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_26(1 / 2)

用尽各种手段让小燕子的流产。

两个格格本就对永琪肆意宠爱小燕子和小燕子的狠辣刻薄恨不得小燕子横尸街头,这下收到太后的授意,更是放开手脚去做事了。

永琪对小燕子怀了他的孩子很高兴,想着两个人虽然没有名分,却是有了爱情的延续,此时更是小心翼翼呵护小燕子。而小燕子本就是闲不住的性子,虽然永琪三申五令要婢女和侍卫好好保护小燕子,也挡不住小燕子的折腾和两位格格暗中配合下暗手,终于还没让永琪彻底高兴开孩子就没了。前后也不过半月时间,永琪大喜大悲之下,虽无奈更愧疚,也对小燕子更加上心了

太后暗松了一口气,便更加用心关注着选秀了。

四月,兆惠大胜回京,带着一众回疆贵族在三阿哥和十二阿哥的迎接下进了宫,皇上派三阿哥和十二阿哥去犒赏三军,并在乾清宫接见了回疆贵族。

弘历与回疆贵族在翻译的帮助下接受了回疆贵族友好和臣服的诚意,并表达了大清和平统治的愿望,于是达成统一的弘历和回疆贵族进行了欢宴。

弘历携着景娴坐在至高的位子上,边和景娴说话边应付着回疆贵族们,难得图尔都等几个和卓首领都精通汉语,倒也相谈甚欢。宴会上,阿里和卓在儿子图尔都的示意下,让含香艳舞一曲之后向弘历献上了含香,再次表示友好和臣服。弘历当然不会拒绝,身为皇室中人这样的政治联姻无可避免,也不想避免,更是要运用的得心应手,因为这是以小换大的交易,不就是送公主去蒙古各部落和亲的目的麽

弘历瞥了一眼含香,含香的详细资料早已由粘杆处上报。长得的确不错,玉容未近,芳香袭人,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但是,与男人私奔了七次的女儿,阿里和卓还敢献上,呵,真当朕是色欲熏心了麽且不说朕深爱着景娴,即使没有景娴,比起这样空有姿色的不贞老女人,大清还真的多的是年轻漂亮的贞洁女子

倒是含香,原本以为要将她进献的大清皇帝已年过五十,肯定长得一副大腹便便、虎目熊背的模样,满目忧色,心中大有不甘,还不如她看不上的蒙丹呢却没想在大殿之上一见,只见大清皇帝气宇轩昂、丰神俊朗,更是有一股天子的尊贵,只这一眼,含香便芳心大动,爱上了这位看起来如此年轻的大清皇帝,于是起舞之间更是带着妖娆和撩拨而一曲舞毕,跪伏在皇帝脚下,抬头时瞥见风华绝代、雍容华贵的皇后,只见皇后眉目之间神色淡然又显高贵,看起来却只有二十五六的年纪,明明听哥哥说皇后已经年过四十了啊,可现在面容居然比她还年轻漂亮,含香看向景娴的目光中便带上了一丝嫉妒和暗恨。

弘历不动声色的将含香对景娴的嫉妒和暗恨收在心里,当场封了含香为和贵人,赐住延禧宫偏殿,危险的人自然要放在一起,便于掌控他可不能让他的景娴有一丝危险。

之后,弘历下旨,令回疆贵族在京居住,并派使者接他们的家眷来京,封图尔都等为一等台吉

、满宫春色

乾隆二十六年大选秀女结束,皇上下旨,赐左都御史观保之女索绰罗氏为五阿哥永琪之侧福晋,赐大学士尹继善之女章佳氏为八阿哥永璇之嫡福晋,另王氏为侧福晋。塞桑根敦之女博尔锦吉特氏和满洲正白旗人都统四格之女汪氏进选后妃。之后,封博尔锦吉特氏为多贵人,赐汪氏为永常在。

太后一看永琪已指了婚就放下一半心,责令内务府尽快督办五阿哥婚礼。因为这次五阿哥和八阿哥同时指婚,内务府和礼部忙得都跳脚了,如今已掌管礼部的大阿哥更是忧心忡忡,就怕没搞好自己弟弟的婚礼,受太后责罚。

看着永琪婚期将近,太后心情却未见轻松,因为皇上已经多年未出子嗣了。

其实弘历在秘密立了永璂为储君之后,就不再打算有子嗣出生,一来是已经确定储君人选,他必定竭尽全力保护和培养永璂,二来是不想造成康熙末年九龙夺嫡的惨况。所以,在内务府例供给后宫女人的香料里全部加了避孕的药物,只有景娴的咸福宫除外,若景娴能再为他生下孩子,他高兴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让她避孕。

而景娴则是因着儿女双全,自然不会再有生育的念头,所以每晚都是尽力双修,因为弘历这几年几乎都宿在咸福宫,情事频繁,所以功力精进尤为神速,以她刚过四十的年龄,如今修炼功法已达到化神前期。而让她最满意的就是心境的提升,不知是否是慧根将齐的缘故,总之在每一次进阶的时候都比之婧娴时轻松不少,而且几乎不会出现心魔反噬的现象,修炼的时候特别能清晰感觉到根基的稳固。对于那个神秘声音所说的慧根她也不清楚,也不知道到底要如何才能补齐,但是每次心境的改变心里却是清楚的,尤其是生下永璂和珏之后,内心更显豁达和淡然,不再执于回北捺大陆,多出了些游戏人间的心态。或许,所谓的慧根就是她在北捺大陆缺失的亲情和爱情吧虽然她如今也没有生出对弘历的爱情,但却切切实实的体会着、拥有着弘历刻骨铭心的爱,所以,她也愿意把他当亲人、当伴侣,陪他走完这短暂的百年。

但是太后冷眼看着弘历越来越宠爱景娴,比之当年高氏更甚,所说帝后和谐是大清之福,但皇后独占皇帝就是不贤惠。而且景娴这么多年下来,都未见其色衰,更是显得跟着弘历时间长的妃子残花败柳了在太后无数次明说暗喻之下,弘历防着太后对景娴出手,所以只好同意给后宫的妃子都提提位分。

纯贵妃在和嘉大婚之后不久便已病逝,所以现在后宫的两个贵妃之位都是空缺的,四名妃位上也只有剩下舒妃和忻妃,晋封的消息传出,后宫又开始蠢蠢欲动。

一月之后,弘历下旨,册封舒妃为舒贵妃,册封忻妃为忻贵妃;晋封循嫔为循妃,晋封婉嫔为婉妃,晋封颖嫔为颖妃,晋封庆嫔为庆妃;晋和贵人为容嫔,晋多贵人为豫嫔,晋柏贵人为怡嫔,晋钮祜禄氏常在为诚嫔,晋平贵人为恂嫔,晋索淖洛氏常在为恭嫔。另外又赐了几位贵人、常在和答应,其中就有新赐的永常在被晋为永贵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