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网游动漫>魂尊古风> 第18章 蛾贼黄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蛾贼黄巾(2 / 2)

袁绍也不是傻子,但毕竟都是自己身边的忠臣,不耐烦的情绪还是被深藏于心中。

“子川先生是这次发现这些蛾贼的首功,不知先生对此有何教我?”

正闭目养神的肖平,闻言不由得一顿,心下一喜,笑道:“此乃天助袁公成就大业,可喜可贺!”

“喜从何来?”袁绍追问。

不仅仅是袁绍,很多人都被这奇怪的论调引起了好奇心,刘备更是目光如炬,炯炯地盯着肖平。

“敢问袁公,曹操兵几何?将几许?”

“将不过数十,兵不过数万。”

“那么,如果袁公率先击败了五十多万的蛾贼,如此强大的兵威,许昌是否会朝野震荡?”

“对于曹操一方的军心打击更是巨大,待到我军携胜利之师降临官渡之时,曹操麾下将士,抵抗之心还有几许?”

“最后一点,如果袁公能够暗地里多加联系许昌朝廷的世家大族,暗投我方,甚至断其粮草,那么曹操抵抗之势将尽皆瓦解。”

“到时,其兵无斗志,将要顾及家族,粮草短缺,不战自溃。”

“袁公,可喜可贺啊!”肖平随着缓慢的语调,绕着大帐走了一圈,话一说完,人也刚刚好回到坐席上,躬身一礼,施施然坐了下来。

“哈哈哈,的确是该喜该贺,先生一席话,本初真是振聋发聩,醍醐灌顶啊。”袁绍面红耳赤,大笑频频,高兴不已。

“子川先生高论,授佩服。”

“然,不知我等应该许诺那些世家大族何种利益,才能令其归心?还请先生教我。”肖平没想到,一直跪坐于一旁从未说话的沮授会开口询问。

这人可不能小瞧,袁绍的四州战略,可以说此人才是隐居幕后的主使者,是少有的,能跟郭嘉对抗的军事战略家!

虽然平时话不多,但一言一行,都是能够影响袁绍决策的人物,必须得小心谨慎的应对。

“从事大人有礼!”肖平先是施了一礼,才淡淡说道:“笼络兖州世家大族不难,或者说笼络整个大汉朝的世家大族的心都不难。”

“当如何?”袁绍急切问道。

所有人也都看向了肖平。

“老鬼,我让你准备的那些东西,你应该准备了吧?”肖平面上淡然,心里却是急切问道。

“自然,以我的修为,背这么点东西,简直易如反掌,更何况,以我的手段,根本就不需要背,我直接复制,灵魂之道博大精深,妙用无穷啊。”老鬼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九品中正制!”肖平金口一开,隐隐有雷鸣之声在咆哮,好家伙,这是提前多少年拿出来的好货啊。

九品中正制乃是上承察举制,下接科举制的夹心饼干,外酥里嫩,非常可口。

虽说后世人对它的评价一半一半,但在这个特殊时期拿出来,绝对是定鼎之作。

至于此方世界要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那就不关肖平的事儿了,反正到时候,战役剧情一完,肖平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哪里管它洪水滔天。

“袁公,请!”肖平手入怀中,拿出一份老鬼老早就准备好的资料。

索性老鬼仔细,用的还是古代字体隶书书写的,还是文言文的体裁,没给肖平丢人。

不到半刻钟的时间,袁绍看完之后,高兴的忘乎所以,还是沮授亲自动手,才抢到手中观看的。

“奇才!绝对是奇才!授为之前的怠慢,向先生道歉。”沮授正了正衣襟,非常正式的施了一礼。

其他的谋臣见此情况亦是争抢着观看,而那些刚刚还在吵吵嚷嚷着请战的武将们,更是摸不着头脑,全都愣在那里,是站也不是,跪坐也不是,非常尴尬。

“以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为评议标准,这样一来,世家大族将会完全将官员的评选和晋升握在手里。”

“同时还间接剥夺了州郡地方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利,任免权将会回到主公的手里,主公之家族也会因此成为世间最鼎盛之家族。”许攸忘我的分析着。

“袁公,有了这个,曹操当不足为虑。”

“还是先解决目前的事情吧。”肖平说完也就坐下了,他今天已经算是超额表演了,想来接下来的时间应该是袁绍的那些谋臣的时间了。

但肖平还是低估了这份东西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带来的后果有多么深远,至少目前对于袁绍而言,将肖平纳入麾下,已经是一件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中军大帐内慢慢的恢复了平静,刘备在看完了那份资料之后,坐在肖平的下手处,是频频侧目,几乎是要将肖平吃了才肯罢休。

而其他人,亦是时不时的往这边观望,仿佛在看猴子一般,觉得这人的脑子里面的构造兴许和大家是不一样的呢。

“小友,自讨苦吃了吧,嘿嘿。”

“滚,烦着呢。”

袁绍经过肖平的提醒,回过神来问道:“那不知,以先生看来,这些蛾贼该如何处置?”

“袁公,天下连年战乱,我华夏一族如今亦是人口凋零,此次征讨蛾贼,当能俘则俘,也算是为袁公座下四州增添人口。”肖平说完,沮授便频频点头,想来也是非常赞同肖平的话。

“主公,授亦以为,此举甚善!”沮授赞同道。

“可那样的话,又如何能够达到震慑曹操的作用呢?”郭图急切的问道。

“公则先生所虑极是,因此,能俘则俘,如果敌军拒不投降,那袁公的刀剑也不是木头做的。”肖平轻轻一笑道。

“嗯,子川先生所言有理,吾之利剑尚能饮血否?”袁绍得意的夸赞了一声肖平,同时又对郭图点头示意,稍露关怀,驭下之道炉火纯青。

帐下所有的武将听闻袁绍最后这一声暴喝,全都是热血上扬,纷纷离席而起,单膝跪地,大声应道:“愿为主公效死!”

整个中军大帐内,群情激奋,就连肖平自己都有些被感染到了,袁绍的个人魅力在此刻展露无遗。

历史上的记载,都将袁绍抹黑的一无是处,但只要仔细分析一番,便知道那些理由,全都充满了当时史官的主观和臆测。

田丰何许人也?

沮授又是何许人也?

审配又是何许人也?

这些人都瞎了吗?

赵云的离开真的是因为袁绍的性格有缺陷?

或者说是什么忠君爱民不足?

别扯了,真实并且符合人性规划的原因,是他出道晚了,人家河北已经有了四庭柱,等他混出头,得猴年马月了。

这就跟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是一样的。

世界不缺天才,但天才缺机会,来得正好,你就是猪脚,来晚了,你最多当备胎。

而以上三人,绝对不是那种相信金子总会发光,苦熬日子甘愿当备胎的人!

袁绍以庶子的身份,斗智斗勇当上了十八路讨伐大军的盟主。

夺冀州,斩了公孙的白马,这是靠的巧合么,如果是巧合,那得多少巧合才能赢了白马将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