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走过那春天> 第一百六十一章 灯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一章 灯塔(2 / 2)

他的声音被呼呼风声吹散,陶晓伟还是从变了调的声音中到听出他的意思,大声回话:

“你放心,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着都列单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要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七侠五义》也要买……”

“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读高中的时候看过,现在基本遗忘了,就背得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肯定有,外国名着也买不少,够大家看的。”

张兴高兴地说:“这次买上这么多新书,你真是名副其实的书王了。”

陶晓伟也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只要是好的书,我们都要添置,买回来给大家看。”

到了陵川县新华书店,四个人根据陶晓伟列出的书单,迅速捡书。

书店服务员不解地问他们:“你们还真特别,人家学校是开学初购买图书。现在就快要放假了,你们学校怎么才购置图书?”

陶晓伟忙着找寻,王福富点一支烟,吸一口,对她说:“我们不是学校买课本,我们是北山镇莲花村村民,今天为村里的希望书屋购置图书。”

服务员好奇的地说:“你们乡村还建有书屋?”

张兴骄傲地说:“对。你听说过北山镇小香港吗?那就是我们莲花村。我们村水稻生产最好,出不少劳动能手。我们莲花村开办第一间乡村书屋,让乡亲们学习科学知识,提高文化水平。”

书店的几个服务员惊奇地围过来听,他们赞叹地说:“你们就是北山镇小香港的人?难怪这么与众不同,农民自己办起乡村书屋。听说你们那里评出不少生产大王,真有这么回事吗?”

张兴得意地说:“那是。”他指着埋头捡书的陶晓伟,“那位小伙子就是我们的水稻王,第一次在我们县种出亩产一千公斤的稻谷,就是他帮助我们莲花村设计希望书屋。他看的书最多,我们称他书王。我也是莲花村的一位大王,你们猜猜看,我是什么王?”

四个服务员仔细打量他一遍,摇摇头,怀疑地说:“你也是莲花村的生产大王?嗯,怎么也看不出。”

刘江把陶晓伟挑选出的搬到柜台前堆放,见她们不信村长的话,说:“你们面前的是我们莲花村村长,北山镇甘蔗王,他家每年种植的甘蔗最多,整个陵川县没人敢跟他比。”

服务员惊叹地说:“这么说,我们书店今天就来两位大王。看来莲花村真不简单。”

陶晓伟四人把书店买来的图书搬上拖拉机,装满车后厢。新书散发浓郁的油墨香味,引来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刘江兴奋地说:“我们还没有读上书,一身就是浓浓的书卷味了。不管走到那里,人家都闻到我们身上的油墨味,说我们是书迷,不是农民了。”

陶晓伟让司机把拖拉机开往县图书馆,他坐在书堆上,不满地说:“谁说农民不能看书学习?我们要做新时代的农民,每天同样读书学习。农活收工以后,照样阅读消遣。苏轼说,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竹。要我说,宁可一天无米,不可一天无书。”

刘江夸奖地说:“我就说嘛,陶晓伟这个书王称号名副其实,读起书来茶饭不思。有书王做榜样,我们莲花村希望书屋就是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大家一起读书学习。我看,不出三个月,莲花村村民读书一定蔚然成风。”

陶晓伟这才高兴地说:“我们莲花村农业生产不用担心,就担心乡亲们没有文化,精神贫瘠,大家的生活一步步滑向低俗狭窄。这回好了,希望书屋建起来,大家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活,一切都会变好了。只有全村人喜欢看书学习,莲花村的面貌才能走上一个新台阶。”

拖拉机开进县图书馆大门。陶晓伟拿着龙川大队胡振华书记的介绍信,直奔馆长郝明的办公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