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绿珠> 绿珠石崇相倾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绿珠石崇相倾慕(2 / 2)

石苞临终时,将家中巨额财产分给他的儿子们,可只分了五份,五位兄长一人一份,唯独不分给石崇。石妈妈觉得太不公平,问石苞何故如此不公?弥留之际的石苞吃力地抬起手臂,指指上天,气息微弱地说道:“吾观崇儿,吉人天相,年纪虽小,气度不凡,将来定有天赐,不受家族财物也!”

石崇听后,沉默不语。

273年,石苞病故,石崇不辞而别,只身离家,不知去向,似乎已“人间蒸发”。家中兄长们急得四处找寻,竟无半点踪影。两年后才隐约得到石崇的一星半点消息,据说在益州自谋一份文案差事,他文笔流畅,作风严谨,更由于他“好学不倦,为疾自解,”颇受益州剌史王濬之赏识。不久,王濬推荐石崇任修武县令。279年冬,晋主伐吴,王濬见石崇才思敏捷,文笔犀利,更有一身好武功,便劝他投笔从戎,跟从自己南下伐吴,以谋取一个大好前程。于是石崇便在修武县招募了五百兵士,前去王濬将军麾下报到,随王濬出征。此次王濬命石崇驰援周旨,才引出石将军舍爱骑枪挑武铜锤的佳话。

次日,杜预命石崇率一万人马南下广州、交州,自己率大军攻占沅湘。同时,王濬也从水路直下,迎击张悌水军。

无需多少时日,杜预大军已攻克沅湘,武昌守军投降。王濬水师则用火攻,烧毁了张悌布在长江的层层铁索防线,破了张悌水军,斩杀丞相张悌及左将军沈莹,俘获了东吴重臣、右将军诸葛靓,直抵石头城下。

最后各路军马合力围攻建业,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三月,孙皓不得不开城门亲自迎降,吴国灭亡,三国归晋。

且说石崇领兵南下,一路上吴军闻石崇之名,弃城的弃城,投降的投降,不到两个月,晋旗已在广州等两粤各郡县飘起。

然而交州太守马昆却拒不投降,坚守郡所龙编,誓死要与石崇拼个你死我活。

此马昆非同小可,为官一世是清风拂拂、铁骨铮铮。他祖籍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一带),系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三国时蜀汉骠骑将军马超的宗亲。他从小就对先祖马援南征交趾之壮举异常崇敬,对五虎上将马超马孟起之威更是仰慕非常。其祖父曾随卫尉马腾起兵反曹操,兵败后流落交趾。

马昆从小就有一股子侠义之气,为官后清正廉明,在百姓中颇有口碑。

石崇率兵攻龙编城半月有余,竟未损马昆分毫。昔日吴地一向太平,民众安居乐业,对战事很是反感,因而此次石崇来攻,反而激起了交州民众的守城决心。石崇听说马昆也是个豪爽而重义气之人,思索再三,决定出奇招,先兵退三十里,命帅仁代掌兵权,然后派周信进城面见马昆,要求只身进城与之和谈。

这马昆果然豪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于是他大开城门放石崇进城。

石崇来到龙编城下,只见城门正中站立着马昆,百名武士雄纠纠地排列两边。千名少女穿着鲜艳飘逸的彩裙,载歌载舞,隆重欢迎这位孤胆英雄。城门内,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群众。

马太守一见石崇,未及寒暄便情不自禁叹道:“名震三吴的虎将竟是一位翩翩美男,与吾之宗亲孟起公是何等相似!”

石崇却一把拉住马昆,低声道:“马公,季伦此次拜会,是交朋友,忘年之交,应一切从简,岂可劳师动众?”

马昆一听,哈哈大笑,连忙爽朗地一挥手:“石将军言之有理,统统撤了!”说罢与石崇携手入城,迳直去往府邸。

是夜,马昆设盛宴招待石崇。石崇得知,立即请求马昆撤去宴席。马昆赞道:“石将军真是廉洁自律之楷模也。”于是他只设便宴,请了几位官员作陪。

参加便宴的人虽不多,气氛却很融洽。岂知那交州守备余竞舟不服,趁敬酒之机突然拔剑刺向石崇。石崇也不躲避,只敏捷地用手牢牢地捏住剑身,尽管如此,利剑还是浅浅地刺了石崇皮肉。宴席上官员和侍众们大惊失色!

血,顺着剑锋浸了出来,滴在石崇的酒觥之中。

马昆大喝道:“余守备!你为何干此鸡鸣狗盗之小动作?给我拿下!”

