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钟南山传> 第四十四章 相信中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 相信中医(1 / 2)

他惋惜:老祖宗留下的中医精髓、浩如烟海的治疗经验,大多数离循症医学只差一步。

中医,为何偏偏突破不了这个瓶颈……

他的手触摸病人的肩、下颚、胳膊、脖子,捏病人手臂上的肌肉,捏腿和脚,看手指头,尤其是观舌象;还有最关键的——用听诊器听诊,无论在门诊还是查房。这每一个细节都是他对病人的病情做出诊断时不可或缺的,而这些诊断方法,让很多人联想到中医。

钟南山身为西医,堪称大医。而且,因为曾经非常用功地自学过,所以,他了解中医。捏病人的肩和胳膊,是由于很多病人的得病时间已经很长,检查其皮下脂肪和肌肉的弹性,判断是否营养不良,还是近一阶段才消瘦,他一摸就知道了。原来就瘦而现在不瘦,或者原来不瘦现在瘦,他是完全能摸出来的;因为皮下脂肪松弛,或者皮肤松弛,感觉完全不一样。这些与病情的发展有关。

他对病人的一系列触摸,都是在“触诊”。比如有一些恶性病,是突然发病的,人会在短时间内消瘦。

以前在西医门诊,有的医生给病人做叩诊。这种方法当然早就过时了,但是为什么现在有的时候还在做呢?实际上,这个时候有一些心理辅导的作用:给病人叩诊,检查一下,病人就感觉到医生真的在给自己检查。叩诊能够解决多大的问题?辅助诊断的作用的确是有的,而且时常为最终的诊断提供非常有力的参考。但是,确诊病人患病的程度,其实x光一检查,结果就出来了。所以,西医医生的触诊,实际上,除了发现一些明显的病变外,更主要的是给病人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医生真的看过我了。至少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是有意义的。

这是钟南山对触诊的描述。

他说:“为什么有的时候病人非要把我叫住,因为听一听,他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他觉得你在检查他,你在关心他。”

钟南山历来重视触诊。比如在检查病人的前胸时,要观察有没有蜘蛛痣。血管扩张以后,周围有一些毛细血管,医生把它按一下就白了,一放开,血管就又显出来了,一条一条的。中间有一根扩张的血管就像蜘蛛的身体,周围有一些毛细血管,就像蜘蛛的脚。如果皮肤上面有很多蜘蛛痣的话,这个病人可能有肝脏的问题。

这些都是很普通、很简单的,但这些蛛丝马迹恰恰对辅助诊断起作用。

钟南山说到中国古人诊断病情的方法,古代没有x光片。所以,他的触诊就融汇了中医的学问,是从中医得来的启示。

钟南山是中国的西医专家,但是他对病人进行诊断的言与行,会让人联想到中医的精神,比如望、闻、问、切。

中医的大德,在他的身上也同样体现,比如他说:“为什么我不戴口罩呢?我只要能够不戴就不戴。我觉得,这样可以拉近我和病人的距离,没有交流的障碍。戴着口罩是不一样的。”

钟南山让病人张嘴“啊”的时候,他会下意识地先做一个示范动作。

中医观舌象,他也观舌象,看舌头的颜色和舌苔,看消化系统有没有问题、是不是有一点缺氧。他认为,现在的医生好像太过于依赖器械检查,这是不行的,至少和病人的沟通,被削弱了很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