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赤岭> 第十八章:下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下葬(1 / 2)

穿过嘈杂的街道,黑壮汉子停在了一间屋子前,小门小户的,不甚起眼。

等他进了去,赤岭找了棵树,趴上墙头,就见黄符纸贴满了整个院里头,五个头骨摆在五个方位,底下用玉器加持,最中间摆了一头铜兽镇守。

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有人在用聚灵大阵。赤岭看得汗毛直立,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所谓的聚灵大阵,就是集灵气,把天地之气寄于人身上,这本是延年益寿的道法。只是,有些人看不上这一两岁,期望能够长生不老,于是,就会把五行相配的人,放置于阵中,取他们的寿,来长自己的命。这些人阳寿未尽,冤魂不散。立阵之人拿了开光神兽坐镇,这般谨慎小心,也是费尽心思了。

这法子,他也只在书上看过,犹记得师傅指着书对他说,逆天改命,终遭反噬。他们学阵法立身要直,立心要正,切不可做这等毁阴德之事。

可是,这有关兰儿什么事?兰儿已经去世,又无阳寿,他们取兰儿的尸身没有用啊。赤岭疑惑不已,注视着那黑壮汉子,走到一处头骨旁,取了锄地的工具,用力地挖起土来。

半晌,院里巡逻的都走过了两次,赤岭定神一看,忽觉一颗心落在了软软的棉花上,无处可依。

那片凤尾裙的裙角,他熟悉得很,是兰儿亲手绣的。看到此,赤岭哪还不明白,这摆在南方的头骨用的就是兰儿的!他心下气愤万分,拔了长剑,纵身跃到院中。

董易听到脚步声,抬头一看,一个怒气汹汹的人已快走到他面前。他计较两分,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忙喊了一嗓子:“来!”又恐惊动外头的人,发现阵,便不再多语,取了随身长鞭,半蹲身子迎战。

赤岭想带走兰儿,又不知这院中到底有多少巡逻的人,只能速战速决。

要什么口诀样式,能比别人更快地取命,就是他赤岭所学的剑招。

看到黑壮汉子甩鞭对战,赤岭脸一肃,花花样式,没得保命!

赤岭剑一出,诡异快捷,董易还没看清,直道不好,没由来的一慌,舞着鞭子想要断了他的招数,却听得“噗”地一声,剑入肉,心骤停,剑出身,血漫衣。

双眼睁得大大的董易,轰然倒地。此时院中巡逻的才赶到,他们拔了剑朝赤岭砍来。

还好,也就六人,看来选择这个大隐隐于市的院子,背后之人也是有所顾忌。

沾了血的剑似活了过来,招招夺命,生死立判。赤岭收剑入鞘,额上滴下一粒汗,地上躺了七具尸。

他取下黑壮汉子的包袱,把里头的东西抖落出来,一大堆衣服里包裹着一瓶药水。赤岭拧开盖,倒在他的身上,不一会儿,董易的肚子就化成一滩腥臭的水。

化尸水!赤岭丢了瓶,把兰儿的头骨小心地放进包裹里,发现剩下的躯干已爬满了蛆虫,天气热了,蝇子也成群地围着。赤岭跪倒在姚依兰面前,恨恨地打了自己几拳,满是羞愧地轻声致歉:对不住,无法护你周全。

“这世上最无用的就是对不住。人都死了,听你道歉有何用?”老鬼翘着脚坐在檐上,嘴里啐了一口,翻身走到赤岭身旁。

“你来得到快。”赤岭直起身子,把包袱背在胸前,“棺木取了吗?”

“放心,上好的柳州油沙木。保管……睡得舒服。”老鬼拍了拍赤岭的肩,示意他节哀。自从十二日前收到他的传书,他是日赶夜赶地从宛朐过来,也是巧了,才等到棺材进城,恰好他也入了开封。

“多谢!”赤岭接过老鬼带来裹尸布,把尸身包了起来。

“你出后门,往南去找义庄陈老头。我收拾完这里,晚上来找你。”

“好。”想必是老鬼去宛朐有了结果,赤岭点了点头,背起兰儿,出门去了。

残阳如血,赤岭坐在义庄的门栏上,拿着一碗面吃着。

暮色中,老鬼的身影由小及大,逐渐清晰。他和陈老头打了声招呼,也拿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坐在赤岭的身侧,吃了起来。

