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烽烟狼卷> 中国反卫星武器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中国反卫星武器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视(1 / 2)

如果说本世纪会上演一场大国间的战争的话,则很可能不再像以往那样从地面和空中的爆炸声中开始,而是会发端于太空悄无声息的动能武器拦截和激光武器照射。中国正大力发展的反卫星武器已经对美国未来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战略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的许多战略规划人士甚至忧心忡忡地认为,若不保持足够的警惕,美国将在太空再次遭遇"珍珠港事件",美国在信息时代拥有的绝对优势也会随之演化成工业时代的不利处境。因此,随着中国反卫星武器的发展日渐成熟,美国也会积极发展针对反卫星武器的威慑手段及新一代空间技术,这无疑会在太空领域引发一场"大博弈"。

解放军优先发展反卫星武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2000年美国国防部发表年度中**力报告,首度披露解放军正在发展直升式反卫星导弹,并称这仅是中国为削弱美军在太空的主导权而采取的一小部分举措。随后的事态发展似乎验证了这一判断的准确性。据媒体报道,从2004年开始,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三次直升式反卫星武器试验,并最终在2007年1月11日进行的第四次试验中取得成功,击落了一枚已经报废的气象卫星。而在此次试验前,中国航空工程师们已经进行了多次反卫星武器模拟试验,并以发展"空间拦截器"的名义,成功地利用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将重约100公斤的有效载荷沿特定轨道送入太空。

将中国的直升式动能拦截器送入太空的运载火箭,可能是在中程弹道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一种机动式四级固体燃料火箭,射程大约在千米之间。美国情报部门称为的反卫星导弹则可能是"开拓者"-1(KT-1)或"先驱"-1型固体燃料运载火箭的新改型。尽管中国方面称KT-1主要用于发射小型商业卫星,但实际上该项目启动初期就确定要优先满足军事需求,"以加快中国太空武器的发展步伐"。这种运载工具的制导系统得到地基雷达的辅助,另据未经证实的中国消息来源称,这种反卫星动能拦截器采用的是经过改良的导弹战斗部。导弹是俄罗斯最先进的地对空导弹(北约代号为"咆哮者")的中国版。该导弹被冷发射至30米高度后,固体燃料发动机开始点火,在飞行的初始和中间阶段采用带无线电校正的惯性制导,在最终拦截目标时转为主动制导。参与反卫星武器项目的解放军空军的工程师们,曾具体提出借鉴俄罗斯最先进的防空技术破解反卫星项目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不过层次更高的国家级研发项目也将红外导引头作为制导系统的研发重点。因此,中国反卫星动能拦截器的制导系统有可能既使用多谱勒雷达,也配备红外导引头。

据长期关注军事问题的中国某新闻网站透露,解放军已经部署了多达40枚直升式反卫星导弹。此外,中国还从俄罗斯引进了可装备8个营的地对空导弹系统。这些导弹具有一定的弹道导弹拦截能力,稍加改装后也可用于拦截卫星。一些未经核实的中**事报道也称,中国对发展空天一体防御系统的兴趣日渐浓厚,强调用防空导弹系统谋求太空控制权。这种系统可能与美军的"标准"-3导弹项目有些类似。"标准"-3型导弹是美国海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一环,用于拦截来袭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参与反卫星武器项目的中国工程师们已对该导弹进行了深入研究。

中国直升式反卫星武器的发展,对美国在低地球轨道运行的照相侦察卫星、光电成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以及电子情报卫星等构成了严重威胁。战略防御专家称,只要部署20枚直升式反卫星武器,就可确保摧毁机密的美国国家安全太空成像系统主要依赖的六到七枚光电侦察成像/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而若再多部署20枚直升式反卫星武器,则可确保摧毁各由三颗卫星组成的四个共轨式卫星群座,从而使美国海军丧失赖以锁定敌方战舰和陆基防空系统的手段,更无法动用超视距卫星制导导弹攻击这些目标。因此,这些光电侦察成像/合成孔径雷达/电子情报卫星很可能成为中国反卫星武器的打击目标,若在冲突伊始就遭到重创,则对美国是非常沉重的打击。

除了已取得试验成功的直升式动能拦截器外,中国的直升式反卫星武器还有可能配备电磁脉冲(核或者非核)弹头。解放军也在致力于为其反舰弹道导弹项目研发类似的弹头,二者采用的技术也相近。这种武器系统一旦实战部署,将对美国大量在低地球轨道和高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军用和民用卫星构成严重威胁。中国或许认为,采用这种办法可有效对付美国近来部署的与导弹防御有关的红外预警卫星,从而确保有效的核威慑。

