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我的皇位我做主> 第五十六章 陷害罗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六章 陷害罗成(1 / 2)

李松之前合计,还真有那么一瞬间想到过这种情况,但觉得可能性不大,就没往下继续想对策,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最坏的情况出现了。

李松的大脑迅速运转,立刻想到了说辞:“朕觉得,秦王和褚大人都在宫内,未曾去过战场,可能有些事情不了解,出现了误解,很正常,跟着去战场的人都对罗将军没有不满,两位……”

李松话还没说完,大勇就跪下说:“陛下,是臣怕陛下怪臣以下犯上,故臣上朝前和褚大人说过举报之事,请褚大人帮忙。”

魏乐迟也跪下说:“陛下,臣也确实有对罗将军不满的事,还请陛下给臣机会详细说明。”

李松也听明白了,一条裤子两方的人各穿了一条腿,如今是合起伙来针对罗成,当然李松也不了解实际情况,也有可能是真的在战场上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没有急于开口。

罗成站出来说:“陛下,老臣行事光明正大,请陛下就给我这两位副将一个机会,臣也想听听他们是怎么污蔑臣的。”

“那好吧,既然褚大人先开的口,那就褚大人先说。”

褚炎稍微整理了一下语言,然后对李松说:“陛下也知道,此役我军的转折点,就是半夜东魏主力冒进,大勇在营中设满陷阱,敌军中计后准备撤退,大勇将军率军突袭,导致敌军大乱,慌忙撤退。”

李松也想起之前的战报确实是这么说的:“确实如此,朕也因此觉得大勇将军值得提拔。”

大勇对李松说:“陛下,那日实际情况是,罗成将军半夜攻城,但东魏主力从城中杀出,我军不敌,罗成将军下令逃跑,这才有了东魏主力追击的事,而不管是半夜攻城,还是下令撤退,罗成将军都没有与臣说过,当臣发现情况不对时,东魏主力已经逼近我方大营,臣慌忙之间只能下令迎敌。”

褚炎接着说:“陛下,这就说明,罗成在没有通知大勇将军的情况下,下令后撤,却没想到大勇将军凭借陷阱和奇兵挡住了东魏大军,因此才下令支援大勇,事后,还把这件事说成是自己引诱东魏大军冒进,把主要功劳都说成是自己的。”

罗成赶紧解释说:“陛下,这计划是臣早就想好的,下发指令的事,都是魏将军负责的,是他没有通知大勇将军,不过按照计划,臣本就不会后撤多远,而且计划臣也与魏将军说过,陛下可问他。”

罗成刚说完,就突然发现自己说错了话,因为魏乐迟也要站出来举报他,自己让他作证,他怎么可能会为自己说话。

果然,魏乐迟不仅没有为罗成作证,还倒打一耙:“陛下,这派出三千奇兵绕后攻占济州城,正面假意引诱敌军的计划,是臣想出来的,陛下不信,可以派人叫来攻占济州城的几个将领来,他们会为臣作证。”

罗成一听魏乐迟的话,就知道自己信任的那几个将领,不是被收买就是被威胁了,也知道自己怎么说也没用了。

这时,李重也站出来说:“陛下,臣之前也是带兵之人,也懂得一些用兵之道,起初我军弱于敌军,可根据战报记载,第一次夜攻济州城失败后,罗成竟然一直要与东魏军正面作战,依臣看,是在白白消耗我军兵力,臣本来不解,但是直到求和书送到朝廷时,臣才觉得事情不对。”

李松问:“求和书怎么了,朕也看过,不像是假的或者被更改过。”

李重回答:“陛下,臣不是说求和书本身,而是原因,东魏为什么要求和,是因为他们中了魏乐迟的计谋,损伤了元气,被我军攻下了两州,可东州本就是我大唐的地盘,东魏求和说明他们知道打不过我军,可罗成不仅没有攻打东州,反而直接同意了求和,在臣的眼中,罗成与东魏的关系绝对不是清白的。”

说到这里,李松也听明白了,像罗成这样的老将,想要扳倒他谈何容易,而最有力的方法,就是说他通敌叛国,因为前不久谢云就是被扣上了这样的罪名,正处于人生顶峰的谢云,一战过后便成为了阶下囚,如今在用到罗成身上,自然也是有用。

任平生上前一步说:“臣为陛下总结一下,罗成用兵不当,贪图战功,甚至有私通敌军的嫌疑,方大人,你说这种事情该怎么处置?”

刑部尚书方源说:“陛下,这等罪名加在一起,最起码也是斩立决。”

罗成说:“臣的一生都献给了大唐,如今奸臣当道,老臣虽然觉得冤屈,但也不会屈服,大丈夫何惧生死,请陛下赐臣一死。”

李松本来十分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听了罗成的话,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这次各位对罗将军多有不满,但除了通敌之外,其他罪名也不致死,而任大人也说了,通敌只是嫌疑,没有实据,那就念在罗将军以前的功劳上,押入天牢即可,秋后问斩朕看就不必了,不知三位尚书意下如何?”

任平生看了一眼杜无忧,发现杜无忧点了点头,于是对李松说:“陛下仁慈,臣等没有异议。”

李松想起孙然跟自己提过的意见,虽然没有用到秦王李重身上,但用在罗成身上,能保住他的一条命,对于李松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之前任平生和杜无忧两人商议时,本就没打算真的杀掉罗成,送进天牢已经是对自己没有威胁,而且利用了李松说话的漏洞,跟刑部的方源也打过了招呼。

两日后,李松接到了刑部的奏报,内容是审理罗成一案后,对于罗成的处罚。

最后写着罗成被判关在天牢十五年,这对于罗成的年纪来说,几乎就是关到死,此时李松也发现了自己之前说话不严谨的地方。

李松对面前的方源说:“方大人,罗将军年纪大了,而且曾在福州挡住北周大军,算是护住了先皇,就凭这点,应该能抵这次的过错吧。”

方源一脸微笑的回答:“有功就赏,有错必罚,我大唐一向如此,之前罗将军的功劳已经赏过了,现在有过错,当然要重重处罚,不过陛下既然这么说了,那就十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