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玄幻魔法>剑问天外> 第二十一章 八岁的文武状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八岁的文武状元(2 / 2)

第二天上午考诗词歌赋,下午考“论”。就是结合经典议论朝政利弊。雷阳国强调通经致用,就是要学以致用。考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观点。雷阳国也不会因言获罪,只要考生不是故意唱反调就行。

子明在下午的论考上稍微费了点心思,也早早出场了。

七天后,兵部礼部两部一起放榜。两部各有一百名考生上榜。在两榜上同时出现名字的有二十名。

子明不出意外,两榜第一名列榜首。吴燕桂也赫然在列。武榜上也有洪颜图八品武师,慕容海七品武师在列。

由于同时在两榜上有名字的占了名额,为了凑足两百个名额,两榜后面又各增加五个名额。

这十个人本来以为自己就这样仕途到头了,不由心灰意冷。哪知很快就在副榜上看到自己名字,又欣喜若狂。这人生中悲喜反转的剧情不过如此了吧!

这两百名贡士已经是朝廷新贵。两部各自举办了一个庆功宴会,子明作为双榜第一名,得两头跑。

半个月后,殿试开始。

贡士们都有统一的正六品官服加身,参加殿试必须庄重礼全。

殿试在龙禁城内极和殿内举行。子明穿着给他特制的官服走在最前面。这个两百精英中年纪最小,身材最矮的小孩,走起方步来有模有样。

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一脸恭谨。他在文武双考中的表现已经家喻户晓。大家心里都知道,五百年一出的文武状元就是他了。

虽然还没有经过殿试,但子明前面的优势太大了。加上殿试就是皇上钦点前三甲,皇上对子明的期待与维护,只要是混过官场的,都不会看不到。

殿试主要是“策”试。要求贡士不光对国内政治民生建言献策,还要对国际形势分析谋划。

其中司徒德最担心的就是与出伦国的关系了。

子明做“十策”,其中有五策专门论述了对出伦国的战略国策。

这十策深合司徒德心意,更加有建设性的观点。

司徒德朱笔一挥,在子明试卷上批上“状元”两个红字。

五百年一出的文武状元在司徒德朱笔下得到实现。司徒德也为自己能看到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无比兴奋。

吴燕桂平时经常与子明在一起讨论时政,所做的策论虽然不及子明全面深远,但也相差不远。

司徒德看到吴燕桂年青秀丽,文笔也合心意,又是朱笔一挥,榜眼就给了她。

探花被二十岁的慕容海夺得。他英俊潇洒,气态不凡,又是双考榜上有名的文武全才。

像这样全凭皇上喜好的殿试,有时候颜值真的很重要。历史上曾经出现才高八斗的饱学之士因为相貌不佳而无缘殿试者,不足为怪。其他五十五名进士,都是司徒德凭着第一印象一一朱笔勾出。那些策论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可比性。

当然司徒德也会平衡各省的利益,不全是乘兴而为的。名单早已经有了预拟。

像武榜眼就给了北域洪家的洪颜图,武探花就落在西域欧阳家族的欧阳雄头上。这都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

当初子明与吴燕桂在马车上的戏言,现在一一成真。

接着是一系列的庆典活动。

首先是在雷阳城落雁塔顶层功德碑上留名。这是雷阳国建国两千年来历届三甲进士留芳千古的圣地。

然后是名苑折花。这时已经是十月,正是寒牡丹开放季节。折花主要是由探花来采摘。将牡丹园中开得最艳的三朵摘下,分别插在帽子上。

最后是骑白马夸官三天。

北方到了十月已经寒意渐浓。但雷阳城这几天热火朝天,喜气洋洋。沿街两边都披红挂彩,万人空巷。大家都涌到街上,瞻仰五百年一出的文武状元风采,五百年一出的女榜眼仪范。

吴神医站在人群里,静静看着显得特别美丽高贵的女儿,眼睛渐渐湿润。他心里说:“要是你娘能看到这一切,该有多好。”

孙老武师与刘泰山武师也是一脸激动骄傲的看着小少爷。感到自己这一辈子没有白活,子明的荣耀就是他们的荣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