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蓉大爷的逆袭> 第151章美女伤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美女伤神(1 / 2)

第二天,众人都汇聚在了贴好的告示跟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刘伯,这上边写的什么?”

“好像是说有位贾御史有感白灾要来,特意来给咱们百姓提点的。”

“这些官儿懂个什么种田,我看呐,分明就是来找咱们茬的。”

“不至于不至于,我昨日还见过他呢,是个会认真办事的样。”

“我知道,今日来此的乡亲们都是这城里城外的佃户,”

秦孝公当时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

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卫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

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卫鞅)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

伟大领袖对于徙木立信一事,如是评价道: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舌而讥矣。呜乎!吾欲无言。

“榨尽人最后一点价值,完后再丢弃,他的算盘一向打的极好。”虞修闲闲的接了一句。

永治帝对贾蓉根本没有所谓的隆宠和嫌恶,不过仅是当刀子使。

贾蓉才智明摆着不错,在把四王八公尽皆收拾了之前,少不得要先把他们的价值榨出来。

把贾蓉派去剿海寇,无论成与不成,对永治帝来说,都有益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