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侦探推理>游魂江湖> 第75章 洞庭之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章 洞庭之旅(1 / 2)

下了三分石,出了九嶷山,一众人算正式进入现世界。

回到永州零陵之后,方曼安排守候在酒店的中灵处成员赶回总部,向谢澹先行汇报。

而她,在征得谢澹同意后,则计划和林柷一起,跟随玉清宫一众,溯潇湘,经洞庭,过岳阳,悠游一番。

就这样,一支浩浩荡荡的游魂队伍,从永州零陵出发,沿潇湘而上,第一站目的地设为洞庭岳阳。

三十二门客、十九汉兵,以及封灵剑十二灵,出了封灵殿便不再拥有肉体之躯,所以无论吃喝住宿,在绝大多数现世人眼中,他们毫不存在。

一行人,在现世普通人眼中,不过六人。即便就六人,这支队伍还是引来多人围观。

桓玄,一个拥有肉体的古代人,身着古代宽袍,头戴冠帽,腰系玉带,再加上庞大的身躯,他出现在哪儿,哪儿便是人潮涌动。

偏偏,桓玄也从不是低调的主,甚至太不安分。

因为拥有活人的躯体,桓玄吃喝必须在现世餐馆、酒店里完成。

此人奢侈成性,穷奢极欲,每过一处,本地的高端食材、美酒菜肴,最贵的、最好的,都要尝个遍,而后才会满足。

但是,别以为桓玄吃饱喝足就没事了,此人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极高。

他一路上诗书珍宝不离手边,要读那李白杜甫、苏海韩潮一般的奇文雅句,要看那两晋和颜赵的亲笔真迹,要把玩唐宋之前的珍玩珠玉,要赏那天下罕见的佳园美竹。

吃饱喝足还要尽兴遂意,需要大笔钱财,特别是桓玄这种,动辄口不择言,说唐宋之后的珍玩字画大多不值一看,那需要的钱财更多。

桓玄身上没有随身携带的钱财。

初开始,杜玄苏林为他的吃喝埋单,桓玄只用一天,就成功耗尽了两人的钱财。

后来,王松为桓玄买单,在王松眼里,百十万根本就是小事,能结交天下英豪一般的桓玄,那才是大事。

但当桓玄决定竞拍一幅赵孟頫真迹时,王松懵了:动辄上亿的赵孟頫字画,难道要出这笔钱?

此外还有园林美宅、佳果奇树,只要看见,桓玄就想占为己有。而且,桓玄给出的理由很充分:“此地原本就是荆楚南郡地界,这是我自家地盘。”

于是,在屡屡碰壁、屡屡遭到王松拒绝支付,屡屡被园林、公园工作人员赶出之后,桓玄终于认识到钱财在现世的至高无上地位。

有钱能使鬼推磨,并非虚妄之谈,而是不争的事实。

眼见没有钱财,生活和心情都不能畅快,桓玄不得已,打起了宝藏的主意。

桓玄所谓的宝藏,并非张献忠、李自成、太平天国的宝藏,而是桓玄自己埋藏的宝藏。

末世政权败亡时,往往有藏宝的习惯,桓玄自然也不例外。

公元404年,在建康城(南京)做了80多天桓楚开国皇帝的桓玄,因为打不过刘裕大军,不得不借迁都之名逃跑。

从那时起,桓楚便进入末期。

当时,桓玄一路从建康城逃到今天的武汉附近,然后继续向西逃到巴陵(今天岳阳),最后在江陵(今天荆州)被冯迁杀死。

桓玄的桓楚就此灭亡。

但在这一路逃跑时,桓玄携带了大量奇珍异宝、金银细软,最后眼看追兵来袭,便也不得不舍弃宝贝,保命第一。

桓楚逃亡时携带的奇珍异宝便被临时分散藏匿在长江一线两岸的山中。

桓玄此人记忆力过人,藏宝之事一直记挂不忘,即便过去了一千六百多年,他还能准确记得几十处藏宝地点。

桓玄嘱咐几个门客和汉兵,提供了一处藏宝地点的详细信息,几个汉兵和门客便立即前往寻找。

果不其然,在长江边一处山岩掩藏的石门背后,几个门客和汉兵找到了一处宝藏,其中金银珠玉、铜鼎银盘,堆积成一座小山,纷纷是世间少有的珍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