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武侠修真>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第二回、落叶飘零何处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回、落叶飘零何处去(2 / 2)

那位少年抱了抱拳,一边淡淡回道:“领教了!”

金公子自行退下。老金杆又抱拳道:“老夫乃大兴镖局总镖头,姓金名柄得,现江湖人称‘老金杆’。不知这位公子尊姓大名,是何一门派的高徒,尊师如何称呼?”那位少年听此一问,顿了顿方道:“在下姓叶名子,叫我小叶子好了,我无门无派。”老金杆见其似乎不愿透露自身的来历与师门,估计“叶子”也不是他的真实姓名,于是便道:“好,好,叶少年剑法不凡,不知肯赐教与否,接老夫三招如何?”

众人一听又都来了精神,他们知道老金杆说三招就必然只有三招,也必然有十足的把握,因此这三招肯定是他的最得意之作。要是那位少年仍狂妄自大不知危险,而老金杆又不肯手下留情,那他就性命堪忧了。但那位少年却只平静地吐了几个字:“不敢当,来吧!”说罢便持剑而立。众人听了不由一片哗然,没想到那位少年竟如此干脆就答应了,比试还未开始,有些人已开始为他担忧了,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替他感到惋惜了。

老金杆亮了一个请字式,然后凝神守势,待气势饱满之后,突然大喝一声,只见他手中的短棍化作一道道金光,上下翻飞,呼呼直响,令人看得眼花缭乱、闻之心惊!原来,老金杆竟是以短棍为刀,使出了他平生最得意的三十六路天罡刀法中的一招“暴风骤雨”。

大兴镖局里的镖师只见识过老金杆的短棍打穴功夫,可谓极尽灵巧精妙,此时见他使的是只听说过、没见到过的三十六路天罡刀法,皆没想到会是如此威猛刚烈,因此一时都忘了喝彩,店里的其他人也一时都看呆了。

那老金杆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短棍,身形也在不停地变换着,但脚下却只做左右移动等,始终未向前迈进一步。原来他想:“我使的是三十六路天罡刀法中最厉害的一招杀招,而且刀势一起就很难中途收住,若是向那位少年攻过去,只要有半点闪失,那位少年便是不死也残!但走镖之人最讲究人缘与和气,轻易伤一人就等于断了一条路。”因此,他还不想伤了那位少年,同时也好让众人见识一下他的风度,所以他只是站在原地出招。

那位少年持剑而立,一动不动,双眼若一泓无波的秋水平静地看着老金杆,又似乎不是在看着他,而是看着他的身后。但在外人看来,那位少年则象是被老金杆的神功唬愣了,一时不知所措。

老金杆使的第二招叫“大海横波”,此招的威力也不亚于第一招,脚下也仍未向前迈进一步。他这两招的手法一招以竖劈为主,一招以斜砍为主,可谓把大刀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惜手中拿的是短棍,招数虽精妙,但威力难免减了三分。

但第二招刚使完,老金杆突然心里一惊,暗付道:“我使的这两招可是三十六路天罡刀法中威力最大、也是最厉害的进攻必杀招,每招八式,两招总共十六刀,刀刀致命!若向对方攻去,对方能招架得住也罢,否则便是非死即伤,躲也躲不过。但那位少年的眼神中并无茫然或惊恐之色,而是气定神闲地盯着我看,他的眼神就象他手中的剑,虽无明刃,却暗藏着一点无比锐利的锋芒。也许他根本就没去想如何招架或躲闪我的杀招,而是只想着如何一剑直接击中我要害之处?”

转念间,老金杆使出的第三招,此招便是以守为主,招数上的变化甚是独特,只见他用手中的短棍在身前划出一个个旋涡,那旋涡仿佛能吞噬一切被它卷进去的东西。这一招真是守中有攻,杀招暗伏,一般人若冒然攻上前去,不仅无法伤着老金杆,反而自己性命堪忧,所以这一招最适合遇到强敌进攻时使出。老金杆使出这一招时,脚下前向跨出了一步。

第三招虽是以守为主的招数, 但也是老金杆的最得意之作。三十六路天罡刀法威猛刚烈、迅捷凌利,大部分招数都是以进攻为主,而这一招名为“翻江搅海”,却是一招以守为主、守中带攻的招数,不仅少了那份威猛刚烈之气,多少还带了点柔和圆润之美,与其它招数的风格迥然不同。