“脱衣服。”老鬼呲溜了一口面,抖了抖筷子。

“什么?”赤岭险些把汤呛出来。他狐疑地看向老鬼,发觉他面色不虞,好像在竭力压制情绪似的。他放下碗,解了衣带,把精壮的躯体展露在老鬼眼前。

“怎么了?”他先自己环顾了一圈,没有异样。

“转过去。”老鬼又吃了一口,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畏惧什么,只是下意识地控制不住那越跳越快的心。

很快,在赤岭转过身去的那一瞬间,他觉得全身血气翻腾至了脑,一时没了言语,只把滚烫地面塞进嘴里,好似这样就能压下去自己的冲动。

“到底怎么了?”赤岭穿好衣服,回过身问老鬼。

老鬼的手一顿,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也没有回答赤岭的问题,就开始说起了他去宛朐调查的事。

“与你分开后,我先送小竹回了项城,然后北上去了宛朐。宛朐历史悠久,世世代代住在那里的家族有很多,自然而然的,人数也不少。即使我有确切的生辰八字,却也不知是何朝代,甚至连是男是女也无法确定。如大海捞针一样,绕城转了两日。你知道我的,没有头绪,就喜欢去茶社听个书,也是赶巧了,正听到了说书人在讲唐末黄巢起义。黄巢吧,就是他们宛朐当地的人,我找了个老伯问了下,你知怎地,那黄巢生于唐元和十五年,也就是庚子年。我当时心下一算计,也没得心思再听下去,马上找了家最大的书摊,找了所有关于黄巢生平的书籍。找人生平这事,要说就是读书人比那家谱县志来得齐全,庙堂在野的一股脑儿的都能给挖出来。”

“黄巢可是生于乙酉月辛卯日?”听到此,赤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感情他们三人要杀的人是黄巢。可这黄巢早已作古,据说还是个头身分离的下场。想到此,他摸了身侧的包裹,兰儿也是这样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看了一眼老鬼,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不错。黄巢此人,的确与神女墓中所书的相符。生辰八字,对,祸乱天下,也对。我查了一番,到是得了个连对手面儿都见不了的差事,心下高兴,觉得此事了结,便去勾栏里喝点酒,听个曲,顺带陶冶情操一番。那日上了姐儿的榻,脱了衣服,忽地被姐儿夸了句背后的雕花(纹身)真好看。可你晓得我的事,自我父亲受黥刑被赶出屈家,我是在街上看见雕花店都避之不及的。可居然有一个雕花无声无息地长在了我背上。我吓得连忙起身对着黄铜镜,却只能看个模糊的影儿。我自然是不甘,就让姐儿请了个院里善描丹青的来,照着我背上的样式描了出来。”

“是什么?”赤岭的声音有他都没有察觉的颤抖。难怪老鬼方才让他脱衣服,是在检查自己有没有长出和他一样的雕花。

老鬼没有说话,从袖中掏出一张纸,递给他。

赤岭打开一看,虽说猜了出来,但真瞧见了,还是忍不住眉头一紧。他手中纸上画的,正是出现在姚村尸骨上,还有山凹处的符号——九凤困。

凤困于地,囚于笼,永世难翻身。

赤岭转头,肯定地说了句:“我也有。”

老鬼点点头,接着说道:“这符号只可能是在我们出了神女墓后才长出来。若说神女与我们建立血契,是希望帮她保卫天下安定。可她有没有算到,楚国会破灭,庚子年的黄巢是个唐朝的人,而我们却是明朝的。这中间隔了那么久,血契仍在,我们却寻不到黄巢了。”

“那要怎么除了这血契?”几百年了,连尸骨都烂完了。赤岭觉得再提黄巢也没什么用,索性把目光放在现在,后背长出来的雕花,该怎么去掉。离下一个庚子年还有十七年,难道要带着雕花在十七年后去宛朐找人?

