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大明从揍了武宗开始> 第182章 我也想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我也想飞(1 / 2)

回了北镇抚司,张浩也见到了这批所谓的假铜钱。

这批铜钱虽是弘治通宝却并没有丝毫的磨损,就弘治通宝那四个字都还有些铬手。

如此崭新,一看就是刚开始流通的。

现在都已经正德二年了,弘治朝的制钱财刚开始流通,这疑点可就太多了。

不过倒也也可能是有人收归了弘治朝的铜钱,现在需要急用而拿了出来。

这样的情况也有可能存在,毕竟小农经济下,那些大户不管是吃的用的乃是是穿的自家自给自足的。

衣食住行都没有需要花钱的地方,拿到朝廷刚铸造出来的铜钱只能是放在库房里发霉了。

张浩端详着,陈同又拿出了一枚早已经磨损的光滑发亮的弘治通宝,道:“指挥使,这是市面上正常流通的弘治通宝,你瞧这枚,除了在磨损上有些问题,色泽重量都有问题。”

顺着陈同的思路,张浩又仔细检查了一遍。

片刻的功夫,提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想法,问道:“你说,有无可能是有人把东山商行在市面上所发行的正德通宝经过回炉重造后,在里面加入了杂质又弄出来的这些?”

正德通宝提炼的很纯净,算是市面上含铜最高的了。

若是再把那些含铜最高的正德通宝融化掉后,加入些杂质,重新熔铸,完全可以把原本的一枚变成两枚。

如此一来,也将会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张浩的猜想很快得到了陈同的赞成。

陈同带着几分气愤,骂道:“真有这个可能,这**商,指挥使你这里费劲辛苦减少铜钱里面的杂质,他们为了牟利,却想尽办法在里面增加杂质,真是可恶。”

张浩手中把把玩着手中的假铜钱,道:“此事定得好生查个水落石出,经手了谁,定要追根溯源查到源头。”

流通了一圈之后,握着这些铜钱的已变成了普通庶民。

以前的铜钱铸造本就存有很大的弊端,每批的含铜量更是参差不齐,朝廷对此都不能有一个标准,又怎能依靠普通庶民区分哪是真哪是假的。

“明白,指挥使,属下马上就去查。”

遣走了陈同,张浩又找到了史开诚。

史开诚作为锦衣卫的元老,一些特大事情之上,还得是找他来解决的。

史开诚着实够大度,自张浩接任锦衣卫后,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安排给了罗光和陈同。

史开诚对此倒也不见有不高兴,每日都是安安分分做好自己的事情。

不仅不会刁难陈同和罗光,每次在他们面临解决不了的难题之时,史开诚还会毫无私心的帮他们解决。

其实,不给史开诚安排活儿干,真不是张浩不信任。

只是因,安排给陈同和罗光的那些事情太小,并不值得动用史开诚这把牛刀。

眼看着就要对倭寇用兵了,那些倭寇虽不成气候,却也让大明为难了将近上百年。

不管怎么说,此事绝不能掉以轻心。

可以的话,还是得安排一个能征善战的老将的。

“史镇抚使。”

张浩一进史开诚的公房,便主动喊了一声。

史开诚也是个别扭的人,私下里虽说对张浩的吩咐也能办的尽心尽力,但表面上却永远都是冷眉冷眼的。

张浩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只要是能把事情便好,其他的并不重要。

张浩进门,史开诚态度虽不好,却还是主动给张浩倒上了茶。

张浩端起茶杯,也没喝,直接开口道:“有个事情怕是需要劳烦史镇抚使亲自跑一趟。”

史开诚瞅了一眼张浩,也不见矫情,直接道:“指挥使有事吩咐便是。”

张浩这才喝了茶,带着几分神秘,道:“倭寇阻挠在海上百年时间,抢夺我沿海百姓,使我沿海百年不得安宁,永久解决倭寇之问题势在必得,可那些倭寇神出鬼没,想要洞悉其动向并不容易,请史镇抚司亲自跑一趟,详细那些倭寇的动向,了解那些倭寇与官民百姓勾结之具体情况。”

史开诚身为北镇抚司镇抚使也是有雄心壮志的,当然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