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 有惊无险(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精品总排行小说 —《重生六零:俏田妻,老公宠上天!》 第57章 有惊无险

“我这就去。”

叶宇应着,麻溜地提起水壶就出了堂屋。

时间过得很快,晃眼就是半个来月,这日天气晴好,叶夏如往常一样,坐诊卫生所,忽然,一二十六七岁的汉子疾跑进门,一看到叶夏就跪地磕头,求叶夏救救他媳妇儿和肚子里的孩子。

搞清楚缘由,叶夏交代齐妙两句,提起医药箱,就招呼那汉子带路。

山路崎岖,没错,叶夏现在要去的是一位处深山里的小村落,按如今农民公社化的叫法,那座村落名为石枣子大队,

从清溪大队过去,需翻两座山头,整个大队约有六十来家住户,且每户住的不是太集中。

而来向叶夏求救的小伙子,姓邓,名三林,结婚六年,媳妇已生过两胎,按说这第三胎生产应该很顺利,熟料,从昨个夜里十二点多到今早都没生下来。

稳婆是什么法子都想了,奈何产妇胎位不正,就是纠正不过来,担心在自己手上一尸两命,稳婆给主人家建议,

赶紧去山下清溪大队,请清溪大队卫生所的大夫进山,看看能不能设法救产妇和腹中孩子一命。至于把产妇抬到清溪大队,

想法虽好,但产妇的情况目前异常凶险,加之山路不好走,未免途中出意外,只能让人前往清溪大队卫生所请大夫上门。

邓三林脚程快,一听稳婆的话,闷着头就冲出家门,一口气跑下山,跑到清溪大队,一进卫生所便跪地求救,

这就是之前在卫生所发生那一幕的缘由。胎位不正造成的难产,羊水又破了,情况危机,叶夏被邓三林带进屋,

一股血腥气扑面而来,诊脉,针灸,又用按摩顺胎位的手法调整胎位,一系列动作叶夏操作得如行云流水,她神色专注冷静,连声鼓励产妇加油。

原本力竭几乎要晕厥过去的产妇,忍着腹部传来的剧痛,口中含着叶夏给塞的参片,流着泪,气息虚弱遵照叶夏说的做,大概在叶夏进屋三十来分钟后,屋里传出婴儿如猫叫的啼哭声。

“是个男孩,身体没什么问题,不过由于在母腹带的时间长,迟迟没落地,呼吸有点虚弱,过会子孩子缓过来就会好些。”

叶夏将婴儿递到稳婆手上,由稳婆给孩子清洗,她则为产妇做后续处理。像是打了场战役一般,等叶夏忙完,看着产妇就着她的手喝下半碗红糖水累得睡着,叶夏算是长舒口气。

要说的是,那红糖水中,叶夏趁屋里没人注意,朝其中滴了丁点灵泉水,帮助产妇调理身体,增强体魄。

难产,产妇身体亏损严重,前面生过两胎,又没好好坐月子,这一胎虽最终母子皆安,但以产妇的身体素质,若稍加不注意,难免不会出现血崩。

退一步说,即便不会出现血崩,就产妇本身的情况,想活到子女成人,正常终老,只能是种奢望。

而现如今,有灵泉水作用,血崩这个可能必不会出现,月子里再好好养养,养儿女成人,活到自然老问题不大。

“谢谢!谢谢你了,大夫,谢谢你了!”

邓三林看着被老娘抱在怀里的儿子,不停地朝叶夏鞠躬磕头。

他有儿子了,他终于有儿子了,他家兄弟四个,结果上到他大哥,下到他四弟,婚后全生的是闺女,

为这,他娘老子没少叹气,走在村里,他们兄弟个个直不起腰板,总感觉乡亲们在戳他们家脊梁骨,说他们家坏话。毕竟像他家这样的,不说村里,就是方圆十里八村,怕是难找到第二家。

娘老子明明生下四个儿子,到他们四兄弟这,大房屋里陆续生了四个闺女,二房屋里俩闺女,他是老三,膝下亦是俩闺女,四房去年生的头胎,同是闺女。

兄弟四个,不算他媳妇儿今个生的儿子,不算二嫂和四弟妹肚子里怀着的,他们哥几个膝下共计有九个女娃娃。

每每看到老娘背着他们兄弟抹眼泪,看到老父亲望着满院子孙女叹气,他们哥几个无不觉得愧对

爹娘,

愧对祖宗。好在他今儿终于有了个儿子,看谁还戳他们家的脊梁骨,说他们家做了啥缺德事,才哥四个一水生闺女。

“连续有孕很影响妇女的健康,对肚子里的孩子也不好,再就是,产妇生完孩子需要好好坐月子,

最好能在条件允许下,给多补充点营养,不然,产妇身上积下病痛事小,寿数受到影响可就是大事了。”

叶夏淡淡说着,看眼邓家院里大大小小的女孩子,猜到这八成是邓家的孙辈,她暗叹口气,心里滋味一时间复杂得很,

别说眼下是七十年代,别说这里是山村,就是在二十一世纪,在城里,有不少人仍心心念念生儿子。

很显然,这是数千年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思想给影响的,哪怕早在解放后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些观念从城镇传至乡村,传至全国各地,仍难一时半会改变所有人的观念。“家里孩子有读书吧?”

