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隋太子> 第94章人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章人选(1 / 2)

杜如晦的话一直回荡在杨昭的脑袋里。

至于为何留在江南,很显然,是想让他在大乱之前,保存好实力。

当他回到住舍,夜深之时,躺在床上,也不断思索着此中情况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的是,这一世的大隋,在他蝴蝶的翩翩起舞下,一些大势已经改变。

最终的结果是,大隋王朝,可能比想象中奔溃的更早更快。

这时的大隋,同秦末越加相像。

唯一的两点不同是,老杨不是始皇帝,而他杨昭,自然也不是胡亥。

两年之前,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杨昭就已经思考过,该如何解决大隋的危机,将老杨搬回正确的道路上。

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尝试后,杨昭深以为然,要有兵。现在他是有的,于山东兵士的基础上,在江南而今已经扩充到了四万之巨。

这四万人中,除了两万,随时与他留守在江都外,余者都被安排在各郡地,帮助稳定本地郡县秩序,恢复民生。

所以,能用的只有两万。

相对于大隋供养的主力军团,外有其他各地府兵,加起来的百万之巨的大军,还是太少了。

这两万还不够塞牙缝的,以武力迫使老杨改变主意,更不可能。故而,杜如晦才建议他,继续发展好手头上的一亩三分地。

这从自身的大局考量,没问题。

但他也不希望,等老杨的远征突厥计划成型,数百万的大隋军人和民夫跟着往前线而去,生死难保。

毕竟,这同突厥的开展,和同高句丽的开展还有些不同。

突厥所占领的北面,是广阔的草原。隋军若是进攻,首先需要的是足够的骑兵,其次,还要有漫长巩固的补给线。

此中的两个问题,都是大隋远征面临的主要两个问题。

而今,这两个问题,都没办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秦皇汉武,都未能将北面的游牧民族一网打尽。现在元气大伤的大隋,谈何容易?

就算是老杨现在在京师,意识到了关中士族暗地里的反抗,想再发动战争,将关中士族及其附属势力一网打尽,但也不带这么玩的。

左思右想,对杨昭自己而言,最切合实际的,还是像杜如晦说的那般,保有自己的力量,尽最大的努力,稳定好南方,也是大隋的大后方。

做到这一切,最重要的是说服老杨。

房玄龄当下正在京师,理应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杨昭不想大业未成,房玄龄就因需要帮他处置的事情过多,最终过劳而死。老房当日离开江都,为杨昭亲自相送的时候,杨昭看的清清楚楚,不过一年多的功夫,房玄龄都已经少年白了。

杜如晦要好一些,白头发略微少一些,但也只是少一些。

由此,足见被杨昭视为左膀右臂的二人,这些时间来,是多么的劳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