本来大刀这种武器以砍劈之式最能发挥出其威力,但“翻江搅海”这一招中的每一刀线路都带了点弧度,而且刀刀首尾相连,绵绵不绝。以前老金杆用大刀演练这一招时,总觉得有点不大顺手,认为这一招守不象守、攻不象攻,也不大象是刀法中的招数,好象是从其它武功的招数拿来凑数的。直到后来他用短棍这种小巧的玩意当武器演练这一招时,才发现这一招实际上是以守为主、守中带攻,精妙无比的招数。

那位少年见老金杆向前逼近了一步,就举剑指着老金杆。但老金杆跨出一步后便止住,还是未攻向那位少年,他本意是希望那位少年会不知深浅主动攻击过来。但那位少年的剑尖不动,只是身姿略调,手臂微微转动,剑尖所指,正是他的破绽之处。老金杆见状,不由大吸一口凉气,急忙变换身形,手中的短棍立刻在自己面前划出新的旋涡,但那位少年剑尖的角度随即跟着变化,又指向他新的破绽之处。

其实老金杆这第三招可以说是防得滴水不漏,毫无破绽,但防得再怎么严密,总有相对薄弱的地方,这些薄弱的地方就是没有破绽中的破绽。但最令人称奇的是,他这一招最薄弱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旋涡的中心!

老金杆想:“那位少年的剑尖始终指向旋涡的中心,他如是何看出其中关窍所在,难道仅仅是胡乱猜中的?”那位少年举剑后,虽站在原地未动,但一直有蓄势待发之势,似乎随时都可以发起攻击。老金杆见状,既是纳闷又是心惊,他知道自己若再逼进一步,那位少年也许就会立即出手!

三招使完,大厅里一片寂静,不仅王飞虎这边的人没见过老金杆的刀法神功,就连老金杆身边的镖师也没见识过,平时虽有所耳闻,但直到真正看到了,才知道什么是不可想象。

众人回过神来,便又把目光投向那位少年。只见那位少年仍一动不动地站着,嘴角肌肉微微斜拉,脸上露便出淡淡的笑容,似乎笑得很慢、很平静,接着口中缓缓吐出几个字:“算了,我输了!”

众人一听,一时间有的欢呼,有的嘲笑,有的叹息。但老金杆心里清楚:“若真的交锋,自己已无胜算的把握,即使自己的内力与经验胜过那位少年,但自己招数中的破绽已被那他紧紧抓住,他若奋起一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只好默不作声,作出一副神色坦然的样子,笑道:“你我并未真正交手,何来的输赢?”

那位少年认输后,正要转身离去,突然有人叫:“且莫急着走,我们来也来比划比划!”只见从王飞虎身旁飞出两条人影,直扑向那位少年。

飞出来的那两条人影中,上面的那条人影两手齐抓向那位少年的手腕,下面的那条人影两手直抓向那位少年的脚踝。那俩人一上一下四手齐出,这等手法算不上正式的招数,速度虽快,却也容易破解,但后续的变化才是关键,发招时越简单,后续的变化往往越让人意想不到!那俩人用此等手法出击,显然是在考验那位少年的应变能力,那位少年只有先接招才有趣,否则就不好玩了。

只见那位少年双手捧剑,往前一递,似要把剑送入上面那条人影的手中,同时右脚向前伸,似主动要让下面那条人影双手抱住他的小腿。

眼看上面那条人影双手就要抓在剑上了,虽然那位少年的剑刃圆钝,直接抓住也不一定会受伤,但占此便宜他就等于输了。况且那人的指尖刚触及剑身,手指头已如遭电击针刺,他立即明白那位少年已把真气灌注在剑身上,抓是肯定抓不得的了,若是硬来,自己的双手就有可能被震伤。于是那人双手在剑身上一按,顺势一个“鹞子翻身”飞过那位少年的头顶,落在了那位少年身后,他紧接着又从背后抓向那位少年的双肩。

下面那条人影则上身略抬,双臂环抱紧收,势必要抱住那位少年送来的右小腿。那位少年也不理身后那条人影,突然右脚蹬地,膝盖顶向下面那条人影的脸部。下面那人若还想抱住那位少年的右小腿,就有脸部被顶伤的危险,于是他立即把头一侧,但手上稍微一缓,那位少年已抽腿而出。

