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不老山> 第29章 银朱拓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银朱拓图(1 / 2)

徐三爷把青铜柱一个一个的对接起来,每放一个都会发出一声清脆的锵响,但老爷子他使了力气,让撞击程度最小。

整整十分钟,徐三爷拼好了这一件传说中的奇物,不过现在看来也没什么,只是平平无奇的青铜器。

徐任一脸好奇,想去摸摸看,结果被老爷子打了一下手,他只能远观道:“爷爷!这就是那通天的神物,可怎么看也就是普通的铜棒子啊!”

“臭小子!你懂个屁,早叫你多学点本事,现在别给我丢人现眼了。”徐三爷严肃地训斥他道。

被老爷子这么一说,徐任很沮丧的低下头,一副受了很大打击的样子。

徐三爷没再理会他,双眼注视着桌上这件奇物,以黑矿石为底座,上面放的是青铜柱。

不一会,老爷子逐渐的皱了眉头,似乎有些疑惑,他闷声地啧了几下,道:“要说这是件奇物,的确是古人夸大,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司马懿是一位神仙的弟子,但这两点都不可信,之所以说他有通天的能力,可能是司马懿和当时的孔明都是极为聪明的两位圣人,被世人夸大而已,或许你爷爷说得对,这铜图跟司马懿的命有关系,孔明和司马懿都先后前往南方,不过孔明败走损命,而司马懿却平安无事,可能真是这一次南行转折,司马懿得到了长寿的秘密。”

另外三人都认真地听着,烟鬼插了一句话道:“这已经过了几千年,真有蓬莱仙岛,也早已经沉入海底,海水中陆地上的生物都没法存活,就算找到也多半是荒岛。”

听烟鬼说后,杨忻怡也开始往这方面想,他说的的确也有道理,徐三爷看他俩年轻,懂的事再多也不可能比他吃的盐多吧!

徐三爷笑着跟他俩解释说,“这当然存在不解的地方,史料中有记载蓬莱仙岛是海上的一座仙岛,通往仙界,也有记载说蓬莱仙山位于海中,这根本无从考证,也成了不解之谜,但还有一种民间记载,“南长覆水,其色黑,间黄,有红,气小方斗,易暴动,成势如蛟龙,吞山河,吞日月。”,尚书尧典中也有记录,“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所以古时候,民间有种说法,将益州以南的地方称为海地,洪水也称为海。”

杨忻怡震惊的看着徐老爷子,不由地露出更加钦佩的表情,难怪爷爷会对他赞不绝口了,烟鬼也佩服这位老爷子。

徐任见杨忻怡表情,当即下定决心好好跟老爷子学习。

“徐三爷!这么说来,蓬莱仙山并非在南海海中,也可能在南方的某个地方。”杨忻怡问道。

老爷子点点头,然后让他们仔细的观察铜上的图案,一共有四个小铜柱,虽然是一个整体,但上面的图案却是完全不相干,刚才拼凑的时候,徐老爷子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

底部的青铜柱图案是浩浩荡荡的水,示意的是海,往上的是行军图案,在往上是祭祀一样的跪拜图,图中跪拜朝向一座山,最后是一轮日、月,日月永恒,象征的是长生。

杨忻怡以前只看过爷爷指示的跪拜图和陕州得到的水纹图,结合爷爷当初说的话,她仔细的想了一会,说道:“青铜柱上应该是记载司马懿前往寻找到蓬莱仙山,最终求到长生药的事。”

徐三爷沉静片刻,点点头,道:“你的说法我同意,从古人雕刻的意图来说,大多就是记录事件。”

只是现在唯一的难题就是青铜柱上的图案没什么线索,而且没法一眼看清全图。

杨忻怡认真地观察着,希望能从上面找到什么着手点,不只是南海,如果算上整个南方,没有什么线索的话,那找起来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客厅里很安静,过了一会,徐老爷子突然开口说道:“小任!把我的工具箱拿过来。”

徐任点点头,就跑向旅店的走廊,在旁边的一间房附近,有六七个人在乘凉休息,这些都是徐家的下属。

见徐任走过来,一个穿橙色短袖的男子走上来,问道:“二少!老爷打算什么时候动手,我们去准备下海的家伙。”

“不急,你们先放松修整几天,也可以提前准备好家伙。”徐任嘱咐道。

那人点点头,然后就退了回去。

徐任跑进房间,很快就把一个行李包拿了出来,回到杨忻怡住房的客厅里,他把行李包放到老爷子面前。

徐三爷一边打开行李包一边忙说小任去打盆水来给我,旁边的杨忻怡和烟鬼都是一脸茫然不解加好奇。

“徐三爷!您老打算做什么?”杨忻怡忍不住的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