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开元藏武> 第133章乱局伊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乱局伊始(1 / 2)

从白典处归来之后,到校场转了一圈,便回到篷帐,找出自己在国学府与国子监求学期间所誊写的东西,人情世故不过礼尚往来,书生与屠夫众人帮助自己,自己也不能平白接受,为书生找到的是一份有关兵法谋略的册本,为屠夫准备的是一份有关宗师的册本,至于师兄刘都则是那本《医师药录》,给老齐头则是修习各行较略的册本,当然,并非直接给他们,而是上官陆亲自再誊写一份。

此时,正值仲夏下旬,京邑清晨街道上行人穿着已经很清凉了,可在此时的承恩宫,神雀王朝例朝议政的地方却吵闹不休,只因安北大将军兵部尚书郭盛回朝带回的消息:“鞑子越过君山进入神雀境内,安北大军惨遭袭营,损伤惨重。”

郭尚书回到京城已经有些时日,朝堂之上吵闹不休,始终没有定下一个章程来,不管是探查军情,王、荒二郡境内究竟有多少謌克汗国敌兵;五羊军关情势如何,是否应督促各郡都督府派出援兵;五军都督府与兵部、户部是否应该筹集粮草等等应对事宜,至于安北大军为何遭到袭营,大军现下如何,安北大将军为何安然返回京城,都已经被忽略了。

“启禀吾皇,如此吵闹于事无补,当务之急乃是五军都督府督促各郡派出援兵,兵部、户部开始筹集粮草,就算五羊已被謌克攻占,也可避免我朝北境免遭涂炭。”首阁大学士东渊阁大学时刘禹朗声说道。

“启禀吾皇,刘大学士此言差矣,安北大军被袭尚未调查清楚,隐患不除,就算是我朝派出多少兵力都无济于事,免不了再现安北大军之下场,以本学士看来,军情不明,不宜再动。”祭礼之前从吏部尚书擢升到中极殿学士的徐向召厉声说道。

“启禀吾皇,若依徐学士所言,军情探查详细再做决断,必为时晚矣,大军整军出征最少需时半月,何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倘若丝毫准备都没有,就算是查明军情又有何用,奏请吾皇,请靖王出府,出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以解除謌克五羊之祸,还望吾皇看在北境众多氏族的份上,恩准。”刘大学士说完,掌心对折、四指相叠,拇指相扣,恭恭敬敬的行了觐礼,抬起头目光烁烁看着昌晟皇帝。

“刘大学士,请皇叔出府再议吧,皇叔为朝廷戎马多年,以皇家之身征战沙场多年,现我朝兵强马壮能征善战者多矣,皇叔好不容易能够卸下重担,颐养身心,也就不再劳烦了,以免他担忧。”昌晟皇帝满脸关切的说道。

“靖王多年驻守各边关,最合适不过,这满朝文武,可有与之比肩者。謌克汗国千年磨砺,早已形成气候,若非五羊军关据以天险之关,君山宽广绵延地势险峻,我朝又怎有几千年安宁,五羊若失,謌克汗国骑兵便可长驱直入,直达京邑,沿途氏族百姓必遭屠戮,难道你们都不知道吗?”刘禹转身怒骂身后百官,可眼神却不时飘向昌晟皇帝。

“禀大学士,王、荒二郡都督营早在今年祭礼之前便已经抽调援兵,安北大军已经将京邑都指司与禁军抽调一空,京城守备捉襟见肘,就算是想派出援兵也无能为力啊。”兵部尚书郭盛面色愁苦轻声说道。

“郭尚书,依你之言,王郡、荒郡、京邑已无兵力可调,那其他六郡呢?依然无兵可调吗?难道要等謌克大军兵锋直指京城,再向六郡都督营传下皇旨吗?”刘禹怒声质问道。

“好了、好了,诸位卿家,吵闹于事无补,今日朝议暂且如此吧,待下次早朝,我们再议。”昌晟皇帝说完便转身离去,皇侍司司正方伟紧随其后离开承恩宫。

刘大学士下朝之后直接策马赶回府邸,让府内人持他的拜帖请建极殿大学士宋朝来、华英殿大学士马文昌、华文殿大学士郑坤、文渊阁大学士李秋到他府邸,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启封皇子登基之后,也就是昌晟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其父善德皇帝的老臣已经被替换的差不多了,罢免的罢免、去官的去官,中极殿大学士只是因为伤势复发,身体抱恙便被劝告老。

