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遗世风情> 第2章 回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回门(1 / 2)

1968年的春天,农历3月中旬,一个比较暖和的早晨。

吃过早饭,马三元靠在一张放在院里阳光下的躺椅上,手里拿着一根一尺来长的烟袋锅子抽着烟。

马三元头上打着包头,一张窄长清瘦的脸,略有点儿深的眼窝,双眼皮。一个极具骨感的高大鼻梁,紫褐色的嘴唇,下巴上是短短的一层胡子茬。

上身穿纯棉色的粗布对门夹衣,下身是大掖腰儿的青色粗布夹裤。纯棉色的裤腰带在左身侧衣摆下露出一小截儿来。下边是用一根一寸半宽的棉色裏腿带儿束住了裤脚。

脚上穿的是用纯手工捺的鞋底和青色鞋面做成的一双尖头布鞋,里面穿着一双纯棉色的棉布袜子,袜口也被束进了裤腿里面,这基本上是当时所有农家汉子的统一着装。

吸完了一袋烟,马三元在身边的枣树上磕了一下烟袋锅子里的烟灰,然后坐直了身子,向厨房里问道:

“二丫头说的是今天回门吗?”

“对,二丫头前几天让北院老五家的大闺女捎话过来,说的就是今天回门。”

北院老五家的大闺女和二妮儿是一个村里的婆家,经常相互捎口信回娘家。

这时老伴儿康辛花从厨房里出来,手里拿着一块自家织的粗布手巾,一边擦着手一边说到。

康辛花比老伴儿小两岁,今年已经五十二岁了。一米五多点的个儿头,圆圆的脸庞上看着还算平滑红润。

一双不算太大的眼睛里透着柔光,让人看了不由自主的感到亲近。双眼皮,一个小巧的鼻子下是一张圆润的小嘴。头上有些许白发,整齐地梳到脑后用一个网状的丝兜束住,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纂。

上身穿的是大掖襟儿的青色夹衣,下身是和三元一样的青色夹裤,一双小时候裏了年许又被放开的有点畸形的双脚,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铁莲”。

脚上穿着一双不大的青色尖头布鞋,绑着同样的裏腿。

一身青衣的康辛花迈着快步走到三元身前,麻利的用手巾掸去三元裤腿上的一点儿烟灰。

“我去村头瞅瞅去,看她们娘儿什么时候到。”三元立起身来,把烟袋搭在肩上。

这时儿媳张鸾凤收拾好了碗筷从厨房里出来:

“现在天儿还早着呢!我们才刚吃过早饭,二姐带着孩子,这会儿没准儿还没有做好早饭呢!爹您别心急,耐心在家里等着就是了。”鸾凤用她那特有的脆亮的嗓门,善意地安慰着公公。

辛花把手巾递给鸾凤,让她也擦了手。

鸾凤比婆婆高出半个头,高挑的身材,齐耳的头发梳的溜光,左右两边分别用两个发卡把头发固定在了脑后。

白析的瓜子脸上一双大眼透着精明,双眼皮,高鼻梁,有点凸出的嘴巴。两片薄薄的嘴唇,嘴唇上有几道不太长的纹络呈放射状向四周围扩散。

身穿同样的青衣大掖襟儿夹衣,在裁剪时做了腰身。下身的青色夹裤也不像公婆穿的那样肥大,没有绑腿,裤角盖住了鞋面。脚上穿的是她自己做的青面方头布鞋。

虽然是同样的一身粗布衣裳,但穿在鸾凤的身上却有了一种别样的风韵!“亭亭玉立”这个词用在鸾凤身上,那是最贴切不过的了。

听了鸾凤的话,马三元又坐回了躺椅中。

辛花道:“二个丫头道远,带着孩子,每次来都是又背又扛的,也真难为了两个姑娘了。”

“看娘说的,大姐来时才是又背又扛。二妮儿来时,那次不是二妹夫赶了马车送过来的?”鸾凤一边说着话,利索的拿了两个小板凳,与辛花一人一个坐了下来。

“也不是每次来都有马车坐。二妮儿出嫁时,她婆家又有马又有车的!觉得二妮儿嫁过去不会吃苦。可谁知紧接着第三次农村土地大改革开始,说什么以队为基础!结果连马带车的,全都给村里征了去充了公。也多亏了队上还算不错,看你妹夫瘦弱,一直让你妹夫用着马和车。虽然如此,但毕竟与自己家里的不同,不是随时想用就能用的。如果马儿在忙季,你妹妹想来,也是要用脚走着来的。”

三元又装了一袋烟,耳听着婆媳俩的闲聊。当辛花说起二妮儿的婆家时,心头一阵烦闷。等抽完了一袋烟,三元站起身来道:

“我到村外溜达溜达去。”

辛花一看老伴儿要走,连忙说道:“背上背筐,回来时去地里拔些菠菜回来,中午好炒了吃!”

三元嘴里答应着,扛了背筐走出了家门。

用眼神送走了老伴儿,康辛花对鸾凤叹了口气说道:“唉!二丫头命苦呀!十四岁时就嫁了人,十六岁就给人家家里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自个还是个孩子呢就当了娘!也就是因为年纪小,孩子发高烧了也不知道,好好的一个孩子烧坏了脑子,结果成了一个傻子。就为了这个,她婆婆那个老东西,天天儿的想着法的让二妮儿受气!”

鸾凤听丈夫梓亭说过当年关于二妮儿被迫出嫁,和家中小弟送人的事儿。鸾凤也明白,这些个儿都是两个老人的伤心事。作为父亲的马三元,更不想被人提起。所以刚才马三元,一听辛花提起二妮儿的婆家,就赶紧的出去了。

鸾凤也不敢触碰辛花心中的伤疤,连忙说道:“那还不是怪二妮儿她婆婆,当初要是分心帮着二妮儿照看着点儿孩子,咱家外甥儿也不会成为现在那样了!”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也不会骂她‘老东西’了。也怪你二妹夫人太老实了,早早地死了爹,他一个大男人却支撑不起一个家。家里的里里外外都指望着他老娘一个人照应,那老婆子忙里忙外的,哪儿也顾不过来,她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