福满身铜臭,只顾赚钱,你白日去他那里,晚上回来便多读书,唯有这样,他才会落你越来越多。”

在吕氏看来,若想坐上储君位置,必须得多读书。

书读的多了,才有可能得到那些士子的支持。

朱允熥再不成器,那些淮西勋贵都不可能转过来支持他们。

因而,他唯一的筹码只剩下那群士子了。

“娘,儿子知道。”朱允炆乖巧应答。

...

次日,罗贯中换了身干净衣服,又睡了个踏实觉,精神好多了。

朱大福一早便找了过去,并把书稿全还了回去。

“罗先生,我先到了一个办法,用报纸的形式,隔上几日连载一章,这很大程度可防止别人盗用。”

一下出书,这个工程量太浩大,朱大福也办不到。

报纸什么的,罗贯中也忽略了,他只听见了隔几日发一章。

“行倒是行,到哪里去印?”罗贯中问道。

这段时日,他酒楼的生意好,也赚了些钱。

自己搞个印刷的也是可以的。

而且他也是商籍,做这些也并不违规。

“先生别担心,我去找人自己印。”朱大福道。

自己印岂是那么容易?

罗贯中问道:“你为我印书竟要自己找人?”

罗贯中深受感动。

朱大福微微一笑,道:“先生这书将来定会成为传世之名作,为后世子孙能留下宝贵财富,银钱可腐,这笔宝贵财富却可传承千年。”

罗贯中完全没想到,自己到处吃闭门羹的书,在朱大福口里评价竟会如此之高。

...

说干就干,朱大福先走访了几个书局。

对当今的印刷方式,他还不清楚。

他也只知道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每个书局许是有自己的印刷方式,对此严格保密。

朱大福走访了几家却没得来一个有用的消息。

既如此,那只能是自己想办法了。

好在他有朱元璋给的那两千亩荒地。

在此,摆开印刷倒是没什么问题。

不过,唯一的弊端就是,他手里能用的这些人都是些文盲。

想要印刷,还得教会他们印刷方式的。

...

朱元璋到了酒楼,只见朱允炆在洗碗,并不见朱大福的影子。

“大福呢?”朱元璋问道。

朱允炆回道:“不清楚,孙儿来了就没见到人。”

听到此,朱元璋有些不高兴了。

他把允炆送过来,是为了跟大福学习的。

像现在这般,大福自己忙自己的,允炆却留于这里洗碗。

这也不是下人。

最后,朱元璋询问了高成,得知朱大福去了郊外庄园。

这才一并跟了过去。

过去后,朱大福正挠头沉思该从何处印起。

瞅见朱元璋,朱大福则一脸神秘的介绍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只要别是那种死读书之人,像这种小说之类的,还是能够接受的。

朱大福大致介绍,朱元璋倒听得津津有味。

一旁的朱允炆则是满脸的不屑。

写的些什么,三国历史他也清楚,就这写法可完全背离了书中的内容了。

怪不得没书局愿意刊印呢。

“倒是挺有才气,一枯燥的历史竟被他写得如此精彩。”朱元璋称赞。

“不错,倒是可印出来瞧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