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文唐> 第三十六章 封爵(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封爵(2)(2 / 2)

掀开第二个托盘,里面有十串铜钱。这个岳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圣旨上说了‘赏万金’,这就是那万金。

他倒是没有犯万金就是一万两黄金这样的低级错误。古代铜也被称为金,万金就是一万枚铜钱。

要是万金真的是万两黄金,皇帝动不动就赏万金,国家财政还不分分钟破产啊。

十串铜钱就是十贯,每贯一千枚正好万金。

这是岳山穿越至今见过最大的一笔巨款,难免多看了几眼。岳二娃比他也好不到哪去,眼珠子都瞪直了。

打开第三个托盘,里面是各种文书以及一方官印。岳山翻开文书看了看,连猜带蒙了解了上面的内容。

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因何事被封爵,爵位是什么,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还有正式的官身证明等等。

官印不大却沉甸甸的,应该是铜铸的,翻过来上面刻着龙首山男之印六个篆书大字。

严格说起来,这些文书和官印才是他成为男爵的凭据,比圣旨还具有法律效力。

第四个托盘上面是一本薄薄的文书。岳山拿起来翻了一下,发现是地契。他这才想起贵族是有永业田的,男爵有五百亩,可以世代传承给子孙后代。

不知不觉他都成小地主了。即便以后他一无所成,也能凭借这五百亩地过上富足的生活。

岳山看了一下,这五百亩地就在离四姓坪不远的地方,非常便于管理。

说实话他还真怕李渊把他的永业田封到偏僻的犄角旮旯里,那样的话短时间内他还真没有精力去管理。

第五个托盘同样是一本薄薄的文书,岳山有些好奇了不知道这上面写的又是什么。

打开一看发现居然是一户户的人名,关键是他还看到了岳有、陈怀、冯箩筐、岳二娃等人的名字。

这是……岳山想到了一种可能,心脏砰砰砰的乱跳起来。这不会是自己的食邑户册吧?

不是说秦汉之后贵族已经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封地,所谓食邑也仅限于税收吗?到了宋朝更是折算成俸禄。

最最最关键的是,难道自己的食邑是实封?这太夸张了吧?岳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

要知道很多公候名义上食邑三千五千一万户的,那都是虚封,实际上能享受的食邑可能只有几百户,几十户,甚至干脆一户都没有。

他一直以为自己这个男爵的‘食邑三百户’是虚封,可是这一本户籍册却告诉他,他的三百户完完全全是实封。

这太惊人了。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那李渊这次的封赏就太重了,重到了让很多公候都侧目的程度。

但岳山并不知道,他其实关注错了重点。这份封赏真正有违常理的地方不在于实食邑三百户,而是他的食邑就封在了大唐朝国都长安城长安县。

要知道在唐朝有一个国策:名山、大川、畿内之地皆不以封。

虽然这项国策只在初唐有用,后来名存实亡。但此时恰恰是李渊朝,初的不能再初的初唐。

李渊不惜违背自己制定的国策把他的食邑封在京畿之地,必然有着他的谋划和诉求。

然而岳山对此一无所知,这场封爵对他到底是福是祸还言之尚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