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大明万历帝国> 第16章祭祀太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祭祀太庙(1 / 2)

四月初一,

大朝会刚散,京城勋贵就凑到一块,刚出午门,说话的声音就大了起来。

“定国公,您是首班公爵,您要说话呀,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咱们哪有钱呀?”

“漳武伯,陛下都拿出十万两,不出钱恐怕不行,郑王不日就要进京,咱们先去迎接他老人家,能少拿就少拿,咱大明亲王、郡王这么多,也不差公、侯、驸马、伯这点钱。”

“唉…!这是修哪门子的孝陵,陛下带头出银子,这不是要了命吗不是?”

“嘘嘘嘘!嘘……!不要命了?给太祖修缮孝陵,满朝文武谁敢说个不字,南京还这么多勋贵呢,咱们再等等,亲王、郡王出完钱,咱们再说。”

“对对对,亲王、郡王出完咱们再说,这么多藩王呢,到时也不差咱们这点。”

大朝会刚结束,翰林院就起草诏书,皇帝、内阁、礼部用印,大明各省、府、州、县全部下发出去,各地藩王、勋贵每人一份诏书。

第一份就是修缮孝陵、太庙,各地藩王、勋贵都要出点钱,进一进孝道,皇帝已经带头出十万两白银。

第二份就是诏郑王进京,理宗人府事。

“皇爷,宫里太监、宫女名单,内书堂已经整理出来了。”

脱下朝服换上道袍,张鲸就把名单递给朱翊钧。

杂役太监一千两百二十二人。

值守太监一百一十人。

管事太监九十一人。

内宫各监官员五十二人。

共计一千四百七十五。

杂役宫女四百一十人。

贴身宫女一百二十人。

女官三十人。

共计五百六十人。

太监宫女共计两千零三十五人。

已经减去一半。

朱翊钧把名单放桌子上:“出宫的都安排好了?”

“皇爷,城郊的房子正在建,奴才把他们暂时安排别处,等房子建好了,就让他们搬进去住。”

“好!干的不错。”

“谢皇爷!”

“宫里用人减少,各宫伺候的人也要减少,太后、皇后四个太监、四个宫女伺候,妃子四个太监两个、宫女伺候,公主两个太监、两个宫女伺候,璐王给他四个太监、两个宫女。”

“奴才明白。”

“膳食也要定下来,原来太浪费了,以后太后、皇后早膳两个素菜、一个肉菜,午膳两个素菜、两个肉菜,有用晚膳的,两个素菜、一个肉菜。”

“后妃、公主、和潞王,早膳一素、一肉,午膳一素、两肉,晚膳两素、一肉。”

“朕每日膳食和太后、皇后一样。”

“奴才明白!”

天天有肉吃就不错了,大明百姓还有很多吃不上饭的,祖上就是农民,最惨还要过饭,这才多少年,摆什么阔。

原来朱翊钧就像贾母一样,享了一辈子福,最后还不是白茫茫一片,落的真干净。

“张鲸,让尚衣监把朕的衮冕整理好,初四朕在建极殿更衣。”

“奴才明白,这就吩咐下去。”

………

四月初四一大早,朱翊钧就起来去建极殿,今天祭祀太庙要穿衮冕。

衮冕是大明皇帝最隆重的礼服,皇帝等王公贵族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饰。

皇帝衮冕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

头戴十二旒冕。

身穿十二章绛纱袍。

十二章图案各有深刻的寓意,日、月、星辰称为三光,取其“照临”之意。

山,能行云雨,人所仰望,取其镇重之意。

龙,变化无方,取其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