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3章(1 / 2)

想了半天没有想出所以然来的灵七,默默的把目光转向了夜沐辰。

灵七挑挑眉,不紧不慢的道:“这也叫有趣?不过一个走方郎中罢了。说来听听,说出个不让我弄死你的理由。”

走方郎中并不稀奇,在边远地区‘溜达’的走方郎中就更不奇怪了。

走方郎中,又被人称之为:游方郎中、铃医。

是一些懂得医药知识的人,走街串巷为人治病、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的中医。

大多手拿一根棍子,棍子上系着几个铃铛。

行医时边走边摇铃铛,沿途的需要治病的人听到了就会出来相请。在人数规模与地域分布上,游方郎中要多于坐堂郎中。

因为一些地域过于偏僻,条件艰苦的地方,没有中医医师愿意开医馆在那里,所以在这些地方走方郎中所起的作用要更大。

同样的也有一些医术高超的名医,喜欢做这种,没钱挣,还要吃苦的走方郎中。

能够前往医馆里的人大多都不缺钱,不说大富大贵起码衣食无忧。这些拥有深厚物质条件的病人患者为坐堂行医的中医医师们提供了丰厚的报酬,让他们能够保持,或者扩大自己的医馆、招牌。

这样可以使人们认为医师的医术更加高超才能有这样的‘门面’,可以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医。

坐堂行医者慢慢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可以不用四处奔波,只需要在医馆中等待患者上门就可以了。

走方郎中就不同了,他们大多都缺乏资金,来开设、建立属于自己的医馆。

没有固定的医馆,医术一般,自然而然的,就没有什么名气了。来找他们治病的患者也就少之又少。

出于生计方面的考虑,他们只能主动出行寻找需要治病的患者来换取酬金。所以有无医馆定所,是两者的一个重要区别。

也有医德高尚的一些人,不求名利,不计千辛万苦,走南闯北就是为了帮人治病的。走方郎中怎样,大多都看人。

而走方郎中和坐堂郎中两者之间的区别也很大。

坐堂行医者服务的对象往往是达官贵族、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而走方郎中接诊的对象往往是普通民众、社会的底层阶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