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7章 三方得利(2 / 2)

“陶大人,民女不记工期,不付工价,只要上工地干活的役工。

每人干活的报酬是每天三张杂粮饼,每张饼至少八两,有汤,另外,干完一天再加一斤杂粮面,最后结算时不要粮的可以累计兑换粗布。

每个庄子每天给二十个名额,你看这样如何?”

陶惠眼睛一亮,对庄户人家来说,力气用不完,在家里窝冬也只有在炕头上干坐。

干力气活的人饭量大,八两杂粮饼也是能管饱,胃口小的还吃不完。

要是每天自己吃饱,还能给家里捎带一斤粮食。

家里老人孩子的干菜粥就能稠一些,还能攒成布,再不会挨冻受饿了。

而且轮流上工,这样庄子里的人家都能有吃的。

“好,请问江姑娘能筹集到多少粮食?”这也是个关键问题。

陶惠一本正经的问道,此时他丝毫没有觉得,对面只是个小姑娘。

江团在心中默一盘算万宁镇每年粮食至少也有几万斤收成,自己全买下,再去巩密县购进一批,养活这里两个月没问题。

银钱方面,尹陶愿意“借”给自己五万两,灵芝也已经送去夏京,那里也有几千两银子。

短时间看来也没问题。

而且,江家还能以稻种作担保,在其他农户那里借粮。

她这里在思考,陶惠已经在手心捏起一把汗。

粮贱伤农,粮贵伤民。

粮价平稳,才预示着朝堂平稳。

朝廷对粮价一直都压着不许上涨。

可新北府这地方不同,很多时候,老百姓是无钱又无粮。

商队从南方远粮,道路遥远,运到新北府。

一斤苞米面要八文,大米十五文,白面也是十五文。

官府购粮,官银申批难,而且层层盘剥下来,粮食要少一半。

如果从官仓走一圈,出来就是陈粮居多,发放到老百姓手中也难分配。

还是从江家这样的种粮大户手中买粮,便宜而优良。

可是,一般人也承受不起路途运输。

路远,车马劳顿,人吃马嚼,还有劫匪,处处都是消耗损失,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时间才过去十几息,陶惠感觉比自己当初在金銮殿奏对还紧张。

终于等到江团道“能筹集五万斤。”

陶惠的汗都要下来了。

五万斤,有这些粮食进来,至少新北府这个灾后第一个冬天的死亡人数能降低八成。

而且,这些粮食不进入市场,对粮店的粮价没有影响,也不会引起商家大户的反对。

“本官替那些百姓,给姑娘行礼了!”陶惠站起身,对江团深深一礼。

若说以前他对这个小姑娘还有几分轻视小觑。

买地的银子是家里所出,跟一个女子无关。

经过这一翻谈话,才真正相信江团有这个能力。

能在短时间内,口齿清晰,头脑清楚的说出工人以劳换粮,官府以役赈灾,江家以粮换工的方案,这个姑娘不简单。

一举三得,三方得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