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武侠修真>江湖剑夫子> 第十八章 两个街头杂耍的武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两个街头杂耍的武夫(1 / 2)

八月十五,中秋。

武隆国气氛浓烈,到处都在宣扬着节日的气氛,街道上挂着酒楼老板为了烘托节日气氛的小灯笼,还有诸多戏班子,杂耍卖艺的出摊,赚些微薄的银子。

三五个好友结对到各处街道游玩,不知谁家漂亮小娘子走出闺房,惹的路人纷纷看去。

年幼的孩子吵着闹着要吃糖葫芦、红糖糍粑、小糖人,若是爹娘不给买,躺在地上撒泼打滚,死活不肯离去。

有些男人可不会给自家孩子好脸色看,抄起身旁顺手的木棍、砖头,吓得孩子哭喊着跑回家中向疼人的娘亲诉苦,结果便是男人回到家后被媳妇怒骂一顿,好说歹说给买盒胭脂才平息怒火。

事后男人便把媳妇发在身上的火气,都发到孩子身上,院子里的一堆柴火不劈完,没饭吃。这次娘亲却不在帮着孩子,劈两下柴火也没啥,毕竟胭脂重要。

孩子顶着朦胧的眼睛,任命的劈着柴火。

莲花坞也格外的热闹,张灯结彩,一盏盏红色大灯笼悬挂在前院和后院门前,小道士个个洋溢着笑容,期盼着师傅准备给每人的中秋礼物,算不上多贵重,但也值得几两银子。

礼物重在情,不重价。

唯独一人觉得有些尴尬,别人都在期待着中秋佳节,而陈玖凉却显得格格不入。

看完书的最后一页,将其放回原处,整了整这些日子看书的桌子,清扫着整间藏书楼。

因今日是中秋的原因,很少有人到藏书楼翻阅书籍,以往常常能看到的那几道身影,今日也不曾出现。

不再清扫时间范围内的藏书楼,却突兀的荡映着扫帚扫地的声音,不算太大,但书楼却静的出奇。

路过每座书架旁时,把那些放的不怎么整齐的书,都重新摆放一遍。

天色渐黑,一轮圆月悬在空中,照亮整座武隆国。

道观内热闹非凡,围坐在一张大桌上,吃得不亦乐乎,怀中揣着师傅送的礼物,有的是一把纸扇,有的是新的道袍,有的是一支玉萧……

无人发现今天一整天都不曾见过那位白衣师兄,也无人在意,就算每天奔波在道观内各处,可也仅仅只是在一起过了一个多月而已,哪有的从小生活在一起的记得深刻。

饭后众人围坐在一起,仰躺着欣赏着天上的圆月,心中并无牵挂,闲聊着道观内发生的趣事。

孙老道长端着一盘烧鸡来到前院千阶梯,看着那道有些孤寂的背心,有些心疼,“怎么不一起?”

陈玖凉回过神,转过头看向走来的孙老道长,站起身来,行了一礼,缓缓说道:“一个人也挺好的。”

孙老道长更加心疼起来,但老态龙钟,很容易就隐藏了那份心疼,走到身边递过烧鸡和一支竹簪子,正好对方需要这个。

坐在一旁说道:“其实你可以把这里当做家。”

陈玖凉看向远方,语气深长的叹息一声,“可我心不在这里。”

“想好了?”

“嗯。”

“日后道法别落下,勤加练习。无处可归时,可以到莲花坞来,毕竟…也生活过。”

“好。”

既然对方已经做出决定,那么孙老道长也不愿做那强人所难之事,起身缓缓离去。

有些事强求不得,不如顺其自然。

都说十五月亮十六圆,可怎么看,都属于今夜最圆。

枯坐整夜,想了爹娘,想了老张头,想了师傅。

溧阳镇的日子虽苦,但却有归属感;莲花坞的日子虽繁华,但却有外人之意;江湖虽不怎么样,但却心之向往。

圆月照大地,还未等到寅时,便拿着扫帚清扫着千阶梯,临走前总要做些什么。

深秋的千阶梯,本就干净,很轻松就能扫净。

若是春三月和秋一月时,大片的花瓣和枯叶落在千阶梯、道观内,这段日子最幸苦,花费在扫地上的时间较多。

不过奕山若不觉得有多苦,扫地算的上一件轻松活,比起道观内其他师兄弟的活,真的不要太轻松。

每天挑水和劈柴的师兄,那才是最苦,厨房三大缸水,水井在道观后山处,差不多需要来来回回好几十趟。

但从来没人诉苦,都明白孙老道长说的那句:干活即是修行。

千阶梯很快就彻底扫净,陈玖凉回到最高一阶静等着奕山的到来,答应过对方,等到离去的那天,要告诉对方。

中秋的热闹仍留在整个道观,难得的可以放松的机会,一整天不用学习道法,肯定要热闹一些。

坐在道观前院千阶梯上,看着道观外的武隆国,这会儿街道暗巷里中秋气氛丝毫不减。

留在街道游玩的都是一些无所事事的贵家子弟和一些乞丐,看着能不能找到一些可以吃的东西,或是那些贵家子弟大手大脚撒下大把的铜币,惹得乞丐们哄堂抢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