石崇捂着伤口笑道:“余守备莫非是以剑相劝,望崇为一统江山而效命,为交州百姓而舍身么?如此……真朋友也。”

余竞舟见石崇的确勇武,自己根本不是其对手,于是眼珠子一转,丢了手中宝剑,跪地作揖道:“石将军如此大志宽宏,余某愿领一死!”

石崇言道:“余守备不必如此,只望我等能尽释前嫌,同进退,共荣辱也。”

马昆二话不说,走到石崇面前,拾起余竞舟的佩剑,往手指上一抹,鲜血滴入石崇带血的酒觥之中。他将二人滴入鲜血的酒觥中的酒一分为二,举觥明志,领交州郡全体官员降晋。两人高举酒觥,一饮而尽。

当天下午,石崇兵马进驻交州各郡县。

是夜,马昆安排石崇下榻官舍。石崇高兴异常,连夜修书上奏,保荐马昆留任交州太守,余竞舟为辅博将军。

劳累了一天的石崇刚刚歇息,却闻待从轻声来报,说是余竞舟余守备选送了两名府中面容秀美的侍女来侍奉石将军,还用精美玉盒盛了十枚南珠一并送来。这南珠非同小可,是珠中之珍品,只见枚枚如指头般大小,璀灿夺目。

石崇微笑着看看两位娇嫩妩媚的南国女子,言道:“二位美女来此何意?”

二美女羞言道:“余大人命我二人侍奉将军。”

石崇正色道:“二美女可闻到石某铠甲上的血腥么?”

二女大惊:“石将军饶命。”

石崇笑道:“无碍,你等今晚只管安心歇息。”当晚石崇和衣独自在门槛上静坐一个通宵。

次日,石崇带着二美女和十枚南珠面见马昆,他淡淡地对马昆言道:“余守备以美女珍珠贿崇,何意?”

马昆大惑不解:“竟有此事?”遂召余竞舟当面询问。

余竞舟无言以答。

石崇说道:“余守备莫非想陷崇于不义么?”

马昆怒道:“此小人所为也!”下令将余竞舟斩首。

石崇道:“马太守若重情谊,何不代崇将珍珠变卖,馈赠于穷苦百姓,以解战乱给人们造成的疾苦?”

马昆折服,遂与石崇结为八拜之交。

石崇独闯州府,只身说降马昆,拒美色拒钱财的故事传遍整个交州。说来也怪,这故事宛若明月夜撩拨人心的一支魔曲,引出了名传千古的晋代第一美女——绿珠。

吴国之时,交州设合浦郡,治所龙编。合浦郡领合浦、南平、荡昌、徐闻、毒质、珠官六县。六县中合浦县最大,南濒北部湾,东接徐闻,北与广州府玉林郡相衔。

正是合浦北面与玉林郡相衔处,有座双角山,山下一条清流蜿蜒而过,古称博白江。此地虽是山区,层峦叠嶂,山山相连,却是个远近闻名的“美人窝”。

为何名曰美人窝?相传在双角山下,有一个盘龙洞,岩洞下端,是一眼水色如黛的深潭,名叫盘龙潭。潭中有一种罕见的“妃子鱼”,谁家媳妇有幸吃了这妃子鱼,能生出如花似玉的美女来。

时间推回到三国·吴宝鼎元年春(公元266年)。

双角镇绿萝村有户梁姓人家,户主梁能是一位敦实憨厚的农民,已年近五旬其妻陆氏才身怀六甲。老两口子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看着越来越凸现的肚子,想着那即将出世的小宝宝,老俩口那个甜呀,似乎再苦的日子都是拌着蜜糖过的。

山里人有个习惯,上山劳作甚至去砍柴,都喜欢在腰间别一只靴形竹篓,它可以放置柴刀、镰刀或小手锄等小型工具,也可将在山上采摘的野蕈、草药或捉到的山蚂拐、蚱蜢之类的装到篓中。那天傍晚,梁能上山播种玉米回来,腰间别着的竹篓子却是空的,他太累了,心里又惦记着有身孕的妻子。

正当他急匆匆往家里赶,路过盘龙潭时,眼前一幕让他惊呆了:突然一阵犀利的凄风刮来,在潭中央陡然形成了巨大的旋窝,正在潭中央的一只临时扎成的竹排遭殃了,被巨大的旋窝卷了进去,只见竹排上的人连声呼救。本来平日盘龙潭就令人恐怖,如今这阵势更是让人胆战心惊。好个梁能,也顾不了许多,凭着他一身的好水性,奋力游向竹排。说来也怪,就在梁能刚抓住竹排的瞬间,风停了,旋窝消失了,梁能忙稳住竹排上的人,将竹排划回岸边。竹排上的人千谢万谢,说是受玉林郡张员外高酬金所使然,到盘龙潭打捞妃子鱼。结果是不见妃子鱼半点踪影,还差点儿搭上一条性命。

