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239 “有了!”(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9 “有了!”(求订阅)(1 / 2)

刚回到216,许秋就被学姐给截了下来。

“学弟,文章投掉了吧。”

“嗯,已经投了。”

“那快来帮我看看,我设计的合成路线怎么样?”陈婉清招了招手。

许秋越过陈婉清的身影,看了眼实验室的方向,韩嘉莹还在做着测试,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目光,她转过头来,两人相视一笑。

‘学妹的测试结果应该不差,那就先把学姐给安排了吧。’许秋当下做出判断,便顺着学姐的指引坐在了她的身旁。

陈婉清注意到了他们的小动作,不过没有点破,她指着ppt,主动介绍:“这次我选择的a单元是1,3-茚二酮。”

“又是新结构啊,”许秋随意应和一句,简单观察了下a单元的分子结构,说道:“茚的话,应该就是这个五元环和六元环以稠环的形式连接的共轭结构,然后在五元环上1号和3号碳原子位有两个碳氧双键(酮),这好像和我之前说的那个思路有点像……”

“没错,确实受了你的启发,这段时间我设计了好几种结构,最后留下了这种,”陈婉清轻笑,似乎对这个结构颇为满意,她翻了一页ppt,说道:“这是之后的优化路线,看看怎么样?”

“确实不错,学姐这次还真的找到一个好的结构出来。”许秋由衷赞叹了一句,随后顺应着她的思路,分析道:“在1,3-茚二酮分子结构中,五元环上的碳氧双键可以引入氰基,六元苯环上有四个位置,可以引入吸电子的杂原子,比如氯、氟,也可以引入给电子的甲基,甚至引入其他各种奇奇怪怪的基团。”

“等下,五元环并六元环、引入氰基、氟原子……”许秋惊讶道:“学姐这是把我之前提的几个意见都给包圆了啊。”

“被你发现了呀,”陈婉清笑了笑道:“历史经验告诉我,跟着学弟走有文章发嘛,当然要充分参考你的意见啦。”

“唔……”许秋陷入思索,似乎自从他进入课题组以后?学姐的科研道路就随之改变了?而且他在科研领域提出的想法和思路,大方向上通常没什么问题?此外自己身上还有天降的神秘系统?怎么感觉像是某种光环在起作用呢。

胡思乱想了一会儿,许秋晃了晃脑袋?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学姐的ppt上,这次她的重点是a单元的合成?d单元选择的是一些常见的商业化的结构单元?f8、bdt、idt等等。

许秋发现上面并没有标出a单元1,3-茚二酮的合成路径,便好奇问道:“对了,这个材料的合成难度怎么样?从结构上来看应该不难吧。”

“不难?可以通过邻苯二甲酸合成,也可以直接从试剂商买到,”陈婉清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要是想对结构进行改性的话?就需要从初始的邻苯二甲酸开始引入各种基团了。”

“分子结构简单,就算从原料合成?也不会多太多步骤,可以很容易的把反应控制在六七步之内?这样可比之前c1/c4系列动辄十几步的反应容易多了。”许秋分析了一番,又看了一遍学姐的合成路线?他点点头道:“总体上我没有意见?只是学姐打算怎么命名呢?c5?”

“换了新体系,我打算重新开始,”陈婉清嘿嘿一笑,“这回我要从ch1开始命名。”

“行吧,你开心就好。”许秋扶额,不过转念一想,这种命名方法确实挺实用的,像他的3d-pdi体系,现在材料的名称非常的长,以后要不要也用x1、x2之类的试试?

……

在魏老师和学姐那边耽搁了不少时间,等许秋到实验室找学妹的时候,她的测试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

没等他出口询问,韩嘉莹就主动绽放笑容,开心道:“这次器件的效率非常高,师兄的体系最高有6.48%,我的体系也有6.21%呢~”

“器件性能这么好呀。”许秋表面做出一副惊喜的样子,内心却在嘀咕着:‘效率的偏差为什么会这么大?’

‘按照我之前报给她的条件,我的体系最高效率应该在7%左右,现在只有6.48%;学妹自己的体系应该在6%左右,现在是6.21%。以往几次实验,我按照模拟实验室的条件在现实中重复一遍,效率的理论值和实际数值并不会差距如此之大。’

‘而且,在这次的结果中,对于几种不同的体系,有的性能小幅下降,有的性能却小幅提升。这显然不是器件制备中某个通用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问题多半还是出在有效层的制备上。’

想到这里,许秋突然问道:“学妹,你在旋涂有效层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发生?”

“异常情况,唔……”韩嘉莹微微皱眉,思索了一会儿,随后摇了摇头说道:“好像没有啊,就是正常的旋涂,得到的薄膜也是均匀、光滑的,不过加了溶剂添加剂dio以后,薄膜的颜色会发生一些变化,师兄为什么忽然问这个问题,是哪里不对劲吗?”

“那倒没有,我最近在考虑怎么进一步改良器件的加工条件,看看你有没有什么发现。”许秋随口找了个理由应付过去,暗自思忖:

‘薄膜颜色变化,我之前也有注意到,薄膜的厚度以及显微形貌的改变均会导致其表观颜色发生改变,只是这种颜色的变化和器件性能之间,目前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对应关系。’

‘也许问题不是出在旋涂步骤,而是更早的溶液配制阶段,亦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

‘不是没有可能,这次器件制备全程都是学妹在负责,我忙着改综述并没有全程旁观她的实验过程。’

‘那么这次器件效率异常的原因,多半是我和学妹实验操作存在差异的缘故,毕竟模拟实验室中摸索出来的实验条件,是基于我本人操作习惯的。’

‘至少也算是得到了一个粗略的实验结论,pdi体系对于实验条件的敏感性很高,一模一样的实验条件,只是换了个人而已,结果却大不相同。’

‘不过,理论上这批器件是学妹首次制备的,我明面上是不知道太多信息的,因此即使现在出现异常也不能问太多,背后的原因还是要自己来探究,可现在进入模拟实验室不太方便,还是等晚上回去再说吧。’

接下来,韩嘉莹一边测试,一边和许秋聊天,很快把剩余的几片器件测完,并没有更高性能的电池器件出现,结束测试后,她把五个体系中最高性能的电池器件做好标注,保存到专用的盒子中。

出于成本控制方面的考虑,实验室里的ito基片都是循环利用的。

不过高效率的器件不在此列,它们会暂时保存在专门放置ito基片的泡沫盒子里,为了方便查找,还会用记号笔在器件背面的边缘处,标好测试时间,以及效率的数值。

直到文章发表过后,或是同体系有更高效率的器件诞生,才会把它们统一取出来,回炉重造。

拷贝好实验数据后,许秋随手把存放高效率器件的泡沫盒子、学妹用剩下的溶液,以及她的实验记录本,复制到模拟实验室中。

随后,两人返回办公室,他们把到手的数据分开,各自的体系交由各自负责,这是为了能让两个人都有数据可以汇报。

用origin软件绘制好j-v曲线,再搭配上一张光电参数表格,以及一张合成路线图,复制到模板中,组会ppt便完成了。

有不错的效率数据支撑,制作压力并不大。

做好组会ppt后,许秋没有多留,招呼韩嘉莹,两人提前离开实验室,大约早退了一个小时左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