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荆楚帝国> 第二十七章 加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加害(1 / 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群臣散去,看着两张飞讯式的账单,熊荆不知如何想到了杜甫的那两句诗。他是很节俭的,虽不至于像光绪那样每天少吃一个鸡蛋,但每天已经不宰杀小牛,往往炖几只鸡鸭。

母后、芈玹,还有那什么赢南,花三万七千金实在吓人,这笔钱可以建造四十六艘饕餮级货运海舟,或者建造二十三艘混沌级炮舰。两份飞讯传来,超过四支舰队被击沉。

“三万七千金已付?”想到四支舰队被击沉,熊荆不再沉默。

“禀大王,未付也。”石尪还是哭丧着脸,“然胡耽娑支已告,售出之物不再退回。”

“不再退回?”熊荆拧起了眉毛。“非是七日包退?”

“非也。”石尪道。“前岁便已相告,售出之物,七日已不可退。臣请返郢处置此事,若是胡耽娑支不退……”

“不退又如何?闹得全国皆知?”熊荆反问。“便如此吧。权当让母后、玹儿高兴一回。”

“大王,这可是三万七千金!”数额实在巨大,石尪真不明白太后、王后到底买了些什么宝物,居然花费楚国半年的税赋。“胡商素来狡诈,必是当时不予价,任由太后、王后、赢南公主自取,而后索要巨价,臣……”

石尪痛心疾首,后悔自己不在寿郢,他如果在寿郢,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你去郢都有何用?”熊荆最担心的还是此事曝光为外界所知。这虽然是王廷的钱,但战争期间王廷花费如此巨金购买胡商的珍宝,必会引起国人的憎恨。

实行承包制的楚国并没有很大程度改善庶民的生活,原先花在官吏身上、被官吏浪费的钱绝大多数花在军备和训练身上。庶民还是很穷,甲士虽然能吃到肉,但许多人依然家徒四壁,他们的希望全在成为誉士,改变自己与全家人的命运。

“大王,若是那胡人日后将此事宣扬,又当如何?”石尪不屈不挠。“太后、王后不察,中胡商狡计耳,国人真若闻此,必当恨那胡商而非太后与王后。臣既为司会,执掌大府,必不付三万七千金与那胡商。”

石尪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可想到大婚就这一次,熊荆再度陷入了犹豫。

“大王,臣请告退。”熊荆的犹豫没有让石尪动摇,他揖礼后自顾自出去了。熊荆看着他出去本想喊住,但这件事事关母后和芈玹,自己出面必然伤及母子、夫妻感情。石尪若以司会的身份拒不付钱,非要退货,不然就咬定是胡耽娑支欺瞒哄骗。罪责全由他一人扛下,事情或许能得到妥善解决,只是母后、芈玹要不高兴,自己的面子也没了。

想到这里熊荆不免有些迁恨楚国的现行政制,搞什么不好搞敖制,还有办那什么狗屁报纸。敖制限制自己的权利,报纸监督自己的言行,两者都是作茧自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弄得现在的楚国讼棍成群、采风如云,这些人诉讼这个,揭露那个,最可怕的是两者已有联手的趋势,他们敌对的,正是诸氏和誉士。

江陵城中,熊荆后悔自己行敖制办报纸,他的后知后觉非常灵验,仅仅过了一天,临淄出版的大楚新闻便刊登了楚国奇闻:楚太后、芈女公子费三万七千金购胡商之宝。

“这是如何?”看着头版头条的黑字,屈光的第一个感觉是不信,他知道王宫素来节俭,怎么会花这么多钱购胡商之宝?那胡商有什么宝?

“公子,临淄城中皆在商议此事,说是胡商有一宝,服后可容颜永驻,春秋不老。”屈光的仆臣不仅仅是仆臣,还有文书的职责。

“此皆虚幻之事,谁人信之。”那次不死药后,屈光就再也信什么胡商胡人之言。“当是有人要加害太后与芈女公子?”

“这……”加害二字用的颇重,仆臣不敢想象有谁敢加害太后和王后。

“你不知?”屈光其实也不知,只是齐国的大楚新闻毫不忌讳的就将这条新闻放在头版,这实在是有违常情。不管是楚国、还是齐国,还是赵国、魏国,都不会直陈他国王廷隐事。王廷是王廷,庶民是庶民,将王廷隐事暴露于庶民视线,这是很无礼的行为。唯有对敌国,比如秦国,大楚新闻才会刊登吕不韦、嫪毐与秦太后赵姬的苟且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