憨厚的梁能摆了摆手,劝打鱼人快快回家,自己也裹着一身湿漉漉的衣服连忙着赶了回去。陆氏看见丈夫回来,听说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救人以过,也吓得脸色煞白。忙让梁能换了干衣服,她解下当梁能腰间的竹篓,竟发现竹篓内有一条活蹦乱跳的怪鱼。梁能听到妻子的惊叹声,也凑过来看稀罕,只见这鱼重约二三两,全身白里透着一两分嫩红,无鳞,似鲶鱼却嘴无须,象黄蜂鱼但鳍无剌。梁能暗忖:这可是个滋补孕妇的好东西,他也不多言,乐颠颠地将鱼杀了,煮上一碗鱼汤,让陆氏喝了个精光。

不久,陆氏产下一女婴,眉心却有一颗淡淡的如黛珠般的小痣,当地人喜用“珠”为女孩儿取名,中年得子的老两口取夫妻二人姓氏命名,曰“梁陆珠”。

人们闻说梁能得了怪鱼,还真煮来让陆氏吃了,都说陆氏吃的便是“妃子鱼”。于是亲戚中的三姑六婆,邻里中的婶嬷姨娘,无不时刻注视着小陆珠的面相。其实小陆珠幼时并无特别之处,嘴偏大、眼偏细,肤色还呈淡紫色。正当人家渐渐对盼望和议论小陆珠是否是天下大美人的结果失去兴趣时,细心的妈妈却越看自己的女儿越漂亮,但从此却极少将陆珠抱出门去,稍大后还用纱巾将脸儿罩住那颗不知是美还是丑的小痣儿。

转眼过了十四年。

那天,马昆在交州城摆开仪仗,欢送石崇回洛阳。四乡百姓听说是英雄石崇回京,自发地拥向交州城。

双角圩距交州有百十里地,是交州通往洛阳的必经之路,早就聚集了不少人,争相一睹石将军的风采。小陆珠对石将军的英勇事迹也早有耳闻,因而一大早就随父母趁双角圩,顺便看看这位交州人们心目中英俊潇洒的英雄豪杰。

远处,“踢踢哒哒”的马蹄声来了,这威武雄壮又颇有共鸣的战马之蹄声,敲击在人们激动的心里。

座骑上的石崇果然英气逼人,他将银枪横架马背上,谦逊地微笑着向人们作揖。陆珠见到石崇了,少女的心不禁“咯噔”一下,似乎是着了魔地愣住了。十四岁的梁陆珠倒也不是什么“一见钟情”,只是像如今少男少女们对心目中偶像的无限崇拜,用时髦的话来说,梁陆珠便是石崇的“粉丝”。

不错,座骑上的石崇果然气宇轩昂,都说西晋多美男,而立之年的石将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我们别误会,不能用现今的“奶油小生”、“粉面小生”之类的标准去衡量当初的美男,西晋颇受三国时期的审美价值影响,当时少女们推崇的是长相有棱有角、五官端正、仪表堂堂的男性英雄,诸如周瑜、吕布、马超、赵云这些智勇双全又英俊潇洒的将军。因而像石崇这般长相清秀却勇武过人的孤胆英雄,更受女性们的青睐就不足为奇了。

陆珠呆呆地看着远去的石崇,怅然若失,一股莫名的情愫由然而生,她长长地叹了口气。这声叹息,竟引来了一股轻风,将梁陆珠的面纱撩开。人们随着那声叹息转身一看,都被这位轻风撩开面纱的少女震住了——莫非仙女下凡!

有诗为证:

袅袅青风撩面纱,

绝色娉婷问谁家?

一瞥三日不知味,

痴梦瑶台赏奇葩。

梁陆珠见众人目光齐唰唰盯着自己,不禁慌了神,连忙遮严纱巾,拉着父母转身便走,消失在人群之中。

人是走了,名可留下了。一传十,十传百,交州方圆数百里,都知道双角山下出了一位绝色美女,且两粤语言中,“陆”与“绿”同音,人美名也得美呀,于是“陆珠”这名字口口相传便传成了“绿珠”。

在家中,父母天天看着女儿,其实心中无所谓美与丑,长成什么样子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绿珠自己可不一样,刚开始担心自己的眉心痣是多余的赘物,加上小时候还处于“丑小鸭”阶段,所以妈妈还特意用纱巾为自己遮掩面孔。谁知这一次“青风撩面”,忽然之间省悟到自己原来并不是个丑姑娘,于是面纱也不罩了,也敢大大方方地出门活动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