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天下末年> 第734章 儒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4章 儒林(1 / 2)

<dtclass="tp"></dt><dtclass="rd"></dt>;;;;学子们离开了状元城,尽情释放着三日来产生的巨大压力。而在中央官署,却是数十位当世名儒,含辛茹苦的查阅着每一份答卷。

;;;;年岁愈大的蔡邕,亦是白了泰半发丝,端坐案前,趁着油灯,看着下面官员挑选出来的好卷。旁边是关中大儒马日磾,法家大贤法衍,还有韩融、左灵、王隆、宣璠等名士,皆仕于教学署。

;;;;大周目前诸寺、署、司间,若论名人最多的,无疑就是教学署了。不仅有着当世大儒蔡邕、马日磾、法衍、赵岐坐镇,还有着数十名汉朝降臣屈节于此。

;;;;当然,这些都是外人的看法,而韩融、左灵、王隆等人却不一样。他们确实是汉室重臣,周兵攻破安邑时,他们呢有的贵为三公,有的贵为九卿。

;;;;纵是如此,又能如何?

;;;;为大汉尽忠,以死明志?

;;;;不可否认,每一个王朝的坟墓,都陪葬着不少的忠臣义士。但那仅仅是其中最少的一部分,也许万人之中,方有寥寥数者。

;;;;至于说名声,他们能怎么办?

;;;;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要么死,要么就去教学署。

;;;;迫于周王淫威,身不由己的他们只能选择妥协。也或许心中还抱着身在周室心在汉的想法,也或许是感觉大周有着一统天下的机会,亦或者只是纯粹的想要教书育人。

;;;;总之,现在大周教学署的人员,比之大多数国朝公卿还要强上不少。毕竟,他们曾经也主导过一个幅员万里的帝国。

;;;;一群半头斑白的老人,不顾夜色渐深,饶有兴致的筛选着数量众多的答卷。

;;;;有时看到心中满意的答卷,也会露出会心的笑容。而有时看到那乱七八糟的答卷,忍不住都要骂两句朽木不可雕也。

;;;;时间丁丁点点的过去,不说这群老者,便是下面忙碌一夜的教学署掾属,都累得够呛。

;;;;当晨光照射到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坐落在中央官署的教学署,再度迎来了一批新的答卷。三辆马车,数十名甲骑相伴,停驻在署衙前。

;;;;随后,署衙内的文吏当即从马车之上,搬下十余个木箱,抬到其内。

;;;;主导教学署的蔡邕,在看到又有一批答卷送至,不禁皱起眉头。环视身旁几位友人,虽然兴趣博博,可面色间难掩一夜的疲倦。

;;;;“诸君,天色已亮,不成想今夜吾等居然彻宿未眠。眼下,还是先回去休息下,且待明日再做评阅不迟。”

;;;;“伯喈兄,太学院及上林学宫诸学子之才,直让吾等惊目啊。策题多有涉及,上达国朝军政,下抵民生律令。而诸子,却皆能所答,甚者犹有良见。”

;;;;韩融神采奕奕,丝毫不像是熬了一宿的人。对于两大国学学子的答卷,看的极为认真。不得不说,有些学子有了好的念头,写出来的却显得粗糙。不过,年纪轻轻,双十年华,这份圆润可不是说会就会的。

;;;;蔡邕回头注视韩融,言道:“元长,诸子之才学,老夫可比汝清楚。一群黄口小儿,除了高谈阔论外,还能有什么高见。纵是奇思妙想,经彼等纸笔,只怕也变了味道。”

;;;;“哈哈,伯喈兄当真慧眼也。正如贤兄所言,融这边正有一人答卷,兄且观之。”

;;;;“噢,这帮小子还有高见,能入汝韩元长之目?”

;;;;韩融嘴角一苦:“伯喈兄,融又非恃才自傲之人,哪能入不得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