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大明从揍了武宗开始> 第216章 选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6章 选官(1 / 2)

京师的这些事情,张浩自是不知晓,别看倭寇和海盗都除去了,但需要处理的事情却依旧不少。

最紧要的便是,整个浙闽之地所有府衙的位置基本上都已空出来了,要想让这些衙门平稳运转下去,必须选拔重新补上官吏的。

为避免重蹈以前的局面,在选拔的时候自是得多家留心才行。

对于此事,张浩直接上了折子,请王守仁协助。

王守仁进士出身,却有着超乎这个时代的想法,尤其是在见识了东山那些先进东西之后,也觉着为官者不仅仅是需要精通四书五经等那种仁义礼智信方面的东西了。

毕竟即便明白这些东西,最后在行事之时也不见得会遵从。

这段时间,慕名前往东山书院学习的书生并不少。

这些人能够投靠到东山,自是家族根基不深之人,他们在东山书院见识了一种名为科学的东西,在王守仁的感染下,明白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并非来自虚无缥缈的鬼神,而是本身就存有一定的定理,更认同东山书院学生所研究的那些东西是能够造福于世人,绝非他们以前所言的那种奇技淫巧之术。

有了这些人,填充浙闽之地的空缺也就容易许多了。

就在杨廷和给张浩出难题失败之后,朱厚照很快下达了第二道旨意。

从东山书院选拔士子,补充于浙闽之地的空缺当中。

这个消息一出更加让人大跌眼镜。

谁都知晓东山书院那些人皆都是什么人。

那里的那些人皆是些贫寒子弟不说,而且都是屡次不地之人。

整个浙闽之地空缺那么多,东山书院的士子能有多少,说是选拔几乎人人都能被补充进去。

杨廷和正因他遣出的书生落败之事烦闷之时,突然又爆出了此事,若真像朱厚照所说的那般,把浙闽之地皆交于贫寒书生手中,那那些商贾出生的子弟可就彻底没有话语权了。

现如今整个朝中,浙闽之地的官员占据了大多数,直接安排贫寒子弟去浙闽等地为官,引起的不满自是更为强烈。

朝中吵吵闹闹的风声,朱厚照自是能够听在耳中。

张浩不在,朱厚照便直接召见了具体负责此事的王守仁。

王守仁当初因与刘瑾硬刚,被调往了南京。

后来张浩扳倒刘瑾后,直接举荐王守仁做了都察院的左佥都御史。

再到后来,随着东山一步步发展壮大,王守仁直接辞官只在书院做了个院长。

现在的王守仁对书院的了解可比张浩强太多了。

“王卿,以东山书院的学生补充浙闽之地的空缺,可有把握?”

王守仁对各方面的事情都极有信心,对朱厚照这个不确定的问题,直接回道:“这些学生文章虽不华丽,却懂爱惜民力,在东山书院学习几月见识了东山的发展,对朝廷将要实行的新政也持有支持态度,不妨让他们去试试。”

朱厚照敢做这个尝试,就是因为豹房从东山书院送来的那几人,协助他批阅折子做的可谓是得心应手,已有一段时间,从未出现任何差错。

“那便让他们试试去,朝廷科举还有段时间,浙闽之地这么多位置上不能一直空缺着。”

朱厚照支持,王守仁也显得颇为高兴,兴冲冲回道:“谢陛下!”

朱厚照本就是喜欢冒险之人,现在出现了希望,他更没有理由不支持了。

朱厚照的旨意下达后,东山书院对于此事早就传的是沸沸扬扬了。

瞅着王守仁回来,一拥而上围上了不少人。

这些人之所以投靠东山书院,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仕途不顺,想在此获得条出路。

当然也有人是因王守仁的名声而来,支持王守仁格物的思想。

这些人与东山书院的一些匠人融合在一块,在他们每次试验之后,无论成功与否皆都记录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