不过,鉴于由中程弹道导弹改进而来的运载工具,其射程无法到达在距地球表面3.5万多千米的低倾角赤道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运行的卫星,而美军最为倚重的军事通信卫星、导弹预警卫星以及电子侦察卫星等就运行于这些区域,因此有报道称中国正在JL-2潜射弹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发一种潜射反卫星运载工具。JL-2潜射弹道导弹主要装备中国新一代"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最终建造数量可能达20艘。美国国防部评估称,年将有5艘"晋"级核潜艇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考虑到赤道轨道以及地球静止轨道与地球表面的距离远远超过JL-2导弹的射程,加之中国的雷达卫星跟踪能力还比较有限,因此中国的反卫星武器短期内尚不能对运行在上述轨道的美军主要军事通信、预警和电子侦察卫星构成威胁。不过,也有未经证实的报道称,中国正在中程弹道导弹基础上研发一种改进型运载火箭,最终有可能利用中程/洲际弹道导弹技术加大第一级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并采用可锁定美国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先进制导系统。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发展其他有可能会轻易威胁美国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武器技术,如射频干扰、网络战或激光武器系统等。

中国一直在大力发展定向能武器系统,特别是陆基激光系统,并用其对付美国的侦察卫星。2006年8月到10月间,中国曾数次使用高能陆基激光系统"致盲"或"照射"途经中国上空的美国侦察卫星。有报道称,这可能是中国进行的反卫星武器试验;也可能是在使用相对低能的激光测距装置,企图准确测定美国卫星的运行轨道,为其反卫星武器锁定目标服务。

有种看法认为,中国定期向空中发射强劲的激光,表明其具备了瘫痪美国侦察卫星的潜力。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也称,"他们让我们看见他们的激光,似乎想要恫吓我们"。另据香港某新闻网站消息,中国可能已经在其西北部地区、很有可能是不易受天电干扰的新疆天山一带至少部署了一部超大型"反卫星激光炮"。

此外,中国还一直致力于发展(某些已经部署)网络战能力以侵入美国太空控制中心系统;发展共轨式反卫星武器以秘密瘫痪敌人卫星;发展射频武器以干扰敌卫星信号;以及发展高能微波武器力图从地面摧毁卫星。其中一些武器系统的研发已经长达十余年,比如网络战和激光武器项目就已非常成熟。至于共轨式反卫星武器的发展,中国去年9月进行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航天员在完成出舱任务并自主飞行第31圈后,从轨道舱的顶部向太空释放了一颗伴飞小卫星,这显示中国已掌握了利用共轨式卫星秘密侦察、甚至攻击敌卫星的技术。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伴飞小卫星曾经在距离国际空间站仅有25千米的地方飞驰而过,这一动作非常接近对卫星发动的模拟攻击。从短期来看,中国很可能会利用这种技术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一颗共轨式微型卫星充当反卫星武器,以攻击在地球静止轨道运行的美国卫星。从长远来看,这种反卫星武器也有望实现陆上机动发射。显然,对美国的太空行动、乃至美军几乎所有现代化作战手段而言,中国庞大的反卫星武器计划都构成了明确的挑战,不能不引起美国方面的高度警惕,特别是严重依赖太空设施的美军太平洋战区的重视。

太空:美国"最致命的软肋"

在美国看来,中国正在快速成长为太空时代的一个超级大国。中国已经通过试验行动不容置疑地改变了以往美国独霸太空的主导优势,以及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空间合作态势。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将成为美国庞大的卫星群座面临的唯一威胁。目前,美国已经拥有将近270颗军用卫星,以及可执行多项军事任务的数百颗民用、商用以及军民两用卫星。尽管有关美军太空力量构成的数据一直没有对外公开,但从一些公开的信息资料中也能推断出蛛丝马迹:

光电侦察成像卫星为收集分辨率更高的图像情报,有报道称美国已经发射了3颗各为15吨重的改进型"锁眼"光电侦察成像卫星。该卫星在低地球轨道运行,可以拍摄宽度仅有几厘米的目标图像。此外,为增加现有图像情报平台的数量,美国还可能已经发射了代号为"朦胧"的改进型隐形卫星。该隐形卫星可以躲过敌人的探测和跟踪。而且与和其他国家安全卫星平台一样,"朦胧"卫星(据称已发射两颗,第三颗将于今年择机发射)也属于能进行核战争的性能很强的航天器。

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美国目前有3颗各重15吨的"长曲棍球/缟玛瑙"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在低地球轨道运行,能够全天候拍摄黑暗中的目标,分辨率不高于2米。另有报道称,该卫星还可以拍摄到地下或水下一定深度的目标图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