“范御史,范老弟,还是你走的爽快,泣血一出神鬼皆伏,杀伐果断制止了一场内乱,可是这启封皇子也非善类啊,为了皇权在手,不顾謌克之祸,枉顾北境各氏族安危,老哥哥我是无能为力了。”回想起曾经的承恩宫,那个满腔忠义的御史,刘禹是满脸苦涩,只觉得疲乏困苦。

“刘老”

“宋老弟”

······

不到一个时辰,其他四位大学士便来到刘禹府邸。

“四位,还是那句话,可有良策?”刘禹放下茶盏,缓声说道。

“刘老,在座的五位之中应当属我最是急切,謌克大军攻下五羊,神雀北境王、荒二郡首当其冲,可现在又有什么办法呢,皇帝小子刚从靖王手中夺回军权,六部、三司、三寺还在布局之中,援军已出了京城,不管成效如何,援兵已出,现下他是绝对不会前功尽弃的。”建极殿大学士宋朝来缓声说道。

“宋老弟,还请慎言,毕竟是当朝皇帝。”刘禹肃声劝告道。

“刘老,你又何必如此小心,我们五人皆是当朝大学士,身后更有各郡支持。况且,昌晟皇帝如此行事,全然不顾我荒郡内各氏族安危,你让我如何说,也就刘老一心为了神雀,你看看我们四个,这几日,哪位上朝去了,闹心。”宋朝来秉性耿直,直言直语。

“刘老,你不用看我,药郡我早就传回消息,他们几个也一样,只是没有皇旨、没有五军都督府军令,这兵如何调动。”华文殿大学士郑坤在刘禹看向他之后无奈的说道。

“刘老,朱氏一族的族主与大族老如何说。”沉默良久之后,建极殿大学士宋朝来问道。

“大族老朱倱避而不见,族主朱苒顾左右而言他,只言什么小启封不容易,让我多多体谅,用心辅佐。”刘禹轻叹道。

“哼,他朱氏一族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氏族,若不是气运使然,焉能由得朱氏一族建立神雀王朝,不知所谓,也就靖王朱狄还算识大体,知道如何维持。”华英殿大学士马文昌朗声说道。

“哎,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啊。”刘禹缓声说道。

“刘老,静观其变便可,若事态真的到无可救药之局,他们不会不管的,我等静待便可。”久不言语的文渊阁大学士李秋说道。

“你们啊···”刘禹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

“刘老,在座五人,只有你算是他们族人,我等不过是听命而已,确保夏族无乱,可现在,昌晟小皇帝摆明是在收拢皇权,根本就不明白其中的利害,知道真相的朱倱又避而不见,怕是朱氏一族有其他想法,我们能做的仅是将消息传回去。”宋朝来轻声说道。

“算了,今后不再劳烦你们了,我也最后再进宫一趟,若皇帝依旧坚持己见,老夫也只能挂印而去,回到十三郡做一个安享天年的老翁,诸位到了十三郡,老夫必扫榻相迎。”刘禹也想明白了,只是想最后再争取一次,神色却轻快很多。

“刘老,对弈两盘,不然以后怕是没有机会喽。”李秋笑着说道。

“好,好。”

“我这臭棋篓子就只能观战了,马老、郑老弟,你们呢?。”

“和你一样,观战。”

“观战。”

“哈哈、哈哈。”

······

刘禹刘大学士在与其他几位大学士商议之际,兵部尚书郭盛、中极殿大学士徐向召等人皆在联络其他文武官员,商议行事,就连京城坊肆之间,茶余饭后都在议论,高手在民间,三言两语之间便将朝堂上的形势给说个通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或为一己之利,或为一族之利,为权之利、为名之利,无外如是。

用过午食,送走了几位大学士,刘禹开始安排府邸的人员,京邑当地的便打发他们出府回家,随他从十三郡过来的,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返回十三郡,显然他自己对于此行的结果,并不报以希望。

“东渊阁大学士刘禹,求见吾皇,烦请通禀。”前往朱氏依旧没有任何成效,难免气结,刘禹满脸铁青对承宣宫外的侍官说道。

“刘大学士,请。”

···

“刘禹拜见吾皇!”刘禹行着觐礼,朗声说道。

“刘卿家,有何要事,急着要见本皇。”昌晟放下手中的朱笔,笑着说道。

“启禀吾皇,无他,请吾皇下皇旨令各郡都督营及都指营、各州都指司即刻派出援兵,户部筹集粮草辎重,神雀整军备战。”刘禹肃声说道。

“刘爱卿,謌克之祸乃疥癣之疾而非心腹重患,况本皇初登皇位,应以整顿朝务为重,我神雀大军无敌于天下,区区謌克兵祸何足道哉。”昌晟皇帝信心满满的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