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文唐> 802 会议和甲骨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02 会议和甲骨文(2 / 2)

……

岳山继续说道:“好了,我们再说第二条铁路。”他手中的长杆在地图上画了一横,从东画到了西域。

“从大唐东部修筑一条直通西域的火车,我知道地形复杂一路充满艰难险阻。但这条铁路对大唐同样重要,必须要修。”

“不过可刚才一样,可以先把路线设计出来,分段去修筑。”

……

“三横五纵……这是朝廷对大唐的铁路总规划,大家可以先设计好。把一路上遇到的困难都写下来,然后一一解决。”

“暂时无法解决的,还是那句话,铁路可以一段一段修。”

“除了这三横五纵主干线,还需要修筑许多的支线……”

“第一期工程辽-南大铁路和贯通西域的铁路,同时设计同时开工,其他铁路可以延后。”

会议开始主要是岳山介绍朝廷对铁路的规划,给大家布置任务,把这些说完和他们三个领头的就没多大关系了。

他们只负责下达命令,具体的事情都是下面的人商量。

之所以三个人一起出现在这里,只不过是为了表示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当岳山把任务布置下去之后,三人就各自离开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都是大忙人,哪有时间在这里磨叽。

铁路的设计工作也不是那么简单,没有几个月的论证是拿不出具体方案的,也急不来。

之后的一段时间岳山就过起了三点一线的工作。

家----书院----博物院。

不过他都是当甩手掌柜,事情都交给下面的人去做,自己只是坐镇,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出面。

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构思汉武大帝该怎么写。

就在这个时候,渭水学报联合其它四大学报联合印发了甲骨文专刊。

几经拖延的特刊总算是问世了,本来是决定上一期发行的。结果王绩临时改变主意,决定等《甲骨文汇编》一起上市,才拖到了这一期。

只存在于民间传说以及周朝部分书籍里,而没有任何实物证明的殷商居然问世了,而且还是文字。

不出意外,这篇特刊发布造成的震动堪比小行星撞击地球。

这已经不是学界的事情了,整个国家都震动了。

有相信的,有不信的,但不管信不信都希望能了解更多的相关消息。

本期的学报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后来甚至被加价好几倍乃至几十倍转卖。

报纸上有甲骨文的发现经过和考古挖掘过程,已经破解过程,所有参与破解的人的名字都标注的一清二楚。

而这个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当代古文字的研究专家。

这个消息的可信度顿时就拉满了。

然后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更加具体的信息,《甲骨文汇编》这本书瞬间就成为全国最畅销的书籍。

铁证如山之下纵使某些人嘴硬也改变不了事实,甲骨文真的出现了。

大家一边研究甲骨文,一边思考这个消息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正面影响报纸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证明了殷商的存在,通过文字了解殷商的风俗习惯什么的。

政治意义上,这玩意儿在贞观朝出现,那就证明大唐乃天下正统。

这是在国家层面上的意义,在个人和家族方面呢?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某些自认为自己掌握着对先贤书籍注释权的家族和个人都慌了,你们不是要复古吗?那好呀,我们一起来复古,看谁的更古老。

其中最慌乱的莫过于世代治《礼仪》的那几个家族。礼仪是周礼,人家直接搞出殷商礼仪来了。

最高兴的莫过于新学派,你们这些守旧残党不是天天喊着我们曲解先贤本意吗,现在轮到我们说这样的话了。

甚至我们都可以直接否定你们家传的学问。

新学派的学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在学派内的核心大佬的默许乃至怂恿的情况下,年轻一代开始向古学派发起了进攻。

朝廷在这方面的反应也不慢,满朝文武歌功颂德,说皇帝顺天应命殷商古物才会出土。

可以说李唐王朝的合法性再一次得到确认,而李世民所推行的各种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也得到了确认。

即便某些以前存在争议的策略,这会儿也没人再敢于置喙。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但就眼前来说利大于弊,毕竟李世民脑子还比较清醒,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不过很快大家就发现,宣传殷商遗迹和甲骨文最卖力的既不是新学派也不是朝廷,而是贵族阶层。

已经不是口头支持,而是真金白银支持,不少权贵甚至出地出钱建立甲骨文研讨会。

一开始大家还很奇怪,后来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殷商是封建制度啊,它的问世岂不是证明大唐分封正当其时,是受到上天认可的吗。

谁还敢反对分封?

岳山知道这一点的时候都有点哭笑不得了。

不过也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就是很多人开始打殷商故地的主意。岳山不害怕古学派出手,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最终都是为了研究甲骨文。

最怕的是盗墓贼和那些所谓的收藏家,这才是最该死的群体。

虽然朝廷已经对岳山指定的,几个前世主要的甲骨文出土点进行了保护,但久守必失啊。

还是要抓紧发掘才行。

不知不觉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时间已经来到了年尾,天气逐渐变得寒冷。

万物凋敝,大家也准备稍稍休息一些时日为来年的劳作积蓄力量,同时也开始准备过年。

岳山也是如此,基本很少出门了,连书院和博物院都很少去了。天天窝在家里,陪伴家人写写书,日子过的还算惬意。

这一日天上下起了大雪,他正带着孩子们在外面打雪仗,赵蒙顶着雪找了过来。

“夏国公,圣人请您火速进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