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蜀汉之庄稼汉> 第1015章 西渡,东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5章 西渡,东幸(2 / 2)

赵广有些疑惑。

“是君侯亲自从学堂挑选出来的学生,直接进入雷神营。”

关将军背着手,静静地看着他们忙碌,难得开口解释了一句。

“雷神营?”赵广吃惊地问道,“军中何时新建了这个营?我怎的不知道?”

关将军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

“君侯任凉州刺史伊始,就已经开始着手建了。只是除了雷神营的将士,凉州乃至大汉,知道有这么一个营的,不超过一个巴掌。”

别看张小四号称凉州管家,她都没资格知道。

整个凉州,有资格自由雷神营营地的人,只有三个人。

冯刺史,关将军,阿梅。

所以这一次,算是神雷营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赵广呆愣。

好一会,他才看向被围住不让自己靠近的大坑,面有难过之色

“兄长不爱我……”

鬼面具明明是兄长最先让自己戴的,可是昨夜里却多了一群戴鬼面具的人。

最过分的是,自己没有在其中。

直今天,自己才知道凉州军有这么一个雷神营,兄长居然连自己都瞒过去了。

背着手的关将军,修长的手指在身后下意识地捏了起来,隐隐有咔咔的响声。

她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忍住把这个家伙一巴掌抽死的冲动。

后院府内,有女人跟自己争宠。

领军在外,有男人跟自己争宠。

这个世道究竟能不能好了?

为什么要对正室夫人有这么大的恶意?

如果不是知道自家阿郎不好男风,此时关将军只怕是要一脚把这个家伙踢到大坑里,直接活埋了他。

就在这时,杨千万脚步匆匆地过来

“见过将军。”

关将军对杨千万倒是和善

“不必拘礼,昨夜你打得很好。”

杨千万有些不好意思

“都是将军指挥有方。”

他的脸上沾了些灰土,看起来有些滑稽。

原本戴在脸上的鬼面具此时被掀到了头上,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关将军摆了摆手

“有功就是有功,不须谦虚。昨夜我只是负责帮你打开寨门,剩下的,全都是靠着你领人拼命。此战,你算是头功。”

杨千万一听,立刻喜上眉梢

“谢将军!”

关将军成功渡河之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派人向南边的冯刺史送信。

只是她的信还没送到冯刺史手里,远在洛阳的曹叡,就已经收到了司马懿从关中送过来的信。

“陛下,陛下?”

廉昭跪在榻前,凑近曹叡的耳边,轻声地叫唤。

躲在榻上的曹叡缓缓地睁开眼睛,有些无神的眼睛呆滞了一下,仿佛是在判断自己在哪里。

然后这才看向榻边“什么事?”

廉昭以膝作行,往榻边靠得更近了些

“陛下,中书监和中书令有事欲见陛下,说是关中的消息,陛下见是不见?”

听到是关中的消息,曹叡眼中就立刻一亮,脸上的神色也变得丰富起来。

廉昭知其意,不待曹叡吩咐,就连忙小心地把他扶起来,靠坐在榻上。

“让他们进来吧。”

“诺。”

廉昭躬着身子,小碎步倒退出卧室外。

“陛下。”

“吾近来时常感到疲倦,总觉得自己眼花看不清东西,你们二人靠近些说话。”

曹叡吩咐道。

刘放和孙资闻言,连忙又走近了两步。

“关中送了什么消息过来?”

曹叡看着二人,脸上的神色有些难看,也不知是因为精神不好还是心情不愉

“大司马难道已经把蜀虏赶出关中了?”

刘放和孙资闻言,悄悄地对视一眼,最后是刘放开口回答

“陛下,大司马仍与蜀虏在关中对峙,不过他派人送了一封奏章过来。”

曹叡“呵”地一声

“大司马身负守国门之重任,与贼人在关中对峙,除了军情之外,还能有什么事?”

语气中竟是隐隐带了些许的讽刺

“难道大司马身在前方,却是心系后方,还想着要给朕上言?”

听到曹叡这番话,刘放和孙资不禁有些骇然。

曹叡本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想到抬头就看到两人这个神情,他当场就是一怔。

“陛下,大司马确实想要上言……”

孙资有些吞吞吐吐地说道。

“他在奏章里说了什么?”

曹叡胸口有些起伏,他闭上眼,根本不想去看司马懿写的东西,只让两人转述。

“蜀虏势大,大司马说关中战事怕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平息,如今吴寇又趁机北犯,大魏可谓是四面受敌。”

“蜀虏是举国来犯,吴寇此次北犯,怕是亦不同往日,故大司马有些担心东面战事。”

“大司马说了,陛下神武,若是能东巡许昌,威慑宵小,则国之幸也。”

听到这里,曹叡猛地睁开眼,怒喝道

“司马懿敢尔!”

说是东巡许昌,实则避蜀虏锋芒,也就是说,司马懿竟是让堂堂天子弃城而逃?

刘放和孙资连忙低头,不敢再说。

曹叡本就在生病中,此时怒气上涌,猛地咳嗽起来。

咳嗽停下之后,他再看向刘放和孙资

“你们老实告诉我,关中究竟怎么样了?司马懿究竟能不能挡住蜀虏?”

自从上次晕倒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精力接见外臣,更别说是处理朝政。

幸好在很久以前,中书省和尚书台就一直有分治政务的职权。

所以此次病倒以后,除了在最开始那几天人心有些浮动之外,倒也没出什么大乱子。

唯一的变化,就是曹叡不得不更加依赖掌管中书省的刘放和孙资二人。

毕竟他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外头的事情。

刘放和孙资,是三朝老臣,足以信赖。

看到曹叡重复问了两次,一直被曹家信重的二人,知道陛下这是起了疑心。

于是二人便低声道

“陛下,关中尚还没有什么大事,但在我等二人看来,大司马就算是能挡住西边的葛贼,恐怕亦未必有余力挡住东边的冯贼。”

“大司马这一次上言,怕亦是未雨绸缪……”

曹叡闻言,呆坐半晌不语。

久久之后,他这才幽幽地问道

“你二人以为大司马之言如何?”

刘放和孙资又对视一眼,这一次是孙资站出来说话

“陛下自登大宝以来,皇子皇女先后遭不幸,新建宫殿不是有火灾,就是莫名倒塌。”

“陛下春秋鼎盛,偏偏这两年屡有疾病缠身,此莫不是上天警示陛下,洛阳风水,与陛下命格不合?”

前些日子,陛下病倒,诸外臣皆不得入,唯有曹肇等人可出入皇宫,这让两人差点亡魂大冒。

眼看着陛下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就是瞎子都可以看得出来,陛下已经有了安排后事的念头。

去了许昌,一切就重新开始,有许多事情,就会出现变化。

同时陛下出了深宫,曹肇就少了一个优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