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天下末年> 第352章 太学博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2章 太学博士(1 / 2)

<dtclass="tp"></dt><dtclass="rd"></dt>;;;;自己当初所想,便是以太学之名,收敛麾下文官武将子弟,以嘉其心。因为,按照这时代的情况来说,出身太学生,就好比后世出身清华北大一样。

;;;;毕业后,就算是当不了官,那放在地方上,谁都得高看三分啊。

;;;;太学,汉朝唯一一座最高学府。

;;;;学历摆在那,一般人,真比不了。

;;;;而现在经蔡邕这么一说,高诚也发现自己太过想当然了。

;;;;教育问题,因材施教才是重点。

;;;;“蔡师,这一点,确实是本将考虑不周,不知蔡师可有何见解?”

;;;;高诚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啊,毕竟麾下文官武将跟随自己,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以及为后辈谋个出路嘛。

;;;;蔡邕感叹了一声,言道:“现在太学目前只能先如此维持,但君侯可以筹办宫邸学,以此来安排那些功勋小辈。此外,郡国内的大学、县乡邑的庠序都要开始筹办。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太学,太学亦需要地方提供人才。”

;;;;“如此一来,自太学异于常人者,可以出任官员。便是平人,亦可回到地方,担任经师。不出三十年,必然人才涌现!”

;;;;高诚听完就沉默了下来,没错,这就是大汉帝国的教育制度。

;;;;最高级学府就是传承数百年之久的太学、灵帝时期建立的鸿都门学以及贵族学校宫邸学。

;;;;三座高级学府其中洛阳太学已经迁往安邑,鸿都门学已经名存实亡。而宫邸学,随着洛阳宫城被破,也彻底消散。

;;;;而地方郡国之内则设置官学,也就是大学。县、邑、乡设官学小学,又搭配庠、序、私塾。

;;;;好吧,这与后世的教育层级没有任何区别。

;;;;太学等就相当于清华北大一流学府,郡国大学相当于普通大学、大专,小学就是小学。而官学与私塾的搭配,又像极了公立学校、私立学校。

;;;;后世有教育部,现在也依旧有太常。

;;;;比之后世欠缺的只有教育制度,以及师资力量。

;;;;老师,不,应该称博士,太少了。

;;;;或者说,博士的选取要求太严格了。

;;;;五十岁以上,声名传闻天下,道德礼法皆有所令。

;;;;战争年代,能活到五十岁以上的人,真的不多。即便是大儒,也有刀斧加身之危。毕竟,那些个大头兵们,可不在乎你是不是大儒。

;;;;对于太学的博士需求,眼下只能降低要求。

;;;;但,蔡邕未必会愿意。这种老学究,就喜欢讲那一套旧制,理由也能一说一大溜。

;;;;降低要求岁数,他就会说年纪轻轻,如何育人子弟?降低道德礼法的要求,又会说无徳无行之人,焉能教育世人?

;;;;总之,降低要求是不可能了,可偏偏关中、凉州这两地方让自己上哪找大儒去。

;;;;要是说在关东,那还差不多!

;;;;“蔡师,关中、凉州接连数年战乱,那些大儒们大多避祸他州。若非蔡师来此,诚怕是连太学都重建不起来。唉还望蔡师能否举荐些人才,来太学任教?”

;;;;蔡邕颔首沉吟一会,说道:“马日磾,现在当在扶风故里,待来日某亲自去一趟。此外,邕所授弟子中,阮瑀才华非凡。不过,年纪尚轻,老夫...”

;;;;“蔡师,今为乱世,当不拘一格,唯才是任。更遑论太学之所,只要才华非凡,品德兼优,年岁尚轻又如何?本将年方二十有六,不亦是居此高位乎?且有蔡师在,纵是阮兄有所差池,也可由蔡师教之。”

;;;;蔡邕眉头一皱,高子明这话说的倒也有理。

;;;;“好吧,明日邕去书一封。还有钟元常,若是政务闲暇之际,也可去太学传授。其余人等,或是才学品行有缺,或是身居他地,怕是不能来关中了!”

;;;;高诚还是沮丧了一下,有些感叹,人才真是难得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