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钟南山传> 第十七章 凯旋回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凯旋回国(1 / 2)

爱丁堡张开怀抱挽留他;已经成为朋友的弗兰里教授,对他的高度评价令他落泪。然而,钟南山决然挥起缓缓作别的手臂。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海外游子”令人羡慕到什么程度?几乎就是“天外来客”的代名词。当时的钟南山,完全有机会留在国外。

爱祖国、爱人民,不是口号,而是要有具体行动的。钟南山像一棵屹立在山巅的松柏,深深扎根在祖国的土壤里,任电闪雷鸣、风吹雨打,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从不动摇。将不堪化为欣慰,这就是他面对困境的能量,也是他力争改变并且努力向前推动的能量。

钟南山说,他的很多亲朋好友一有机会就想方设法出国,身边能“把酒话桑麻”的人越来越少。他们走后,在国外生活得很好,车子、房子、票子等衡量物质生活质量的指数,都比钟南山的高很多。有人对此很羡慕,觉得钟南山要是出去,可能会活得更好。钟南山却认为,满足于物质享受的快乐,远远比不上精神的富足。

钟南山说,他要的是事业上的成就感、精神上的充盈和踏实。

1981年11月18日,这是钟南山结束在英国两年零一个月的进修,即将从伦敦飞回祖国的日子。两年前去英国时,在火车上,一起留学的朋友们为他祝贺43岁的生日。此时,他刚刚度过45岁生日。

美丽的爱丁堡满含挽留之意,习习和风诉说着惜别之情。爱丁堡大学皇家医院的同行,从专家到医务人员,一一向他道别。他深情地谢绝了弗兰里教授和爱丁堡大学的挽留。这位曾经让钟南山失望过的弗兰里教授,在短短两年之后,就对钟南山赞叹不已,视其为难得的合作伙伴和最可信赖的朋友。

两年来,钟南山付出了非凡的努力,但今天的一切也给予他意想不到的回报。他此时的心情格外迫切,他要回到自己的祖国,把自己的成绩告诉祖国母亲!他取得了对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6项重要成果;完成了7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篇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麻醉学会及糖尿病学会的杂志上发表;英国伦敦大学附属圣·巴弗勒姆医院和墨西哥国际变态反应学会,分别授予钟南山“荣誉学者”和“荣誉会员”的称号。

他当然希望:这一次,年迈的父亲钟世藩能够对他的答卷表示满意。

归国的行囊,装满了沉甸甸的感慨。中国驻英大使馆交给钟南山一封信,是他的导师弗兰里教授写来的!文字仍然像当初钟南山见到的那封信一样简短,但是这一次,内容完全不同!弗兰里这样写道:“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曾经与许多国家的学者合作过,但我坦率地说,从未遇见过一位学者,像钟医生这样勤奋,合作得这样好、这样卓有成效。”

这一番简短的话语,让钟南山这位“铁汉”不禁眼含热泪。两年来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我到底还是能够做一点事情给他们看看的。”他为自己感到欣慰、庆幸和自豪。

弗兰里这位富于探索精神、注重实际的英国学者,是一位很好的导师。钟南山的进步、他所进行的多项研究,都离不开弗兰里的言传身教和愉快的合作。不仅如此,弗兰里的风范,也永远铭刻在钟南山的心目中,深深地影响了他此后的医学人生。

最使钟南山激动不已的,是父亲钟世藩这一次终于表扬了他。

在他的记忆中,这是45年来的第一次。当年他考上北医,钟世藩也只是表示祝贺而已。而这一次,钟世藩是郑重其事地赞扬他:

“你终于用行动让外国人明白了,中国人不是一无是处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