叶夏收下邓家老太太给的诊费,随口问了句。闻言,邓老太太想都没想,直接说:“咱家都是土里刨食的,她们又一个个全是丫头片子,可没闲钱送她们去学堂霍霍。”

“大娘,咱们国家现在提倡男女平等,大领导都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不说城里读书的女孩子多,

就是山下,我们大队就有不少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被家里送去上学。而这上学有很多好处,既能明理又能学到很多文化知识,

等读到初中高中,万一遇到城里工厂招工,有很大机会成为工人的。要是您家这些孙女中出几个读书厉害的,说不准真有一天能当工人,甚至去上大学呢。”

叶夏想帮帮那大大小小的女孩子,可邓老太太听完她所言,想了想,摇头:“女娃娃养大了都得嫁人,把他们送去学堂读书,于我们自个家可没啥好处。”

“大娘,这重男轻女是封建思想,您或许不知道,这是咱们国家不允许的……”

叶夏不疾不徐地说了不少,见邓老太太半晌不语,她不由给其戴高帽:“大娘一看就是个开明人,

咱不拿当工人和考大学来说,就单单说着读过书的女孩子,日后找对象,也要比那些不识字的有更多的选择,

您不妨仔细想想,看看咱们大队,或者您亲戚家所在的大队,是不是有那读过书的女孩子嫁的婆家在条件上都好些。”

邓老太太还真就仔细想了下,说:“你好像说的在理,我们村大队长家的闺女只读了个小学毕业,

就嫁到了镇子上,听说男方家是做木匠的,这两年那闺女一回娘家,和她女婿回回手里拎不少东西,大队长家的没少在村里显摆她闺女女婿有多孝顺。”

“您看我说的没错吧,还有,这读书识字,日后走出这大山不容易被人骗,而且这眼界宽了,日子更容易过上去。”

叶夏眉眼含笑,感受到邓家那些大大小小的女孩子落在她身上的感激目光,像是浑然未觉似的,对邓老太太又说:

“我家兄弟姐妹四个,我爷奶在世时,就坚持送我和弟弟妹妹上学,后来我爷奶没了,就我妈一个人养家,依旧坚持送我们姐弟四个上学,因为他们坚信读书能够明理,能够长本事。”

“可是……可是这尚学堂得花不少年,我家丫头片子多,让谁去让谁不去,这不好定啊!”

“那就让年龄大的先上,年幼的再等个一两年,也可以让大的上学回来教小的,这样等小的上学后会学的轻松些,如果那孩子聪明的话,选择跳级,还能节省一年的学费。”

说到这,叶夏微顿片刻,方续说:“其实现在上学学费不贵,家里其他花销上省省,孩子的学费怎么着都能省下来。”

“我会和当家的好好商量,等明年开春肯定会拿出主意。”

邓老太太如是说着,再次就叶夏救下她三儿媳娘俩两条命好一番感谢,在叶夏临离开前,结果长媳递过来的一篮子红鸡蛋,说什么都要叶夏带下山。

“不用,真不用,大娘,这鸡蛋留给您儿媳好好补补吧,这样孩子也能多吃口奶水。”

叶夏推拒,被邓老太太带着家里大大小小送到院门口,终还是被塞了两颗红鸡蛋。

再次叮嘱一番有关产妇在月子里和婴儿的相关注意事项,叶夏和邓家人别过,可走出两步后,她禁不住又顿住脚,回头对邓老太太说:

“大娘,您得了个大胖孙子这是喜事,但等孩子能跑能跳学说话的时候,千万别太惯着,不然,孩子很容易长歪。”

件邓老太太和邓家大嫂几个妯娌神色微微有变,叶夏索性直言:“有句古话说,惯子如杀子,我没有别的意思,

只是希望大娘您的大胖孙子日后能有大出息,带着您老人家去首都逛逛,去**看看。”

邓家现今女孩多男孩仅有一个,不说邓家全家重男轻女,但在周围的大环境里,难保一家人把心都偏向男孩身上。

她看得出来,这邓家人自得知家里添了个男孩儿,家中男男女女个个脸上带笑,哪怕那孩子不是自个屋里的,都发自心里欢喜。

足见孩子没出生前,邓家人心中的期盼。

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叶夏单肩挎着医药箱走在崎岖山道上,蓦地,距离她不远处的树林里响起一声木仓响。

脚步顿住,叶夏眉头紧拧,望向那片树林。凭借过人的耳力,她又听到树林里有杂乱的脚步声在奔跑,

察觉到声音传来的距离在缩短,叶夏当机立断,迅速走进山道另一边的小树林里藏好。

“虎哥,你说咋办?后面追得紧,咱们今个不会交代在这吧?”

“别说丧气话,逃命要紧。”

“特么的怎就被发现了呢?你说会不会是有人泄密?”

“谁泄密?这趟出来就咱俩知道,是你泄密还是我泄密?”

“虎哥你别生气,是我瞎说,咱俩可是兄弟,能一起出来,那绝对是抱着一个目的,说啥都不会给自个挖坑,把命送出去。”

说话的有两人,声音越来越近,叶夏屏住呼吸,透过灌木丛望向声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