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岁月流歌> 第十六章 山野轶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山野轶事(2 / 2)

这是一块山顶平地,有两亩田的面积。

虽然年代久远,但黑石地面上斧锤雕琢的痕迹仍很清晰。

靠近断崖的山体旁边,屹立着一座石材垒砌的碉楼,墙面上长满了斑驳的青苔。

宽阔的淠河从山下缓缓流过,风平浪静波光粼粼。

从内山过来的竹排拖着孤独的身影,顺水而下,向着陆安州的方向逶迤而去。

河的对岸,就是河口古镇了。

听老辈人讲,民国年间这条皖西北黄金水道的鼎盛时期,河口镇有着“小南京”的美誉。

很显然,这方山顶平地就是当年黑石寨的山大王们平时操练的地方了。

站在碉楼上,山下河面上来往的船只尽收眼底。

哪只商船有油水,官船或是私船,船上有无押镖的武师,有经验的山匪从这儿一望便知。

碰到月黑风高的夜晚,带领一帮兄弟下山,去河面的船家打点秋风,劫些过路的钱财倒也方便。

小娃们的眼里没有所谓的风景,能够入他们法眼的只有两样,好吃的或是好玩的。

来到平台上后,澄心小和尚面向着河口古镇盘腿静坐了下来。

而大成子、虎子和小花,只对碉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上下下跑了好多趟。

在成子看来,这个碉楼就是黑白电影里小鬼子的碉堡。

可惜刚子、毛丫他们不在这儿,否则来一场炸碉堡的游戏肯定很过瘾。

“不要再跑啦!这碉楼几十年没人修过,小心把你们埋里面了!”

三个小娃的吵闹似乎打扰了澄心的午后清修,他回头向着成子他们大声的警告道。

碉楼的墙壁上裂纹纵横,上下的台阶歪歪斜斜,只有成子这样不知危险为何物的萌娃才敢上来。

所以听了澄心的吆喝之后,小娃们赶紧撤退,蹑手蹑脚的下了碉楼,围着小和尚坐了下来。

“你们看!河对岸有水塔的青砖房子是淠西中学!我家原来就住在那儿!”

澄心指着山下河对岸的那个集镇,对小伙伴们说,没人注意到他满眼的忧伤。

“你爸妈呢?你怎么出家当和尚了?”

女娃比男娃们开窍的早,小花妞妞似乎看出了澄心的心事,很关切的问他。

“鬼子跑反的时候,这黑石寨做过一段时间淠西中学的校址!后来我爷爷又带着全校师生从这里撤到了鲜花坪!”

澄心小和尚站起身来,并没有回答小花的提问,却向三个学年前儿童说起了一段家国往事。

大成子当然不知道小和尚在说啥,他如今一门心思又在惦记着青山寺石壁上的大蜂巢了。

“后来呢?”小花妞妞不会看人脸色,似乎想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安慰小和尚。

“后来我老爹去了台湾,奶奶带我爸爸留在老家。爸爸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淠西中学,前些年偷听敌台被举报为台湾特务,劳改去了。我妈疯了,关在医院里。”

小和尚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直到那时候他似乎还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经离开人世了。

父亲是畏罪自杀,自绝于人民。

母亲疯癫成魔,淹死在淠河里。

时代的尘埃落在一个人身上便是一座大山,没有几人能够抗的过去。

三个小娃都不做声了,对于小和尚可怜的身世深表同情,大成子也不敢再提巢蜜的事了。

“都看着我干嘛?走啊!请你们吃噶肉、吃巢蜜,现在轮到你们给我干活了!”

成子他们满含同情的眼神,让小和尚浑身不自在,便吆喝了一声,径自下山去了。

下山的路是一条在石壁上凿出的野径,没有扶梯,差不多六十度的陡坡,悬挂于绝壁之上。

在不通公路的年代里,这条石径也是淠河方向前往黑石寨的必由之路,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难怪大青山一代过去匪患横行,老辈人谈到李老末这样的悍匪至今都会胆寒。

据说民国初年这个江洋大盗从遥远的南方流窜而来,火并黑石寨后占山为王,荼毒河口古镇、淠河水道和周边乡村五年之久。

在他的势力范围内,街面上行乞的叫花子,每月都要缴纳一个现大洋的保护费。

出不起钱的,当街用乱石砸死,或者浇一身的洋油烧死。

后来北伐的桂军来到大别山区,以乡党之名把这伙巨匪招至麾下,匪首李老末斩首示众,才解除了这个阎罗般的祸害。

小花年龄小不知啥为恐高,跟着澄心很是轻松的走下了山崖。

虎子本身就是山里娃,啥样的峭壁都曾爬过。

只有大成子吓坏了,百米高的危崖,没有防护的石阶,往两边看一眼都会晕旋。

还没走两步,这个小娃就差点吓出了尿来,坐在台阶上一通嚎哭,怎么也不往下走了。

小花妞妞用毛猴子吓唬他没有用,虎子找来竹竿牵着他走也不行。

澄心小和尚只好折返回头,把大成子背下了山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