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抗日之超级壮丁> 第二百四十九章 归途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九章 归途2(1 / 2)

畹町镇离昆明还有九百五十公里,从这里开始,绝大部分的道路都是在山间蜿蜒前行,道路之险、冠绝天下。" target="_blank"><?=site_url?>

很明显就能感觉出来,车队速度比在缅甸时慢了不少。因为一路上要翻山越岭,得经过不少荒无人烟的地方,万一遇到塌方或者交通事故,在路上堵个一两天是常事,畹町办事处特地给赵诚他们预备了干粮:每人两根黄瓜和一个美国罐头,孩子们还有两根香蕉,东西不多,但已经让其他车队的人羡慕不已。

在滇缅公路的办事处都兼着临时仓库的作用,离办事处不远有个小院,那里的地下就被完全掏空,里面堆着二十吨油料和大量的汽车配件。罐头、香烟、日用品之类的普通补给物资则是堆在办事处的仓库里,不但方便随时取用,还能应付一些人情往来。

这么遮遮掩掩也是出于无奈,滇缅公路上没有修理厂,加油点也少的可怜。现在滇缅公路出于半关闭状态,攒点家底非常困难。罐头之类的东西就是应付有人上门强讨恶要,防止人家再打油料和配件的主意,因为一但这些东西补充不及时,车队每个月至少要损失六分之一车辆趴窝。

类似于畹町这样的办事处在滇缅公路上还有十几个,一来提供补给、充做临时仓库,二来还可以充当情报搜集点。赵诚有钱,还在几个主要的办事处都建立了汽车修理厂,有外国修车师傅坐镇,这是西南运输出都没有的豪华配置。

这些老外不仅要修车,还得负责教导东川那头修理学校出来的学徒,但靠他们自己忙活,累死他们一年也修不了几辆车。

老外么,千里迢迢来中国就是为了挣钱。大道理要讲,还得有充足的物质刺激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东川那头犹太人技工的待遇一样,赵诚给的价格非常诱人,工资另算,每带出一个合格的徒弟奖励五百美元。按照每人每年能带出八个徒弟计算,这帮老外的年收入几乎能抵得上美国本土三个大学毕业生,妥妥的成功人士。

正因为如此,家里的车队比西南运输处或者其他私人车队的出勤率都高,而且安全系数也有保障。旁的不说,滇缅公路上时常能看到有车子因为各种机械故障不得不扔在车半道上,但是里面一辆打着赵字旗。

一路上闲着没事做,赵诚把英国人和日本人才公布的协议研究了一遍。他发现单从法律角度来说,可以利用的漏洞很多。比如协议中禁止通过缅甸向中国运输军械、弹药、汽油、载重汽车及铁路材料,但是柴油、润滑油、汽车配件,修筑公路的工程机械,甚至修筑工事必须的钢筋水泥都不在协议限制范围内。那也就是说,公路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还是畅通的。

此外,按照原来的历史走向,英国人的封锁并没有持续多久。那就把这些禁运的物资运到畹町桥对岸好了,等取消封锁再运回来。至于国内急需的汽油,只要有钱,不管是雇佣走私客、亦或者亲自组织人手组成地下运输线都行,要不干脆去贿赂对面负责监督禁运工作的英国官员,只要动作隐蔽一些,每个月弄上三五百吨回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想到这里赵诚禁不住感到一阵轻松,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只要愿意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