那位少年解了被抱腿之险,身子顺势向前跃起,后面的那条人影便抓了空。那位少年在跃起的同时,左脚由下向上一个背后轮踢,使身后那条人影不得不上身向后仰一下,以免下巴被踢中,迟滞了那人再度进攻的身形。那位少年跃起在半空时,一个翻身,手中的剑又向下面那条人影横腰斩过。地面那条人影怪叫一声,上身一个翻滚,下身扭动,象泥鳅般滑出,堪堪躲过被腰斩之厄。

那两条人影站定后,一个叫道:“厉害厉害,差点要了我的小命,实在好玩、有趣得很!”另一个说道:“小叶兄弟,我们兄弟俩一时技痒,多有冒犯,还请见谅!”双方便互相抱拳表示敬意。这时人们才看清楚,原来这两条人影便是五年前跟王飞虎一起回来的兄弟俩。这兄弟俩其貌不扬,表面无异于常人之处,平时也未显露过真正武功,因此人们也不太注意他们俩。

老金杆一开始也曾留意过他们兄弟俩,但看他们平时木讷寡言,神色动作与常人无异,平时只听王飞虎差使,没有互相砌磋的机会。于是时间一久老金杆便不太在意他们兄弟俩了,虽听王飞虎那边的人说那他们的武功极高,但估计那不过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人爱牛皮哄哄罢了。

确实,这俩兄弟姓李,生于普通人家,大哥叫李泰小弟叫李达。兄弟俩纯朴有余而灵气不足,天生练武资质平平,虽从小便痴迷武功,但一直未能拜得名师,因此俩人便凭着平时耳濡目染,东拼西凑,自学自练。由于兄弟俩十分肯吃苦,多年潜心钻研,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韧劲,竟然也练就了一身奇特的武功,而且俩人相互配合时,十分默契,形同一人两身。

后来,兄弟俩也投身到一个小镖局谋生,只是虽有一身好武功,但还是被人看不起。兄弟俩既没保过什么大镖,也未遇见过劫匪大盗,自然也未能为镖局立过什么大功。因此他们在镖局里的身份虽是镖师,但却一直被当作趟子手使唤,地位不高,收入微薄,只能得过且过。

再后来,兄弟俩在一次护镖的路上认识了王飞虎,王飞虎善于结交,对他们俩又以兄弟相待,他们兄弟俩见王飞虎是重情重义之人,便真心实意跟了王飞虎。

话说回来,刚才饭店大厅里发生的那一幕,实在大大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李泰李达兄弟俩一上一下,身法怪异,速度极快,但那位少年不仅躲过了,而且还在瞬间作出了绝妙的反击,变化突兀,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大厅里除了老金杆,恐怕再无他人有如此机敏的应变能力了!

只是刚才那一幕来得太快、太突然了,使得众人思考能力在一瞬间都崩溃了,个个唯有口瞪目呆。或许是那位少年觉得自己夹在王飞虎与老金杆两帮人马之间确实不妥,既然事本不关己,就不宜再挑起是非来,此地不宜久留,因此他与李泰李达兄弟道了声“后会有期!”等,便飘然而去。众人直到那位少年走出大门后,才缓缓回过神来。

从此以后,尚实饭店那位给客人端茶递水的陈莹姑娘,经常逢人便谈起饭店里曾经发生过的那一件大事,当她说到那位名叫“小叶子”的持剑少年时,她那本来就已经很明亮的双眼更是闪闪发光,仿佛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从此,她待人接物也变得更加热情友善,这世间的一切凡俗,在她眼里,仿佛也因为那位少年的出现而变得更加美好!

但她问尽南来北往的过客,也没有人能提供有关那位少年的任何消息。她又问及李泰李达兄弟:“他是不是真的叫‘小叶子’,后来他又去哪里了?”他们也只说:“当时那位少年只说了声‘告辞了!’便要走,问他要往哪里去,他又只回道‘有缘自会再见、后会有期!’等云云,便飘然而去了。”因此他们也不知道那位少年去哪里了,只知道出门后,他是向西走的,至于他是不是真的叫“小叶子“,他们更是不得而知了。

江湖中人自是比较洒脱,如闲云野鹤般来去随意。只是自从那位少年走后,陈莹便时常倚门西望,临风惆怅,恨自己不能化身飞鸟,飞在天空上,看他在哪里、又在做什么?不知他是否会回味那碗自己给他下的牛肉面?

——可那位少年再也没来过,也许他真的是一片随风小叶子,一去无归期!

过后不久,江湖上便风起云涌,有大事发生和大人物出现,人们更无心惦记尚实饭店的这件小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