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大明万历帝国> 第60章日出紫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章日出紫金(1 / 2)

“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扬,凌总督想求见朱公子。”

朱翊钧脸色铁青:“不是明诏:各地藩王、勋贵、总督、巡抚,不许接驾吗?这凌云翼到底要干什么?”

“陈矩,派司礼监的人,赶紧把他打发走。”

“朱公子别气,这凌总督,万历五年从两广总督进漕运总督,朱公子前往南京祭祖,他也是想表孝心。”沈惟敬坐在行宫中,放下茶杯说道。

“我看是他志不在此,他是想进京了,哼!…这么肥的职位,还不知足,沿途百姓过的这么惨,心思不在造福百姓上,成天就知道阿谀奉承,你们说说,直隶、山东、这些巡抚,为何不听旨意?”

“这也是好事,说明他们眼里有朱公子,这么多封疆大吏,要是能请到朱公子,也能够树碑立传了,传给后世子孙,脸上也有荣光。”

“唉,不说这事了。”

“士兵军饷为什么不提醒我,这都多少天了?”

郑奕委屈道:“朱公子,这不都怪我,离京时是二十八,这次没带军饷出来,确实忘记了,这全怪我。”

“以后要及时提醒我,答应士兵每月底开军饷,现在要拖到什么时候?”

“告诉士兵,回到京城,军饷立马补齐,绝对不拖欠一钱、一厘。”

“好!我现在就去通知。”

郑奕走后朱翊钧说:“这次出京,还是少招惹是非,祭祀完孝陵,咱们就返回京城,不知道湖广招兵如何?”

“朱公子不必担心,去湖广招兵的人,比我们早启程一天,现在已经到湖广了,我们到达南京,他们也就到了。”

“但愿如此。”

在海州休息两日,启程前往盱眙,海州距盱眙约四百五十里,因为时间不急,行军五天到达盱眙。

盱眙县属凤阳府,这里是朱翊钧的祖陵,距离盱眙县四十里处,就是祖陵位置。

洪武十九年,修建祖陵。

太祖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曾祖和高祖。

洪武二十年在陵前建享殿。

成祖永乐时又建棂星门及围墙,祖陵全部建成。

周围种树上万株,祭田一百四十九顷,内城有城门四座各三间,正殿五座,具服殿六间,红门一座,燎炉一座,棂星门一座,神厨三间,东屋三间,西屋三间,直房十八间,斋房三间,宰牲亭一座,水金桥一座。

陵前神道两侧共有二十一对石像生,从北到南排列在中轴线上,麒麟两对、石狮六对、神道柱一两对、马倌两对、石马一对、拉马一对、文臣两对、武将两对、内侍两对。

大明因为祖陵的原因,沿途百姓要忍受灾难。

因为大明祖陵在泗州城十二里处,为了保护祖陵,每次黄河泛滥,泗州城都要被淹没一次。

万历七年,潘季驯采用筑堤束水,以水冲沙,用类似现代的办法治理黄河。

此时黄河从开封、商丘、徐州、宿迁、淮安流淌,最后并入到淮河,流入黄海。

夺淮入海,工程基本告一段落。

潘季驯在高家堰修筑堤坝,黄河暂时被约束住了,淮河中下游,一级淮河下游流经的洪泽湖水,被堵住了,长此以往,洪泽湖水会越来越多,危及附近的百姓。

这一条黄河,千年治理,不论是流入黄海,还是流入渤海,沿途百姓没有不遭殃的,现在没有一劳永逸的治理方法。

局部利益,要保证大局利益,为了保证运河的畅通,就要有所舍弃。

朱翊钧穿上衮冕,祭祀祖陵,这里有祭陵官,还有宫里的内侍,专业守卫祖陵,南京的勋贵,在重大节日时,也会过来祭祀。

走完过场后,祭陵官写的《祭祖陵祭文》,念了一遍,然后烧掉,就算完事。

盱眙距离南京大约一百五十里,慢走两天也能到。

“今天十八,祭祀太祖是二十四,还有六天时间,现在前往南京还太早,我们途中慢些走。”

郑奕无语,启程时不停的催促,现在反而不着急了,一百五十里,骑马一天就能到南京。

“朱公子,南京官员正期盼着您,咱们不着急,可是有人盼着您。”

“说谁?”朱翊钧明知故问。

“南京的官员,谁不想见朱公子?”

“算了,算了…,明天启程。”

次日离开盱眙,当地官员知道朱翊钧祭祀祖陵,都在沿途接驾,就想让他去他们治理的州、府去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