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命运就算颠沛流离> 第19章 我们开公司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我们开公司吧(2 / 2)

"我给他们每人每月暂定工资三千,其他加客订餐有提成。收费由公司统一收缴,食材统一配送。他们只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客户的要求和任务就可以。工资月底结算,有特殊情况可预支当月一半工资。"徐梦一口气把基本构思说完。

杨勇觉得徐梦的想法非常好,思虑周全,条理清晰,操作性强,还切实可行。自己已提不出补充意见。

杨勇表态说:"姐,一切按你说的办!我明天就去学校把人找好。你今晚去找两位奶奶谈场地。如果两边都顺畅,我后天请假与你去跑工商、税务和卫生部门,把证照办下来,我们就有自己的公司了。真好!"

俩人的会议开得十分成功,他们击掌为盟,各自行动。

杨勇连夜给自己了解的同学打电话征求意见,他没说是自己的公司招聘,只说是自己姐姐的公司招人。三千元一月的课余兼职工资是大家都很向往的一个待遇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报名。其他同学听到这个消息,也连夜打来了电话预定名额,把杨勇搞得都不淡定了。

徐梦那边的进展也很顺利。

她首先去的是梁奶奶家,把情况一说,梁奶奶举双手赞成。并认为徐梦和杨勇既帮助了小区的空巢老人,又帮助了贫困学生,这就是在做功德。怎么都不肯降交费标准,还是坚持要交四千元一月,并把早就从银行取出的现金交给了徐梦。

徐梦眼眶微热,心里十分感动。梁奶奶只是她服务的一个普通客户,这么的掏心掏肺地支持她。徐梦想:这份恩情她将终生牢记,以后自己有了能力,要好好回报这些给她帮助和温暖的人!

去到姑奶奶家,姑奶奶的眼神起先还有些躲闪。当徐梦父母听到姑奶奶传达的曾经的女儿来到海城读大学的消息后,并不喜出望外,而是觉得读大学需要连续几年成千上万的投资,他们都不想负担,所以都选择了装聋作哑,不愿相认。姑奶奶怕徐梦失望伤心,所以也绝口不提。

现在徐梦晚上过来,姑奶奶担心徐梦来讨要说法,不由得心慌不已。

但徐梦说的与姑奶奶想的是两码事。凭徐梦是自己的亲侄孙女,又亲眼看到她如何的发奋图强,还被无情的亲生父母抛弃,自己当然要全力支持!姑奶奶二活没说就同意了,只是要求住她家的最好是两个女孩。她也不肯降低交费,还是按四千元一月。

徐梦紧紧地抱住姑奶奶,千言万语都堵在喉咙,她不知该怎样表达自己的谢意。

虽然徐梦不问,姑奶奶不说,姑奶奶还是心痛徐梦的遭遇,觉得她太不容易了!

徐梦回家后,与杨勇互相做了情况通报,觉得杨勇那边定人很容易,完全可以去办证照手续,早一天营业,就能早一天服务,免得又要对新客户推三阻四。

第二天一早,徐梦向班主任请了假,去了海城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当负责人听完她的情况介绍后,非常支持,认为她是做了扶贫和养老两件实事,并为她和杨勇的公司取名为"暖心助老扶贫家政服务公司"。

负责人让徐梦填了一系列表格,验收合格后告诉她:"我们海城为吸引外资,留住人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开办公司三年内免税、免交一切费用,大学生创业更是优中之优。并且办证速度提速,只要审核无误,当日就可办好。"随后将填好的营业执照正副本一并颁给了徐梦。

徐梦看到执照上只有自己是法人代表,杨勇榜上无名,心里有些心生愧疚。负责人告诉徐梦,可以把杨勇是公司副总经理一职写入公司章程,明确他的职位。公司法人代表只能是一人。

徐梦感谢了负责人对自己创业的大力支持和对优惠政策的宣传,表示会尽全力把公司做好、做大、做强!

随后徐梦去了税务大厅,通过填表申请,也是当日申报,当日审核通过,当日就拿到了税务登记证。

徐梦再去办卫生许可证,也很顺利,以她的高考体检代替了健康检查。办证一步到位。

办齐了证照,徐梦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她想晚上好好庆祝一下,接姑奶奶和梁奶奶过来一起吃个饭,感谢一下俩位老人对自己的支持。当然更要感谢李恺对她的包容和照顾。

徐梦首先给李恺打了电话,征得他对自己请客一事的同意,然后忍不住高兴地给杨勇、姑奶奶和梁奶奶打了电话。最后去买好了菜回家。

中午李恺与杨勇回家的时候,听到徐梦在厨房里边做菜边哼歌。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李恺看到摆在桌上的证照,顺便翻了翻,才知道徐梦开了公司。虽然注册资金只有两万元,可能是所有公司里最小的规模了,但也是公司。

这个不起眼的小妮子,成长速度真是惊人!初来海城时,还得靠打工为生。才一个月过去,就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开上了公司。说不定假以时日,就会壮大为商界大鳄!

是真的不能欺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才一个月,十八岁的徐梦就不声不响地在人生地不熟的海城逆势崛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