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大奉伪君子> 第十一章 修行体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修行体系(1 / 2)

两本书虽说各有百十页,但以叶一凡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方今之世,三清难寻,佛陀无踪,妖魔横行,人族凋敝!

据史所言,约40亿年前,此方世界雏形初现,彼时,这方世界充斥着浓烟烈火,荒芜森森,不知这里是有灵智已被消亡?还是这方世界本无一物!只知滚滚黑暗笼罩一切,茫茫无边无际。后世人根据当时异象记载为:天地混沌如鸡子,无形无象,虚无谲诡。

悠悠不知多少时日,这片混沌世界不知为何,开始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乃至天地交|合,日月有行。亦不知何时起,开始有灵智现世,于这片混沌世界中勤修苦行,勾雷生火,追风拿月,夺天地造化,逆天地而生,慢慢形成后世所谓文明。

再而后,便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其中便以佛门、道宗、魔域、人族为大,各自雄踞一方。佛门以佛陀为首,居于梵天净土。道宗以三清为尊,隐居渺渺仙山。魔域以杀生帝为冠,伏于极北之地冥渊。人族如今大兴,占据了神州浩土,物美天华之地。

对于这个世界如何形成,各家各有分说。

佛门说天地未分之时,大日如火,普照万物,辨清别浊,天地始分。而后化为佛陀,普渡世间,教化十方。道宗说,天地一片馄饨之时,混沌中本存一团氤氲之气,化为三者,一为元始,撑天开地,化为万物。二为灵宝,勾雷生火,开窍明智。三为道德,授礼明德,教化万方。魔域说,天地之始,有魔祖创世,翻手为天,覆手为地,以无上法力创世间万物,归于魔域。

人族历史相比其他三门,则如新生婴儿,大兴时日据此更是不超万年,其中更有术士、武夫、儒家各个体系,鱼龙混杂,难有统一说法。不过,奇怪的是,人族对天地始分之事却不甚关心,反而有那“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说法······或许从中可窥一二。

但哪家说法都不被其余几方认可,都认为自家所言才是究天地至理,无法说服对方。只相传天地始分后,留下开天辟地的无上妙法,引得无数后人茫茫渺渺中探寻······

是故当世有佛门、道宗、武夫、术士、儒家以及妖魔鬼怪六种修行体系,其中术士凋敝,已无传人在世,现在有五种修行之道可供叶一凡选择。

佛门:凝聚菩提心,证得西天极乐之道,修大梵般若真经;

道门有些复杂,分为了三宗:天宗以忘情入道,修太上忘情诀;地宗,以功德入道,修太极玄清道;人宗:以入世入道,修太微无极经;

儒家:以圣人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修浩然正气;

武夫:以武入道,锤炼肉身,修心炼意,成就一品,肉身成圣;

妖族:以日精月华入道,辅以天材地宝,身强体坚,得天独厚,修日月乾坤妖典。

魔教:多为上述几门的修行出错入魔或逐出师门者入魔,修行入道几无差异,只是不修心德,多为祸人间。

叶一凡一一总结出书中纲要,默默在心里盘算着哪一派更适合自己修炼。

佛门需出家舍弃红尘俗世,还需苦修,摒除一切欲望,以门徒众生信仰念力凝聚菩提心,而后发大宏愿,证法身道果。出家显然对自己不现实,万千红粉佳人还在等着自己呢,这条路不适合;

道家天宗的太上忘情,不为情绪所动,不为情感所扰。而忘情后便可凝练道心,凝练道心便可渡劫飞升,到达仙人之境的上清境。这个需忘情,自己同样做不到,不适合;

地宗需在人世修行积累功德,除魔卫道,行侠仗义,宣扬天尊无上道法,建观塑像,广收门徒,以积累无上功德,凝练道心,渡劫飞升。这个自己倒是可以试试,只不过目前自己这副小身板,别说行侠仗义,除魔卫道了,自保都是问题,还是留在观察一列吧;

人宗入世之道,上顺天道,下合民心,感王朝兴亡之气运,渡七情六欲之劫。这个倒是挺适合自己的,自己就在红尘俗世窝里,顺天道合民心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不难,把它排在第一位;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立命境之后,更是言出法随,这个倒是很吸引叶一凡,不过自己对文言文一无所知,只会一些古人的诗词,还一首都不是自己的,且留待观察吧!

武夫和前世差不多,从小练气,气合功法,以达到铜皮铁骨,身轻体健之境,攻防近战,超群绝伦。这个倒是最吸引叶一凡,从小他就有个武侠梦,能有当大侠的机会,自然是不能错过。但叶一凡看看自己这个小身板,已经二八的年纪,估计武道一途渺茫,算是废了,且留待观察吧。

妖族一道,吸收天地日月精华,化为灵兽,身体天生比人族强壮,化为灵兽后,寿元更比人族多出数百载,多藏于深山密林,难见难寻。妖族是自己的对立面,不在自己考虑的范围内,再说品种不同,传说人有九窍,妖兽只有八窍,比人族少了一窍。如果自己练了,练成少一窍,额,叶一凡低头看了看双腿之间,pass!

好了,现在人宗修行最适合自己,武夫修行自己最想练,其余留在观察,看自己的机遇了,如果能寻到哪门就先修哪门,反正现在自己小白一个,有的修就不错了,哪里轮到自己来挑三拣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