“我发现了九凤困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第二日起来托姐儿去找了个雕花师。我瞧着他露着膀子,一手青臂十分凶悍,但花绣技术顶好,就让他想办法去了我背上的雕花。敷了半斤药,花了我二两银子,我的老君!受了半天的罪,竟淡然地和我说这不是刺上去的,自然也消不了。让我去寻个大夫,许是中毒。我自是明了这符号来得古怪,也没与他纠缠,刚想去顺天府找名医,就收到了你的信。等你这事结束,你同我一起去。”

“我俩都有,你说小竹?”赤岭问了老鬼。

“不出意外,她肯定也有。我已修书给她,让她找人检查下,如果有,我们一道在顺天府的宝济堂汇合。”老鬼想了想,离开神女墓也那么久了,要是中毒早就毒发身亡了,还能有这样吃面谈天的机会?他默默地安慰自己,希望作古的黄巢,是血契的结束。

“时辰到了。”陈老头擦了擦手,对着老鬼说了一句。

老鬼呼呼地喝完了面汤,走过去放下了碗,朝他做了谢礼。

赤岭看了看天色,又等了一会,见天边的启明星亮起,仔细地把头从包裹中取出,放进棺木中。他从怀中掏出玉笄,原是想她如锦缎般光亮柔软的黑发,配上这一支古朴的笄,肯定好看。到如今,却连一根发丝都不剩下。

放入玉笄,盖上棺,赤岭伏在棺木上温柔地说了一句:过去种种,切莫忘怀。黄泉路上,且等等我。

月出,老鬼在前,赤岭在后,抬着棺木在陈老头的掩护下匆匆出城。这次,赤岭亲自为依兰选了墓地,走上约莫半个时辰,一座山明水秀的小山包出现在老鬼的眼前。老鬼暗叹,赤岭果真算得上风水好手,这么快就找了处绝佳的墓地,也不禁感叹,红颜薄命。

遥想当初,石赤岭修书于他,说是要成婚了。彼时的他不过才十六岁吧,待他兴冲冲地拎着喜礼到了秀青山,才发现这婚竟是在赤岭师傅的卧榻前办的,而姚娘子泪眼盈盈,瞧着也才十一二岁的稚嫩模样。原是为着他师傅的临终嘱托,由他屈老鬼做了见证,匆匆行了礼,喝了点喜酒。礼成的第二天,他师傅就走了。于是乎,发了丧,守着孝,带着个娃娃媳妇闯荡江湖去了。

再见,已是咫尺天涯。老鬼的脑海中浮现起了另一个身影,好似戳进心里的针,扎得他生疼,也不愿拔出来。

花了两顿饭的功夫,面前的小土包被赤岭压得严严实实。

“不立碑了?”老鬼看着平地,虽新旧土翻过有些明显,但若覆上草木,过段时间必定寻不着了。

“你是怀疑我的本事。”赤岭把一旁的枯草树枝取了来放在平地上,又把衣袋里的草籽细细地洒在上面。愿来年春日,你这里能繁花似锦。

他亲自找的地,肯定寻得到。做成这般,是不想别人找到姚娘子吧。老鬼斜了一眼看他:“道个别吧,还有大事要做。”

兰儿活在我心里,不必拜别。赤岭深深地凝视了大地一眼,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娘子等着,为夫替你手刃仇人。”

第十九章:报仇

五月鸣蜩,月黑风高。燥热的天,开封府的夜里格外宁静,百姓躺在床上,像是块烤肉似的,翻完一面,翻另一面。扇子打个不停,身上的汗也流个没完。

睡不着的守城将许宣怀,脱了衣服,跳进灌满井水的大缸里,从头到脚那叫一个舒畅。正当他闭目养神之时,忽听得一阵骚乱,再睁眼一瞧,城中一处走了水,火势冲天,烧得周围的空气都又闷热了几分。

当他慌忙地穿上衣服,带着水龙卫,跑到最近处着火的地方,已有一大群人围着了。

“让让,让让,快救火呀!”前方小兵开路,许宣怀气愤不已,都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这火苗子都窜上天了,都要闹出人命了,怎么都能无动于衷呢!

待他冲到人群前,却也不由得愣住了。二品大官董延年的府门前的大梁上吊着他家董管家的尸身,两脚晃晃悠悠的,血滴顺着鞋子,一点,一点,落在石板上。

背后冲天的火光似一条吐信的毒蛇,凶狠地在所有人的眼中燃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